【般若】什么是般若?佛教中的般若是什么意思?

般若(佛教解释)

  般若(bō rě),梵语(Prajna)的音译。意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终极智慧,区别于一般的智慧。在古典瑜伽经典《瑜伽(合一)经》中有明确定义:辨识智慧是消除见者和所见结合并引向解脱之道的方法,通过合一各分支的实践,不纯逐渐减少,知识之光将照亮辨识能力。合一的八个分支:外律、内律、调身、调息、制感、凝神、入神、合神。这个辨识智慧通过七重分支,到达最后一重。

般若种类

  以种类而言,般若有二种、三种、六种之别,二种般若有如下之三者:

  一、共般若与不共般若。共般若,即为声闻、缘觉、菩萨共通而说之般若;不共般若,则仅为菩萨所说之般若。

  二、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即以般若智慧所观照一切对境之真实绝对者;此虽非般若,但可起般若之根源,故称般若;观照般若,即能观照一切法真实绝对实相之智慧。

  三、世间般若与出世间般若。世间般若,即世俗的、相对的般若;出世间般若,即超世俗的、绝对的般若。又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若加上方便般若或文字般若则称三般若。方便般若系以推理判断,了解诸法差别之相对智;文字般若系包含实相、观照般若之般若诸经典。又实相、观照、文字三般若加境界般若(般若智能之对象的一切客观诸法)、眷属般若(随伴般若以助六波罗蜜之诸种修行)、方便般若,则称六种般若。

六般若

  般若这个智慧包含六种,就是所谓的六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第六种是观照般若。六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

  般若即宇宙之道法,视为最吻合世界本源面目的最微妙量子组合,般若可以于无形中而认知,亦可以于有形中认知,此有形以量子状态呈现,构成世间和宇宙的一切真知。众生也以量子状态存在,悟道般若之众生其微妙组合更为轻盈,犹如气体,可入无形之间。求得般若智慧,即是对道法自然的最终循迹,有如日月星辰悬浮在宇宙中那般自然,无论你在哪里看到了他们,他们都一直在这里。

  体会方法

  六般若是一而六,六而一,无非是回到当下,请大家仔细看佛陀圣像手中的金婆罗华:

  ①文字般若:“现在请大家仔细看佛陀圣像手中的金婆罗华”这句话是文字般若;

  ②方便般若:大家仔细看佛陀圣像手中的金婆罗华这个行为是契入般若境界的方便,是方便般若;

  ③观照般若:您仔细看金婆罗华的时候行为就是观照般若,妄想皆无,这时已经远离了分别意识,就是观照般若;

  ④实相般若:这时候您的心灵境界就是实相般若;

  ⑤眷属般若:这时候您已经成就了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所以,其它五度当下成了般若的眷属,宇宙万法当下成了般若的眷属,所以是眷属般若;

  ⑥境界般若:这时候您的自心一方面没有妄想,一方面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同时具备这两点的现前一念、当下一念就是佛境界,所以是境界般若。

  实际上,我们时时处处都生活在自性之中,就是时时处处都具足六般若!

十般若经

  《大般若经》《放光般若》《摩诃般若》《光赞般若》《道行般若》《学品般若》《胜天王所说般若》《仁王护国般若经》《实相般若》《文殊般若》。

实相般若

  就是形而上的道体,是宇宙万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见性所悟的那个道体。

  在佛学的文字上,悟道就是见到那个道体的空性,叫做实相般若,属于智慧的部分。我们聪明只是意识部分,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范围,以及现有的经验与感觉想像的范围。

  真正的道体是不可思议的,是不可以用我们普通的知识意识去思想、讨论、研究的。实相般若是属于般若中最根本的。

境界般若

  境界般若是对实相般若的认证方式:清凉国师对武则天陛下说“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朗然,即如如佛。”是说没有妄念的现前一念心,是没有想过去,也没有想未来,只是当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心灵本体的时候,同时具备寂和照两个方面,这就是与如来相同的心灵境界,这就是境界般若。

  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尽的,佛学的名辞叫做无师智,也叫做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仓库打开了,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显现了,天上地下,无所不知。

文字般若

  不是凭聪明得来的,是悟道之后的自然流露。文字般若是用文字如实描述法界本体与契入法界本体的方法;是化身佛境界;是分别意识能够了达的境界,属于世俗谛。

  悟道的时候,过去千万生读的书都会搬出来,就是因为般若智慧都出来。学问好的人记忆力强,一目十行;不会读书的人,一个字一个字抠。有人看书,眼睛一瞄,这一页就过去了,一目十行,日记千言,到老而不衰,甚至老了记忆力更强。当然,这必须要定力,要般若的智慧才行。

方便般若

  就是大智慧。比如把最难懂的东西用特殊的一种方法,让别人一听就懂,这就属于方便般若。

  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的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无论众生是想渴求财富,还是想消灾免病,千手观自在都能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广施百般利乐。

  所以要真正做到大慈大悲,要具备有千手千眼那么多的方便方法才行,这就是方便般若。

点我:

相关文章

只要心中有佛,人人皆可自度

只要心中有佛,人人皆可自度

  一位虔诚的信徒在遇到水灾后,爬到屋顶上避难。  但是,洪水渐渐上涨,眼看就要淹到脚下了,信徒急忙祷告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来救我啊!”  不久就来了一条独木舟,船上的人要救信徒,他却说:“我不...

净空法师:所有错误的观念,统统放下,哪些是错误

净空法师:所有错误的观念,统统放下,哪些是错误

邪见是所有错误的观念,统统放下。哪些是错误的?有念都是错误的,特别是对自己。对自己为什么有念都是错误的?因为身不是我,你念念都为这个身错了,身不是我;性是我,念念...

生吃萝卜既能防癌又能抗癌

生吃萝卜既能防癌又能抗癌

生萝卜中含有多种抗癌活性物质,它们发挥着很好的防癌抗癌作用。这些抗癌活性物质遇热会被破坏,因此要保持萝卜防癌抗癌的良好作用,必须生吃、细嚼。一、生萝卜中含有丰富的...

大安法师:临终助念的时机该如何把握

大安法师:临终助念的时机该如何把握

问: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断气之后,智慧高出断气前的九倍,等他断气后再进行助念比断气前更容易搞定。那临终助念是在断气前进行?还是等他即将断气之时或断气之后,再进行助念...

净慧法师:关于禅与生活禅

净慧法师:关于禅与生活禅

关于禅与生活禅 净慧老和尚 (2010年7月26日上午于文殊阁) 各位法师、各位营员: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关于禅与生活禅》。我们...

宣化上人:甘露水治百病

宣化上人:甘露水治百病

坐禅时舌尖顶上颚,有时会有很多口水,可以把它咽下。这叫“甘露水”。为什么?因为坐禅坐久了,口水是甜的,虽不像糖或蜜糖那么浓,都是淡淡的一种甜味。人常饮这种甘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