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法师:生命的长度
生命的长度 心律法师 开天辟地之初,神将众生灵召集起来,分派职司与寿命。 神先这样对人说:“你长得最像我,就活得轻松一点吧,吃好,穿好,玩好,寿命二十。” 人领了神旨,立在一旁,觉得二十载的寿命太短。 神接着给牛、马分派:“牛、马天生神力,当为人效劳,以草为食,寿命四十年。 “这样的话,我可不愿活那么长,二十年足够啦。”牛说,马附和。 神同意了牛、马的要求,人马上请求神将牛马的寿命赐予自己,神应允了。人于是增加了四十年寿命,延至六十。 神又分派鸡说:你下蛋供人享用,叫人起床,任人宰杀,自己刨食,寿命二十年。 鸡也恳求神:“活得如此辛苦,我只活十年就好了。” 神同意,人又乞求得到这十年,神允,人的寿命延至七十。 神给狗是这样分派的:为人看门,吃人剩下的食物,寿命二十年。 狗也只希望活十年。人继续乞求,寿命就又增加了十年。 至此,人的寿命延至八十。前二十年是人的寿命,潇洒快乐;中间四十年是牛马之年,干活受累,还得任劳任怨;最后进入了鸡狗之年,叫孩子起床,为孩子看门做饭,还吃孩子们剩下的食物,真正进入老年。 现在的很多资料说,人的寿命应该在120岁左右;圣经上也说过人类的寿命为120岁。 现实人生中,人的寿命中却增加了很多人为的不确定因素。 能活120岁的基本上属于人瑞了,百岁老人也很少。虽然随着物质生活的丰裕,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平均寿命有提高的迹象。但很多时候,却因为人性的“贪嗔痴”,而缩短了本可以更长寿的性命。 比如说,饮食本来是生命必需的物质保障,粗茶淡饭亦可果腹,七八成饱正对身体有益;可是因为贪欲,人们老想吃好东西,还“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非酒足饭饱,不肯停下筷子。于是,胃病来了,糖尿病来了。 再比如,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这虽然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却也是人们贪念的体现,房子越换越大,车子越换越高级,想升官,想发财,自己享受的同时,还要和人攀比,子女从小就要上名校,要出国留学,还要给子女做好创业、结婚的准备。于是,就要劳心劳力,甚至勾心斗角来实现梦想,搞的心脏病、精神病等都来了。 又比如,美色当前,谁也挡不住这个诱惑,巴不得占有了一个美女又一个美女,不顾自身情况,搞的阳痿、肾病、爱滋病也来了。 …… 这样,人们的身体就受到了各种疾病的侵袭,伤害了人体器官的健康,生命也就自然地缩短了。 这一切,都与人太过执着于世间的东西,缺乏佛家的智慧有关。 心律开示:熄灭贪嗔痴,增长戒定慧,身心健康的同时,生命也会更加精彩。 学佛要照见空性智慧 无论怎么严寒,我们总是对春天充满了期待;不管是天地万物沐浴于春风之中,还是我们有情生命在慈悲中成长,观音菩萨大悲主尊哪,是一切诸佛菩萨的... 【思惟熟计。欲得度脱。昼夜常念。愿欲往生阿弥陀佛清净佛国。】这是教我们要立愿,一定要立下一个坚固的志愿,要离开娑婆世界,要离开六道轮回。为什么?轮回太苦了,太可怕...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窥基大师所开示:弥陀本愿,誓度娑婆,上尽现生一形,下至临终十念,俱能决定,皆得往生(二)昨天师父看经书看到很晚,看到这一部经的十二则故事,其中... 问:在学佛的居士身上,如何辨别护法和附体?居士们常讲自己的“护法”如何如何,这对居士自己和其他修学... 第八章 中国佛教风俗习惯 中国佛教徒在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人生礼仪和信仰活动等方面都与世俗百姓有着显着区别。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构成了中国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法会(佛教解释) 法会,佛教仪式之一。又作法事、佛事、斋会、法要。乃为讲说佛法及供佛施僧等所举行之集会。即聚集净食,庄严法物,供养诸佛菩萨,或设斋、施食、说法、赞叹佛德。印度古来即盛行此类集会,其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