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送精舍制

  佛子罗睺罗开悟以后,在教团里的地位更加提高,尤其在家信徒们对他更是另眼相待。因此,在比丘中要以罗睺罗所受的供养最多。

  对于根器薄弱的弟子,供养多了,物质生活过得丰富,有时反而障碍修道。不过,罗睺罗现在是觉悟的圣者,身外之物拖累不了他,凡是有双份的东西,他总是转赠给别人。

  有一次,佛陀在迦毗罗卫国的一个聚落说法的时候,有一位长者信仰佛教,皈依了佛陀。这位长者尤其对罗睺罗有缘,他发心护持罗睺罗,凡是罗睺罗有所需要,他总是为他做到。

  后来,长者特地建筑了一座精舍供养罗睺罗,罗睺罗也就在此安住下来。因为那时行脚的比丘很多,罗睺罗住的精舍里就常有比丘挂单,可是那位长者以为精舍是他布施的,总欢喜干涉精舍里的行事。罗睺罗就报告佛陀,请问佛陀怎么办?佛陀告诉他道:「罗睺罗!在我的法中,僧团中的事,在家信徒是不可以管的。在家信徒发心布施精舍,不可因为是他布施的就横加干涉。你告诉那位长者,问他供养精舍的目的何在?如果是施僧,布施出去的东西就不是自己所有;如果他要管理,告诉他精舍不是商店,精舍由僧住持,信众护法是可以的,管理则不可以。」

  罗睺罗把佛陀的话告诉长者,可是,不能深解佛法的人往往会给权势冲昏头脑,或是过份热心而执着,要教这位长者不过问精舍,他不能完全放下。就这样,他和罗睺罗的感情有了芥蒂,过去他所尊敬的罗睺罗,现在反而成为他的眼中钉。有一天,罗睺罗到舍卫城去办事,正在这时候,长者来拜访罗睺罗,一见屋子里空无一人,于是乘罗睺罗不在的机会,便将精舍再供养给其它的比丘。

  在家信徒像这样出尔反尔的分别心,实在是违背法制的。当罗睺罗事情办完后回来,精舍已成为别的比丘所住,只好再回到祇园精舍去。佛陀问他为什么很快又回来,罗睺罗就把情形一五一十地向佛陀报告。佛陀听了以后,十分慨叹不能深切了解佛法的人,要他忠实的奉行佛法实在很难。

  佛陀于是召集诸比丘,宣布说:「曾经一度布施给人的东西,即使那施主要再送给你,你也不应该接受。」

  这不是佛陀护着罗睺罗,僧团的法制都是为了免去未来的纠纷,不幸的是佛陀言中了,今日佛教中寺产的争执,大都为了这个原因。

点我:

相关文章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位年近八十岁的婆罗门,他虽家财万贯,却顽固昧,悭贪成性,不肯布施,难以教化,既不知道德规范,也不解无常之理,每天忙于谋求家计,更热衷于建造舒适的房屋。他的房子一间...

《江慎修居士选录》47  无钱植福裘兆麟

《江慎修居士选录》47 无钱植福裘兆麟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47.无钱植福裘兆麟  唐天宝中,裘兆麟四十无子,虔祷于神。一夕梦语曰:汝本...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活佛的生活与行为举止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活佛的生活与行为举止

  金山活佛--活佛的生活与行为举止 (乐观法师著)  如果有人问我「金山活佛」是个什麽样的人?我可以不含糊的说,他的相貌形状风度绝像中国小说书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像谁?就像「济公传」上描绘的济公活...

净空法师:这老人在五百世当中都沒有种善因,怎么能出家?

净空法师:这老人在五百世当中都沒有种善因,怎么能出家?

  在《法华经》上,世尊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世尊在世时,有一位老人要求跟佛出家。从前出家一定要证果,最低限度也是证须陀洹果,证斯陀含、阿罗汉、菩萨果位的人,不计其数。所以,没有善根、福德、因缘,就...

杨歧方会禅师悟道因缘

杨歧方会禅师悟道因缘

  袁州杨歧方会禅师,石霜慈明楚圆禅师之法嗣,俗姓冷,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方会禅师生得非常机敏,长大后,不事笔砚,后系名于官家,负责征收商税,因课税不职而获罪,于是一天晚上,他便偷偷逃到瑞州...

弥多的口业

弥多的口业

  佛陀的大弟子中,有一个驼骠比丘,是一位已经证得圣果的罗汉。他的精勤修习,仪容威德,受到大众赞美,由于他办事的才干,做事妥善,佛陀将僧团中的一切总务都交给他负责,如僧众们的生活所需,一切的物品添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