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送精舍制

  佛子罗睺罗开悟以后,在教团里的地位更加提高,尤其在家信徒们对他更是另眼相待。因此,在比丘中要以罗睺罗所受的供养最多。

  对于根器薄弱的弟子,供养多了,物质生活过得丰富,有时反而障碍修道。不过,罗睺罗现在是觉悟的圣者,身外之物拖累不了他,凡是有双份的东西,他总是转赠给别人。

  有一次,佛陀在迦毗罗卫国的一个聚落说法的时候,有一位长者信仰佛教,皈依了佛陀。这位长者尤其对罗睺罗有缘,他发心护持罗睺罗,凡是罗睺罗有所需要,他总是为他做到。

  后来,长者特地建筑了一座精舍供养罗睺罗,罗睺罗也就在此安住下来。因为那时行脚的比丘很多,罗睺罗住的精舍里就常有比丘挂单,可是那位长者以为精舍是他布施的,总欢喜干涉精舍里的行事。罗睺罗就报告佛陀,请问佛陀怎么办?佛陀告诉他道:「罗睺罗!在我的法中,僧团中的事,在家信徒是不可以管的。在家信徒发心布施精舍,不可因为是他布施的就横加干涉。你告诉那位长者,问他供养精舍的目的何在?如果是施僧,布施出去的东西就不是自己所有;如果他要管理,告诉他精舍不是商店,精舍由僧住持,信众护法是可以的,管理则不可以。」

  罗睺罗把佛陀的话告诉长者,可是,不能深解佛法的人往往会给权势冲昏头脑,或是过份热心而执着,要教这位长者不过问精舍,他不能完全放下。就这样,他和罗睺罗的感情有了芥蒂,过去他所尊敬的罗睺罗,现在反而成为他的眼中钉。有一天,罗睺罗到舍卫城去办事,正在这时候,长者来拜访罗睺罗,一见屋子里空无一人,于是乘罗睺罗不在的机会,便将精舍再供养给其它的比丘。

  在家信徒像这样出尔反尔的分别心,实在是违背法制的。当罗睺罗事情办完后回来,精舍已成为别的比丘所住,只好再回到祇园精舍去。佛陀问他为什么很快又回来,罗睺罗就把情形一五一十地向佛陀报告。佛陀听了以后,十分慨叹不能深切了解佛法的人,要他忠实的奉行佛法实在很难。

  佛陀于是召集诸比丘,宣布说:「曾经一度布施给人的东西,即使那施主要再送给你,你也不应该接受。」

  这不是佛陀护着罗睺罗,僧团的法制都是为了免去未来的纠纷,不幸的是佛陀言中了,今日佛教中寺产的争执,大都为了这个原因。

点我:

相关文章

决定你相貌的不是先天遗传,而是后天修行

决定你相貌的不是先天遗传,而是后天修行

一、  朋友振振有词:“可是这里是首都呀,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呀,不该成为全国的楷模吗?”我不擅长辩论,只好乖乖闭嘴,事实求是地讲,北京上下班高峰期,抢座现象的确比较普遍。有的人路程很远,全程站着非常很...

著名哲学家皈依佛门的神奇经历遇到大迦叶并出家

著名哲学家皈依佛门的神奇经历遇到大迦叶并出家

  佛祖有四大弟子仍住世人间,英国博士见到其中之一的迦叶尊者!  那是在二十世纪初的一个伦敦学术研究会召开年会的第一天早上,许多从事研究科学、哲学、法学、神学的英国著名博士,纷纷来到研究中心,准备...

《百业经》:本师,两世引导亲眷证果(75)

《百业经》:本师,两世引导亲眷证果(75)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昔日维卫佛带领比丘六万二千人,出山回其文王的国土。  国王得知维卫佛归来,为了广纳僧人,便在城外划地大兴精舍,使六万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  有一位比丘,告诉左右住户人家,想请他们再亲自建...

佛智长老的传奇人生

佛智长老的传奇人生

  佛智长老的传奇人生  今生遇正法,披得福田衣。  他7岁出家,24岁任方丈衣钵,重建千年古寺,还教授过众多的高僧大德,缔造了一个佛教界的传奇!他就是——佛智长老。佛智长老,临济正宗第四十六世、...

《百喻经卷下》:70、尝菴婆罗果喻

《百喻经卷下》:70、尝菴婆罗果喻

  译文:  曾有一位长者,想吃庵婆罗果,便派人拿了钱到他人果园中去买,吩咐道:「很甜美的,你就买来。」他就拿钱去买果了。果园主说:「我这树的果都很好,没有一个坏的。你尝一个,就知道了。」买果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