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送精舍制

  佛子罗睺罗开悟以后,在教团里的地位更加提高,尤其在家信徒们对他更是另眼相待。因此,在比丘中要以罗睺罗所受的供养最多。

  对于根器薄弱的弟子,供养多了,物质生活过得丰富,有时反而障碍修道。不过,罗睺罗现在是觉悟的圣者,身外之物拖累不了他,凡是有双份的东西,他总是转赠给别人。

  有一次,佛陀在迦毗罗卫国的一个聚落说法的时候,有一位长者信仰佛教,皈依了佛陀。这位长者尤其对罗睺罗有缘,他发心护持罗睺罗,凡是罗睺罗有所需要,他总是为他做到。

  后来,长者特地建筑了一座精舍供养罗睺罗,罗睺罗也就在此安住下来。因为那时行脚的比丘很多,罗睺罗住的精舍里就常有比丘挂单,可是那位长者以为精舍是他布施的,总欢喜干涉精舍里的行事。罗睺罗就报告佛陀,请问佛陀怎么办?佛陀告诉他道:「罗睺罗!在我的法中,僧团中的事,在家信徒是不可以管的。在家信徒发心布施精舍,不可因为是他布施的就横加干涉。你告诉那位长者,问他供养精舍的目的何在?如果是施僧,布施出去的东西就不是自己所有;如果他要管理,告诉他精舍不是商店,精舍由僧住持,信众护法是可以的,管理则不可以。」

  罗睺罗把佛陀的话告诉长者,可是,不能深解佛法的人往往会给权势冲昏头脑,或是过份热心而执着,要教这位长者不过问精舍,他不能完全放下。就这样,他和罗睺罗的感情有了芥蒂,过去他所尊敬的罗睺罗,现在反而成为他的眼中钉。有一天,罗睺罗到舍卫城去办事,正在这时候,长者来拜访罗睺罗,一见屋子里空无一人,于是乘罗睺罗不在的机会,便将精舍再供养给其它的比丘。

  在家信徒像这样出尔反尔的分别心,实在是违背法制的。当罗睺罗事情办完后回来,精舍已成为别的比丘所住,只好再回到祇园精舍去。佛陀问他为什么很快又回来,罗睺罗就把情形一五一十地向佛陀报告。佛陀听了以后,十分慨叹不能深切了解佛法的人,要他忠实的奉行佛法实在很难。

  佛陀于是召集诸比丘,宣布说:「曾经一度布施给人的东西,即使那施主要再送给你,你也不应该接受。」

  这不是佛陀护着罗睺罗,僧团的法制都是为了免去未来的纠纷,不幸的是佛陀言中了,今日佛教中寺产的争执,大都为了这个原因。

点我:

相关文章

三重楼喻

三重楼喻

  佛教故事: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

《百业经》:供施功德得佛授记95

《百业经》:供施功德得佛授记95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文殊菩萨的化身杜顺和尚的故事

文殊菩萨的化身杜顺和尚的故事

  汉地高僧大德中,其实有许多诸佛菩萨的化现。譬如刚提到的杜顺和尚,是中国华严宗的初祖,他生平神异事迹很多,被称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怎么知道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呢?杜顺和尚在世时,道德高尚,不攀外缘...

《百业经》:(1)一只母狗 恶口骂僧累世转狗

《百业经》:(1)一只母狗 恶口骂僧累世转狗

  《百业经》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译序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

每天念经感得金刚神速来显灵救护!

每天念经感得金刚神速来显灵救护!

  久埋不死口生莲花 :  宋朝时候,周兴在扬州府衙门当差。他从小就每天诵一部金刚经,无论公事繁忙,或天气寒热,都不间断。  淳熙元年,朝中有一个大官做寿,太守莫濠差周兴带了一千多贯钱到京里去送寿...

海涛法师:收集手指的罗汉

海涛法师:收集手指的罗汉

  舍卫城中,有一位很有名望的婆罗门教的大法师,他有位弟子名叫鸯掘摩,力大无穷而且聪明有才能,德性、智慧、武艺、品格相貌都是一级棒,所以他的老师非常赞许他。  有一天,这个法师出远门,师母对这个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