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序言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作者: 魏承思

序言

中国佛教文化史是一个古老的综合论题。

远自释道安首倡“出家无姓,同称释子”,综理经录为中国佛典目录学之始。罗什为答慧远所问大乘深义十八科而撰《大乘大义章》。厥后天台、华严分科判教,别立门庭。天台若《大乘止观法门》(传慧思作),释如来藏,总明三性,发万法互摄之说;湛然作《金刚錍》,立“无情有性”之义。华严若法藏《金师子章》,明缘起,论五教。宗密晚出,和会“宗”“教”,作《禅源诸诠集都序》,分为三宗七家;乃至《原人论》兼及儒道有关人生来源论点,直显真源。盖已“上为以前佛学作一结算,下为以后道学立一先声”(冯友兰语)云。至宋延寿禅师出《宗镜录》,亦隐为“宗教会合”之结撰也。

近贤自杨仁山刻经弘教,欧阳渐建立内学院,章太炎、梁任公、吕澄、汤用彤诸氏,迭出宏篇,综论佛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其致广大而尽精微之业绩,固已为内外学者所公认矣。顾尚未有将二千年来佛教史迹与传统文化之交涉,源源本本,作一鸟瞰式的叙述,而予吾人以一明确详尽的概论,乃今于魏生承思新编《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一书见之矣。

作者立足于前修与时贤丰硕成果之上,妙善抉择,取精用宏,蔚成长编。认为佛教是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对古代印度文化的一次系统总结和重大变革。中国佛教则是印度佛教在中国文化圈内的移植。其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主体——儒、道文化相接触,已经历一个由依附、冲突到互相融合的过程。此一过程既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佛教化的过程。经过长期的选择、改造和重构,中国佛教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从而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来说,它具有适应性、世俗性、调和性、简易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既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文化传统作用于佛教的结果,也是佛教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广泛传播的条件。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书此一叙述,要言不烦,甚得探骊之快。余尝言文化有三性:继承是历史的传统,吸收是时代的潮流,创造是民族的形式。二千年来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大乘佛学天台、华严、南禅诸宗的开创,承先启后种种殊胜,足为吾说张目;而魏生论稿之问世,实一大事因缘也。吹网投针,全凭自力;他山攻错,所望读者。因乐为之序,藉证同参之雅云尔。

苏渊雷

一九九一年辛未清明于姑苏旅次

点我:

相关文章

祁竹仁波切:诵满了一亿遍六字大明咒后的感应

祁竹仁波切:诵满了一亿遍六字大明咒后的感应

  诵满了一亿遍观音咒后的感应节选祁竹仁波切开示衲之所以特别提出这一奇妙的事,是因为衲亲眼见证过这种事,所以知道这绝对是真的。衲的外祖母在衲年少时非常宠...

宣化上人:最彻底的布施

宣化上人:最彻底的布施

出世俗的家,出烦恼无明的家,出三界的家。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拥有最富丽堂皇的陈设,美轮美奂的住宅,以及种种精美的资生之具。如是众多高贵的物资,倘若有人向他乞求,菩萨...

宣化上人:临终时有恶鬼化现成亲戚朋友接引去恶道

宣化上人:临终时有恶鬼化现成亲戚朋友接引去恶道

“又阎浮提”:又南阎浮提中。“临命终人”:在人临要死的时候,“不问善恶”:也不管他是善,也不管他是恶。“我欲令是命终之人”:我都想令这将命终的人,“不落恶道”:不...

四种层次的人生观

四种层次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意义、价值的想法和看法。但因每个人的根器不一,所以,他们对人生的看法也就个个不同。虽然观念上个个不同,但是目的却是相同,那就是共同追求人生的...

仁清法师:佛菩萨不会以附体的形式弘法度众

仁清法师:佛菩萨不会以附体的形式弘法度众

在这里展开一点帮助大家树立正知见,我们在学佛之前,可能遇到‘某些奶奶’‘某些爷爷’看病,降妖捉怪打卦算命,有些东西吧。可能就出现些迷信色彩,哪种迷信色彩呢?这个奶...

【皈依】什么是皈依?皈依是什么意思?

【皈依】什么是皈依?皈依是什么意思?

皈依(佛教解释)  皈依,是佛教徒的基础入门。为皈投或依靠的意思,受到三宝的加持。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皈依的解释  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皈是回转,或是皈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