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持第一

  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对阿难尊者的多闻生起这样的疑惑:「阿难尊者过去世做了什么善业,这一世能将佛陀所说的教法一字不漏的记下来?」于是一同来到佛陀座前,请佛陀开示。

  佛陀说:「比丘们!你们专心注意听着。阿难所以多闻第一,是由过去世累积的福德所成就。在很久以前,有一位比丘,收了一个沙弥为徒。比丘教学严谨,教令沙弥要天天讽诵经典,熟背经文。如果沙弥把经文背熟了,老师就很欢喜;如果背不熟,老师就严加责备。沙弥每天到外乞食托钵,有时很快就能够乞得饮食,自然时间充裕,经文就能背熟,老师也很欢喜。但是,有时候乞食慢了,延误了背诵的时间,经文自然背诵不熟,当然就会被责备,因此沙弥心里常怀懊恼。

  有一天早晨,沙弥已经乞食多时,却无人供养,因此愁容满面,心想回去之后,诵经时间少了,老师必定会责备。沙弥越想越难过,就边走边哭了起来。就在这时候,有一位长者迎面而来,看见沙弥伤心啼哭的样子,向前招呼道:『出家是你志愿发心,应该欢欢喜喜,无忧无虑,为什么一大清早哭得这么伤心?』

  沙弥就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的向长者说明,长者听了之后,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你不用再为这件事忧愁了。从今天起,你每天到我家来,我会供养你饮食,食毕,专心勤加背诵经文,将来弘法利生吧!』

  沙弥听了长者的话之后,转悲为喜,破涕为笑。从此以后,沙弥每日得以专心勤加诵经,学习时间也不会由于乞食而减少,因此师徒都非常的欢喜。」

  佛陀告诉比丘:「当时的老师就是定光佛,沙弥就是我,而慈悲布施供养食物的大长者就是今天的阿难。由于阿难过去世供养有心向学沙弥的功德,所以今天能得总持,忆念不失。」

  经上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我们要广结人缘,给人以方便,结缘越广,必能回报给自己更大的方便,助人即助己。虽然我们不断的付出,帮助别人,其实我们帮助的是自己,因为自他不是对待,而是一体。唯有在完成他人之中,才能完成自己。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施多福大

下一篇:伞盖供养

相关文章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三十一回拜大天神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三十一回拜大天神

  参天神献宝供佛  四手取海水灌浴  离欲得云网法门  证无得无着回向  堕罗钵底城,在一个幽深的夹谷中,路道险峻。善财走路的时间不多,而城难进。因城四围夹谷绝壁,唯独一条出入之路。行人嚷嚷,拥...

毁谤圣者堕地狱

毁谤圣者堕地狱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用慈悲之心育才何愁不枝繁叶茂

用慈悲之心育才何愁不枝繁叶茂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佛后,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到负责园艺的僧众人称园头正埋首整理花草。  只见他一把剪刀在手此起彼落,将枝叶剪去,或将花草连根拔起,移植到另一盆中,或对一些枯枝浇水施肥,给予特别...

比丘煮草成牛骨

比丘煮草成牛骨

  比丘煮草成牛骨  从前有一个比丘,已经证得阿那含果。有一天,他在山上煮草用以将袈裟染成坏色。这时,刚好有一个丢失牛了的人到处寻牛而不得,他见到山上有烟火,便前往查探。当他走近后,发现比丘的锅里...

众生芸芸,如何尽收眼底

众生芸芸,如何尽收眼底

   有道禅师的禅堂里,除了出家众的禅者以外,也接受在家信徒进来参禅。他希望在家众里,也能出几位像苏东坡、王阳明这样的禅者。其中有一位叫王德胜的在家居士,他道心非常坚固,不仅对参禅打坐相当投入,还...

佛教启示:是被子暖人,还是人暖被子?

佛教启示:是被子暖人,还是人暖被子?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明白很多道理,心中充满了疑惑、恼怒、甚至是嗔恨?譬如,为什么我总是被人冷眼相待、嘲笑讽刺?譬如,为什么我总是受人欺负、被人冷落、孤苦无依?譬如,为什么我总是遭遇坎坷、命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