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居士:穿着佛教衣服的未必是佛教徒

穿着佛教衣服的未必是佛教徒

灵山居士/文

我经常会被问及一些可能会让佛教徒感到尴尬但却是确实存在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围绕那些佛教徒的糟糕行为有感而发。

我们都知道,有些人穿着佛教的衣服,但是却并未表现出佛教徒的风范。甚至做出很糟糕的让其他人深感受伤的行为,例如有人仅仅因为在寺庙的佛前点一盏灯就被索取800块钱点灯费这样的事。这让那些打算成为佛教徒的人望而生畏。他们想像中的佛教徒不是这个样子,这让他们对佛教好感顿失,人们对于某一团体的判断通常来自于对团体成员的行为而不是经由客观审视整个团体得出。所以他们会迷惘会困惑会来找我倾诉。

我会告诉他们,你要知道,有些人的行为并非佛陀提倡的。那些行为和佛教无关,佛陀从未教导那些糟糕行为。你还必需知道,穿着佛教的衣服的人未必就是佛教徒。鉴定一个人是否佛教徒不是看他是否披着袈裟,而是看他是否认可四法印,他是否实践佛法。佛陀从未鼓吹此类行为,因此作为佛教徒我们大可不必为他们的行为羞愧。他们只是貌似佛教徒的非佛教徒。

如果一个美国人打了你,你是否要痛恨整个美国。或认为美国人都是暴徒?如果你缺乏理智可能会这么做。但这肯定不是正确的想法。同样的道理,佛教里面的个别糟糕行为只代表他的个人行为。即使这种糟糕行为非常普遍,也不应该认为他来自佛陀的教导——除非你可以在经典上找到依据——佛陀曾经教唆我们这么做的证据。这些事情不应该成为你成为佛教徒的障碍。

要知道,多数佛教徒只是学习佛的人,你完全没必要把他们想像的过于完美,否则你一定会失望。有些不是佛教徒的人穿着佛教徒的衣服,他们只是为了谋取利益,对他们的行为你大可不必惊异。这世界上还有另一种人,他们真正实践佛陀的教法,你应该接触的是这些人。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你的标准来评判其他人是否佛教徒,或他做的是否符合佛教法义。这样做出错的概率非常大。

互联网的好处之一是你可以听到各种原先可能只属于私下谈话的东西,这样我们就有机会了解各色人等对于佛教的看法,了解的结果并不令我感到惊讶,多数人的言论向我证明了我一向的看法——多数人对佛教的理解是偏执而错误的。例如很多人认为佛教徒应该远离尘世。他们不能容忍佛教徒的入世。在这里我并不能说佛教徒远离尘世是错误的,在某些情况下这样做是正确的。但如果把它作为唯一标准,并以此衡量佛教徒的修行,那它就是绝对错误的。我还发现很多人无法接受佛教徒享受现代生活所赋予的便利,如果一个出家比丘使用手机或者拥有自己的笔记本会让他们感到极端不适。

因此当他们以自己对佛教徒的偏执理解来检视佛教徒,就很难看到符合他的标准的完美佛教徒。如果对于佛教缺乏全面的了解,随便判断一个人的言行不符合佛教是非常冒失的行为。很多菩萨都非常彪悍。佛教徒并不一定都要如你所想的那样温文尔雅。很多禅宗祖师大圆满祖师都是率性而为。他们决不会为了让你认为他们是佛教徒而装出温文尔雅的样子。他们决不虚伪。他们会骂人,也会打人。

如果你修到很高的程度,出于度化众生的需要,你可以表现出各种样子。佛教并未规定菩萨应该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这取决于菩萨自己,他会以最能利益众生的面目出现。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菩萨确定把自己的屁股染成橘红色可以利益很多众生,他就没有理由不这么做。他没有自我,不会考虑自己的面子自己的损失之类的东西。他可以把屁股染成橘红色,也可以成为脱衣舞女,只要可以利益众生。他不会拒绝这些惊世骇俗的行为。这样的伟大的佛教徒可能令那些偏执理论者抓狂。因为菩萨不是教条主义者。不会永远按规矩出牌。

无论如何,佛法不是用来检视别人行为的工具,如果你总是观察别人,那就失去了观察自己的机会。不管其他人做的好坏与否,那与你无关,你要做的是看住自己的心。修行不是看着别人,而是看着自己。
点我:

相关文章

王雷泉教授:佛教要跳出寺院的围墙走向社会

王雷泉教授:佛教要跳出寺院的围墙走向社会

佛教要跳出寺院的围墙走向社会  王雷泉 导语:佛教对人类世界的积极作用,是通过最根源性的转变人心开始的。“心净则国土净”,这里的关键,是人间佛教的菩萨行者广度...

达真堪布:施舍心是可以练出来的

达真堪布:施舍心是可以练出来的

我们是要做布施,但佛并没有说刚开始就要施舍自己的骨肉、手足等。佛说刚开始你实在修不出施舍心的话,就用自己的左手和右手练,右手给左手,左手给右手,这样来锻炼自己的心...

嘎玛仁波切:根深蒂固不能随意伤害生命的观念,需

嘎玛仁波切:根深蒂固不能随意伤害生命的观念,需

爱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关爱他人。将对自己的这种慈悲,温和地转向他人。能够为他人多一点着想、付出,自己也会受益,否则,受折磨的还是自己。就像你不爱身体内的众生,它们...

仁清法师:求佛垂慈,接引往生

仁清法师:求佛垂慈,接引往生

接下来一段,是回答杨德官居士的信,是净行人的警鉴,还是劝净行人的一些话。“有云:已入饿鬼道者,据彼所说,及所现象,似可据也。然彼或由自己心中忏悔,或由诸人,及儿女...

心律法师:生命中的贪欲苦

心律法师:生命中的贪欲苦

生命中的贪欲苦 心律法师  有一个美丽得让人感到心酸的故事: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年代,过年了,小妹妹终于有一件新衣服了,高兴得不得了。小哥哥还想给妹...

附体者转述:冤亲债主的心声

附体者转述:冤亲债主的心声

你们不要怕我们,之所以跟着你是因为实在无路可走!为什么要怕我们?!我们的一切不都是你们造成的么!?到头了还埋怨我们这样障碍你,那也障碍你!你可知道我们也是无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