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僧法师:佛教的思想是积极还是消极

佛教的思想是积极还是消极

一般人们只知道,修行就是念佛往生西方。其实这不是佛教的本意,佛教的本意是让我们见性成佛。往生了净土还得修心,见性然后成佛。从一个生死凡夫到成为圆满大觉的佛陀,需要把我们的凡夫知见和执我的自私放下。只要彻底的把自私妄想执我放下,那就是觉悟,大觉大悟就是见性。成佛不是远在天边的境界,就是我们现实的生活。现在我们是学佛,学修圆满了,就是成佛。

楞严经中说:不历僧祗获法身。成佛需要发菩提心,才能修学无上道。发菩提心是什么呢?就是没有自私,放下自我,全心全意的利益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样才能灭掉我们的贪嗔痴,长养慈悲心。菩提心在生活中怎么修呢?首先要有视一切众生如过去父母,未来佛,这样的理念才能生起菩提心。有这样的心态去对家人和社会,怎能不和谐呢?

念佛求生西方是佛陀不得以开示的方便门,因为众生不愿意放下贪欲和我执。利用众生的贪心,诱导人们多念佛,通过念佛慢慢代替妄念和执着,念到只有佛号,没有自己,达到我空而见性成佛。达不到我空亦能净化贪执,临命终往生佛净土继续修行。而众生喜欢执着,只执着念佛,却忘了断除妄想贪嗔。比如以手指月,目的是观月,痴人只把手指当成月亮。岂不知西方是净土,诸上善人佛菩萨圣地。充满贪嗔痴不行善事,怎能往生净土?即使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也需具足善因才能与弥陀愿力相应。往生是临命终的事,修行是当下现在的事。不到临终愿力再大也不能往生,因为寿命亦是果报,佛不可能昧因果,断命杀生。所以佛教导我们发大菩提心,利益一切众生,成就无上道。就是让我们积极奉献社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都摄六根是什么意思?

净空法师:都摄六根是什么意思?

大势至菩萨要求我们的,「都摄六根」,都摄六根是什么意思?换句话讲你就懂了,万缘放下,都摄六根就是万缘放下。眼放下一切色相,耳放下一切音声,就是不要去攀缘这些。见色...

信愿法师:家人障难、念佛不退助念往生

信愿法师:家人障难、念佛不退助念往生

【念佛感应录】家人障难、念佛不退 助念往生天津杨柳青二街马风如老居士,自一九九三年皈依佛门后,一心念佛,严持戒律,弘倡念佛,从未间断,自力念佛心非常强,...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二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二日

第二日 第一堂 爱人如己 初次到这里,什么都搞不清楚的,先把打坐姿势调好。有一点要注意,在这里的同学对没有学过的同学,没有做到爱人如己。譬如我讲七支坐法,...

海涛法师:回向要注意些什么

海涛法师:回向要注意些什么

好,大家,阿弥陀佛!我们现在要回向。在佛教里面,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会产生一个影响力,叫做业力。人的命运,就是被掌控在这个业力里面,富有、贫穷、做神、做鬼,都是业...

阿姜查尊者:总想从中得到些好处,这种贪爱与执着

阿姜查尊者:总想从中得到些好处,这种贪爱与执着

摘录自阿姜查尊者《森林中的法语》佛陀教导我们要努力工作,但是我们的行为不能混杂贪念,应该是以放下与离欲为目标。我们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但是不可执着,这就是佛陀的教导...

万行法师:如何功德圆满

万行法师:如何功德圆满

如何功德圆满 问:请问师父什么叫见惑和思惑? 师:见惑是粗重的烦恼,思惑是微细的烦恼。修行必须断见思二惑。但是大家现在还有没达到断见思二惑的层次,连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