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虚居士:什么是佛教中的「方便法」?如
什么是佛教中的「方便法」?如何用方便法才不会违背佛的正法? 方便法是行菩萨道为乐利众生之方便而使用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表面看来有时候是违背佛教律仪的。方便法是大乘菩萨道行者所用,小乘佛法似乎没有「方便法」。方便法之使用最好是配合菩萨道的四摄法:即慈悲、爱语、利行、同事四法。在用方便法之时,最好以不违反法律、道德或慈悲心为原则,否则,方便成为随便,那可能造业犯因果而不知。我们也以实例来说明。 例如,过了吃饭时间很久,主人问你吃饭没有?你为了避免增加主人的麻烦,虽你尚未吃饭却答称你已吃过饭,这虽是妄语,但是基于慈悲心及不违反法律、道德规范,这可以称为「方便妄语」,是可以做的。又例如你家中「藏」一个人,其家人也许知道而来要人,你就谎称你家中没有此人。这是方便妄语或「真妄语」,那要看你当时以什么心讲那一句话,若为私情或私利则是「真妄语」,这私心包括潜意识层面而言。若你纯粹是为大家的和谐而说此语,只有慈悲心而没有私心则可称为「方便妄语」,但若有不圆满的事发生则亦不可以。 又例如,为了家庭和谐或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良好,讲一些赞美的话,如对太太或女朋友说声我爱你,说声你好可爱或你好漂亮,对朋友说你好能干等,只要你「没有不良企图」而是出自于善心,则皆可称为「方便语」,因为这些话既不违反道德、法律又出自善心之故,这不属真妄语或绮语的范围,这应是「爱语」所属,因为自己的女朋友或妻女大多不是「佛母」而是人!当然,这些「赞美语」对修行到相当层次的人最好不要说,以免失威仪。 这种赞美语之使用很有学问,若二个人,一个修行层次很高,另一个层次很低,则层次高者为随顺层次低者亦可用一些赞美语,否则可能会失了慈悲心,这一点要注意。但若大家修行层次都已相当高或在大众公开的场合中,这种「赞美语」的使用就要很小心,以免引起他人之误解。 又例如有不知的佛法的乡人拿宰杀的鸡鸭来供佛菩萨,则当下我们应该接受而不拒绝,这是方便法,因为该乡人是一片诚心,心中也许没有杀生造业之观念。当然,事后,我们应找机会教导他,告诉可以素食供佛菩萨即可。 总之,方便法在实行上是相当困难的,除了要有慈悲心外,还要有智慧,否则方便法不能利生还会造业或使众生不能接受,有人甚至假方便法之名而行骗财骗色之事。要以方便法行事之前,最好能请教善知识比较安全。 1 04年6月,我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讲经,我刚刚进去,有个同修告诉我,他的弟弟就在我们对面跳楼自杀。2 有人告诉我,跳楼这个事件,那个地方已经发生二、三次了。3... 中国佛教的善恶观业露华对于人的思想言行给于善恶的判断,这是道德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说来,符合一定道德原则的思想言行,就会被认为是善;反之则会被认为是恶。然... 光明大圆满是九乘之巅,是即身成佛之法,也是无勤之修法。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自信和决心——“我遇到了如此殊胜之法,我一定能今生成就!”这样就可以选择修持光明大圆满。现在... 发菩提心 功德殊胜 被尊为中国大乘八宗共祖的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就讲过一个发菩提心功德的公案: 有一位已证阿罗汉果位的比丘带着他的沙弥徒弟一块去行脚。沙... 佛教:一种幸福观的教育 幸福是人类所有思想与行为的最后目标。佛教探索了人类在世间的位置与意义,重视生命价值的实现。佛陀观察世间和生命的痛苦,思维痛... 佛教徒礼拜供养佛菩萨,与外道有何不同? 答:依据佛教的论点,众生皆有佛性,都可成佛,也就是每一位都是未来的佛。既然如此,那是不是可以不礼拜佛菩萨?在理论上是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