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如播种

  舍卫城有一位大财主名叫提婆,为人刻薄,爱财如命,不但多方聚敛,就是一件极小的公益都不肯去做。家中虽藏有八万余斤黄金,日常生活却过得和穷人一样,人们对他的印象坏极了。他一死,没有子孙继承,依照法律,财产全归国有,这下子人心大快,不免议论纷纷。

  波斯匿王深感疑惑,就去请教佛陀:「佛陀!像提婆这样悭吝的人,为什么今生会这么富有呢?」

  佛陀微笑道:「大王!这是业报,是有前因的。提婆在过去世中曾供养过一位辟支佛,种了不少善根,所以感得多生多世的福报,今生的富贵是他最后一次的余福了。」

  波斯匿王追问道:「他今生虽未行善事,但也未造恶业,在他生死相续的来生,能不能也像今生一样的大富呢?」

  佛陀摇摇头说:「不可能了!他的余福已享尽,今生又没有布施种福,来生绝对不可能再享受福报了。」

  《因果经》有一首偈语说:「富贵贫穷各有由,夙缘分是莫强求。未曾下得春时种,坐守荒田望有秋。」世间上无论好坏、善恶、得失、有无,都有其因果关系,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脱离因果法则。譬如同样是人,为什么有贫富贵贱的差别?这是因为有的人好吃懒做,悭吝不舍,整日游手好闲,不事生产,自然坐吃山空;有的人勤劳奋斗,乐善好施,懂得广结善缘,自然生财有道。

  在佛门里称布施为「种福田」,只要有播种,必然会有结果,但是何时才能收成,就有待因缘成熟了。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模范王

下一篇:馈赠以法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8、代人受刑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8、代人受刑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 38、代人受刑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三十回拜正趣菩薩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三十回拜正趣菩薩

  参正趣菩萨放大光明  映夺诸相足趾按地震  事佛得普门速行法门  真实如如相大迹回向  正趣菩萨本是东方妙藏世界普胜生佛的胁侍。妙藏世界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有奇妙的花,有奇妙的果,有奇妙的香,还...

《净土圣贤录》中往生者临终留下的偈子摘录

《净土圣贤录》中往生者临终留下的偈子摘录

  (1)人身难得今已得,佛道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2)玎玎珰珰,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  (3)愿我临终无障碍,弥陀圣众远相迎,迅离五浊生净土,回入娑婆度有情.(...

“死而复生”的达摩祖师

“死而复生”的达摩祖师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嵩山五乳峰山洞中面壁九年,取得正果后把法衣、法器和四卷《椤伽经》传给他的弟子慧可以,之后就离开少林寺,开始他回归西天天竺的行程。一天,达摩走到千圣寺,夜宿禅堂,当夜身得重病...

因一世杀牛,他们多世受报

因一世杀牛,他们多世受报

  舍卫城中有一位长者,最小的妾叫做毗舍离,才智双全,波斯匿王把她当妹妹看待。她有三十二个儿子,都力大无穷。最小的一个,乘象过桥,碰上宰相的儿子,就把他摔伤在桥下。宰相子怀恨在心,暗中谋划报仇,...

《百喻经卷下》:79、为王负机喻

《百喻经卷下》:79、为王负机喻

  译文:  从前有一位国王,想入无忧园中欢娱嬉乐,吩咐一个臣子道:「你拿一张矮櫈子来,放到园中去,我好用来休息。」当时那人羞于拿着一张櫈子,便对国王说:「我不能拿,我愿背着。」国王便把三十六张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