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虚居士:佛教徒礼拜供养佛菩萨,与外道
佛教徒礼拜供养佛菩萨,与外道有何不同? 答:依据佛教的论点,众生皆有佛性,都可成佛,也就是每一位都是未来的佛。既然如此,那是不是可以不礼拜佛菩萨?在理论上是可以,佛教中有不少人的修行方式是自心求解脱,例如一些独觉(即自己觉悟者)及声闻(修释尊的四圣谛法而觉悟者)即如此,禅宗修行者有很多人也是由自心求解脱,不假外力。 由这点看起来,佛教似乎是无神论者。这与一般坊间所说的「无神论」有何不同?基本上的不同是一般无神论者认为宇宙间没有任何神佛存在,而佛教徒中那些自力修行者都承认神佛的存在,例如在《阿含经》中,就提到很多天神与佛的存在。但佛教不承认神造世间,这与外道不同。佛教认为神也是六道轮回中的众生,也是如幻的存在,其与人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其差异只是福报等不同而已,例如天神之类的福报比人大,但大家都具有轮回与无明的特性。 因此,我们不应该皈依神,也不必去供养礼拜他们。而外道人士认为神是主宰一切、创造一切,故人要去礼拜供养神、臣服于神。而佛教认为自心作主,自心才是主宰,故不要臣服于心外的神。那么,礼佛供佛是否也是心外求法?其与外道有何不同?笔者认为,在这一点,佛教与外道的最大不同是佛教以修自心为主,供佛礼佛只是修行的「助缘」,而外道以拜神为主修。至于外道也有以禅定或其他方法为修行者,但都与佛教不同,这些比较接近佛教的自力修行者,如禅宗或小乘。佛教徒供佛拜佛是以佛菩萨为「老师」,请求佛菩萨帮助我们、指导我们解决修行上的问题,至于你是否听从,那由你自行决定。 此外,我们也感谢他们过去生到今生常在照顾我们、帮助我们,为感恩故礼拜他们。我们礼拜供养护法也是因为他们护持我们。总之,对佛菩萨或护法,我们是基于感恩或感谢的心而礼拜供养他们,不是因为他们有大神通而臣服于他们。一般人会认为佛菩萨哪有帮助或指导我们,因为感觉不到佛菩萨为我们做什么!其实只要你求佛菩萨,他们就会由潜意识中给我们说法,解决我们潜意识中的问题,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消业障。至于实际指导修行者,那必须修行者自己有能力可觉知佛菩萨的开示才可行。在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有所谓法界「甚深传承」即类似此种。 无常是什么意思?无常的意思 无常,梵语(anitya)的意译,佛教真理之一,是指世间万物不是常恒不变、永恒存在、永远不变的,一切都在变化。谓器世间山河大地及一切有为之法,迁流无暂停,终将变异,皆悉无... 1、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被佛弟子尊为“世尊”、“本师”等。烧香礼佛的真实意... 万行上师开示录之一《降伏其心》2003年6月18日今天再谈一谈附体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现在这个时代被附体的特别多?附体与神通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我们谈第一个问题:&... 一天,慧法师正要开门出去时,突然闯进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狠狠地撞在法师身上,把他的眼镜撞碎了,还戳青了他的眼皮。可那位撞人的大汉,不但毫无羞愧之色,反倒理直气壮地... 家中设佛坛,供佛像,菩萨像,利益非常大。 供养观世音菩萨像,或者药师佛像,或者地藏菩萨像,或者文殊菩萨像,或者任意一尊佛菩萨像,或者任意多尊佛菩萨像。... 让生命离苦得乐的老师 达耶他 唵 牟尼 牟尼 嘛哈牟尼耶 梭哈,「南无」就是我们用生命来学习,「本师」就是生命的导师,我们的生命要离苦得乐,要有这个生命的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