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虚居士:佛教徒礼拜供养佛菩萨,与外道

佛教徒礼拜供养佛菩萨,与外道有何不同?

答:依据佛教的论点,众生皆有佛性,都可成佛,也就是每一位都是未来的佛。既然如此,那是不是可以不礼拜佛菩萨?在理论上是可以,佛教中有不少人的修行方式是自心求解脱,例如一些独觉(即自己觉悟者)及声闻(修释尊的四圣谛法而觉悟者)即如此,禅宗修行者有很多人也是由自心求解脱,不假外力。

由这点看起来,佛教似乎是无神论者。这与一般坊间所说的「无神论」有何不同?基本上的不同是一般无神论者认为宇宙间没有任何神佛存在,而佛教徒中那些自力修行者都承认神佛的存在,例如在《阿含经》中,就提到很多天神与佛的存在。但佛教不承认神造世间,这与外道不同。佛教认为神也是六道轮回中的众生,也是如幻的存在,其与人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其差异只是福报等不同而已,例如天神之类的福报比人大,但大家都具有轮回与无明的特性。

因此,我们不应该皈依神,也不必去供养礼拜他们。而外道人士认为神是主宰一切、创造一切,故人要去礼拜供养神、臣服于神。而佛教认为自心作主,自心才是主宰,故不要臣服于心外的神。那么,礼佛供佛是否也是心外求法?其与外道有何不同?笔者认为,在这一点,佛教与外道的最大不同是佛教以修自心为主,供佛礼佛只是修行的「助缘」,而外道以拜神为主修。至于外道也有以禅定或其他方法为修行者,但都与佛教不同,这些比较接近佛教的自力修行者,如禅宗或小乘。佛教徒供佛拜佛是以佛菩萨为「老师」,请求佛菩萨帮助我们、指导我们解决修行上的问题,至于你是否听从,那由你自行决定。

此外,我们也感谢他们过去生到今生常在照顾我们、帮助我们,为感恩故礼拜他们。我们礼拜供养护法也是因为他们护持我们。总之,对佛菩萨或护法,我们是基于感恩或感谢的心而礼拜供养他们,不是因为他们有大神通而臣服于他们。一般人会认为佛菩萨哪有帮助或指导我们,因为感觉不到佛菩萨为我们做什么!其实只要你求佛菩萨,他们就会由潜意识中给我们说法,解决我们潜意识中的问题,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消业障。至于实际指导修行者,那必须修行者自己有能力可觉知佛菩萨的开示才可行。在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有所谓法界「甚深传承」即类似此种。

点我:

相关文章

嘎玛仁波切: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挡不住孝顺供养父

嘎玛仁波切: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挡不住孝顺供养父

阿底峡尊者曾说过:“对远来之客、久病之人,以及年迈的双亲,能行慈爱之事与理解空性有同等功德。”远来的客人,不是指坐飞机从远方来的客人,而是指有人千里迢迢前来,在非...

其它法师:佛教的生命力——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视角

其它法师:佛教的生命力——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视角

佛教的生命力——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视角看佛教 贤清法师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视角看佛教 贤清法师 很多事情,当身处其中,无论是津津有味,还是单调枯燥,事实上,都不容...

净界法师:我们一生的修行,临终一关最为要紧

净界法师:我们一生的修行,临终一关最为要紧

 我自己读《遗教经》,读到“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我对这句话很感动!一个人临命终时保持寂然无声,这是什么境界呢?我们一生的修行...

净空法师:打坐、持咒,如果没有真善知识在旁边指

净空法师:打坐、持咒,如果没有真善知识在旁边指

问:第十五题,弟子的兄长自从生意失败,遭受重挫之后,喜好打坐。后来似乎具备了能力,能预知某些事,为人解决疑难杂症,颇受大众的尊崇。但他的烦恼重,常为人胡说《金刚经...

宏圆法师:怎样以三宝之力资福救拔临终之人?

宏圆法师:怎样以三宝之力资福救拔临终之人?

       【或悬幡盖。及然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

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六年的因果!

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六年的因果!

  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六年的因果!    在佛教里,所有一切都是因果,即便是佛的儿子罗睺罗尊者,也逃不出去这个因果的报应。  罗睺罗尊者,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他这个名字“罗睺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