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后没福报,这种容易犯的毛病,要及时忏悔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习气,但前提是通过戒定慧的不断增长,才能在修行过程中不断进步。在家居士学佛,不同于出家师父,从修学佛法的时间与精力上来说,有一定的差异,毕竟在家居士还要工作、顾家、照看子女等一些家庭琐事,不能把精力完全投入到佛法修学中。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口业”是最难克服的了,师父说:无论在家出家修行,若能守住口业,则成佛一半。九华山有位老修行人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年纪过百,身体健朗,从出家后从不讲任何闲话,开口闭口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有人问她关于修行的事,她则慈悲开示。若是无关修行的事,则闭口不答。若有人生病,乞求老修行人加持,即获好转痊愈,此为念佛三昧功德之力。

“口业”自古以来,都是修行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所以很多人学佛以后还是没有福报,就是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看不得别人好,说三道四,所以要深深的忏悔,通过这个忏悔,消除自己的业障。富贵的人,就有富贵的嘴。人造口业最为快,逞一时之快,但后患无穷。

“口业”分为四种既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修行佛法若不断除四种口业,当永远在六道轮转,出脱无期。所以为人处事当要谨言慎行为是,方能在修行道路上离证得菩提更进一步。言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口说善言能令人心生欢喜。口出恶言,除了令人生恼,还须自受恶业苦报。

口业不净,法不入心。佛陀的儿子罗睺罗年幼出家,担任佛陀侍者时就喜欢开玩笑。有人拜访佛陀,佛陀在他就说不在,佛陀不在时他又说在。一天,佛陀让罗睺罗去端水洗脚,洗完后将水倒掉,把水盆扣在地上有让他注水,罗睺罗心想:覆盆怎么装得进水呢?此时佛陀训斥:这就像喜欢打妄语的人一样,使自己的“自性”被覆盖,修学不能入心一般。由此可知,犯“口业”,不但折损福德,修道亦难以入心。

口业清净,功德不思议。我们在轮回中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最缺乏的一个是耐心,一个是定力。尤其是我们的嘴巴,毫无定力可言。比如好友把她的心思向你倾诉,本来就是件不如你意的小事,你就可能把她的丑事讲给别人听。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检讨自己。

古德云:“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足见一句话的影响甚大!常说是非,口业不净者,人见人厌。反之,常以好言,真诚称赞别人的长处,人际关系必定很好。如果你说了什么人的坏话,被对方知道了,应找到那个人向他及时忏悔。如果不知道,就用自我反省或对佛忏悔的方法。

养成忏悔的习惯之后,造口业、犯口过的机率就会越来越少,因为忏悔本身就是纠正自己的一种方法。到最后,便可以口业清净了。忏悔的方法,是每犯一次口过,只要忏悔一次就够了,不需要为了某一次口业的过失而不停地忏悔,老是忏悔会把自己弄得没有信心。我们以后再修行中要注意护好口业。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简单施食仪轨

海涛法师:简单施食仪轨

佛在经上说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童男、童女及诸人天都可以施食的,没有所谓的只有出家人才能施食的说法。施食请准备干净的杯子或其他容器用七粒以上的米饭(生米、...

嘎玛仁波切:问世间情为何物怎一个苦字了得

嘎玛仁波切:问世间情为何物怎一个苦字了得

人世间有很多美好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无论多么美好的感情,都逃不开“苦、集、灭、道”。尤其是苦,是我们必须要正视面对的。其实我们目前都在“苦中作乐”,人道八苦...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信心与奇迹,抑郁症痊愈的经历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信心与奇迹,抑郁症痊愈的经历

引言:这个时代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问题,越来越常见。白天不懂夜的黑,做为正常人,很难理解这个群体心理上的灰暗、绝望与痛苦。药物治疗及心理咨询,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

陈沛然博士:佛教与民主

陈沛然博士:佛教与民主

问:佛教准许及鼓励教徒对教本身所说的道理,自由怀疑而发问,并公开地探讨,从不强迫别人接受,十分民主。在如此开放的民主精神下,反覆思辨佛法的真理,更能显出佛教的...

呷绒多吉上师:只要诚心诚意地对上师三宝供养,就

呷绒多吉上师:只要诚心诚意地对上师三宝供养,就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532人有信仰是很好的,对佛法产生信仰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这不是我随...

圣辉法师:我对中国当代佛教界现状的看法

圣辉法师:我对中国当代佛教界现状的看法

我对中国当代佛教界现状的看法    2006年9月27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赴贵阳弘福寺参加心照法师升座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