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劝人不邪淫得大福报

姚庭若说:一个人能戒邪淫,只是成就了自己一身的事业,何不‘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也能劝化别人戒淫,一劝十,十劝百、百劝千万,甚至能劝化无穷后世,使大家都能同证善果。如同传灯火一般,一灯燃亮,千灯也都因此燃亮,无数的灯,也照耀著无量的光,灯光从我的手中传出去,也点亮了其他的灯光。千万不可让自己手中的灯熄灭。那么,人人都能戒邪淫,人人都有光明的前途事业;世世代代的人都能戒邪淫,世世代代的人都能同享光明。有大志气的人,有大作为的人,应有这种远大的胸襟,成就这种己立立人、光照后世的善愿善行啊!

劝人不邪淫得子嗣

贾仁,明末清初人。虽然他已过五十岁,但仍没有儿女,因此常日夜耿耿于怀。有一夜,他梦到生育祠去求子嗣。看见生育神拿出一簿册指给他看,并且说:“你年青时,曾经奸淫一有夫之妇,以有此污点,要想得子嗣,恐怕是无望了。”

他听后,感到极为惊恐,既伤心又后悔,于是怀著忏悔的心情。极诚恳的向生育神叩求说:“罪民年青时,不明是非,受不了引诱,以致犯了邪淫。现在罪民已知罪,乞神明能指示明路,以弥补罪愆。”

生育神见他哀求那么恳切,于是开导他说:“你既然已知道悔过,若能劝化十人不犯邪淫,即可赎罪,如再劝化更多的人,则欲求子就有希望了。”

他经此一梦后,即时时引疚自责,并谆谆不断的劝诫人。而且又经常捐钱出力,刊印有关戒淫的书籍,普遍的赠送。所以被他感化,得以悬崖勒马,免犯邪淫的人很多。他自梦中受神指示后,即以赎罪的心情,努力行善,并如此的广劝世人,使知淫邪之害。

因此后来不但灭了罪,且又获晚年得子,连续生了三个儿子。而且长大后个个贤良,年青时即都做了官。并且在他九十多岁的时候,犹能亲见孙子辈,个个科甲及第,贵显朝廷。

劝人戒邪淫晚年中进士

李定,明朝嘉兴府人,有隐恶扬善的品性,凡是遇到有人谈论男女隐私及淫秽之事,即严肃的劝诫他们。并为了使人明了妄论人是非,诋诲人名节,好谈淫秽等事的过错,特撰写了一篇口孽戒文,用以训诫后学。因此受他训诲改过迁善的人很多。本来他为了屡考不中,对于功名已心灰意冷。但在晚年,强被他的学生请去一齐赴考。他也怀著陪伴的心情参加考试,原没指望能获中。

然而当他考试完,于放榜的前一夜,忽然梦见他父亲说:‘你前生少年及第,但恃才傲物,不知谦恭待人,故今生上帝罚你终生屡试皆不如意。但此次因有一个应试的人,注定今科该中解元,来年复可进士及第。只因好色贪淫,前月淫污了一个未出嫁的少女,功名已被削去。

文昌帝君因你作口孽劝戒文,受你劝化而不敢再谈淫秽之事的人很多,所以阴功也很大,因此把你名补上,希望你以后能更加善体天心,勖勉后学进德修业,以报天恩。’

他醒后,惊喜异常。经放榜后,果然中了解元。次年也很顺利的得进士及第。他原已无意功名,但竟以平日劝人为善,意外的天赐功名。所以为感天恩,立身处世更加谨厚,并随时砥砺后进。后来他以为官清正,仕途一帆风顺,做到侍郎及御史的官。

(转载)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点我:

相关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I 93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I 93

936经:本经叙述迦毗罗卫的诸多释氏共集于“供养堂”,向摩诃男请教一个问题:“摩诃男!云何最后记说彼百手释氏命终,世说记彼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

大安法师:不经中阴身,顷刻做菩萨

大安法师:不经中阴身,顷刻做菩萨

如果我们都没有接引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都是很昏迷的,很颠倒的,如果临终助念念佛还好点,如果你到医院再打点吗啡镇痛剂那就更颠倒了。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第一是东南西...

净空法师:把“净业三福”疏忽了,虽念佛,往生不

净空法师:把“净业三福”疏忽了,虽念佛,往生不

我们今天发心修学净土,我们的愿望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那些人,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我们要想参与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团体,我们要具备它...

净空法师法语:念佛跟阿弥陀佛有感应佛现身,佛是

净空法师法语:念佛跟阿弥陀佛有感应佛现身,佛是

1、一句佛号,你真肯干,净宗法门没有一个不成就的。为什么不成就?不肯真干。为什么不肯真干?认识不清楚,对它有怀疑,这就是障,这就是难。你有障、有难,你这一生不能成...

永海法师:适当的布施

永海法师:适当的布施

适当的布施 《增一阿含经》二八七经: 佛陀曾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对比丘们开示,在适当的时候,广行布施,才是最有意义的布施。 佛陀说:“一、布施给远来他乡...

恨谁就把谁​供养起来

恨谁就把谁​供养起来

人们常常开玩笑说,别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然而我们还是很在意。我们会对某些人恨之入骨,其实这种恨是对自己的束缚,你恨他与否对他并无影响,但恨却在你心里,所以剔除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