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如熄火

  古印度是个外道林立,思想发达的国家。有一天,一位异教徒婆蹉到精舍拜访佛陀,请教有关解脱的问题。

  「佛陀!依照您的教法,解脱的人究竟去那里投生?」

  「婆蹉!在我的思想里,并没有这种到某处投生的想法。」

  「那么,是不是说不去任何地方?」

  「所谓去,或所谓不去,这想法已经不妥当了。」

  「假如现在眼前有一把火在燃烧,你会怎么说?」佛陀反问。

  「我只能说火在燃烧啊。」

  「是的!如果我问你那把火为何燃烧,你会怎么说?」

  「我只能猜想是因为有柴薪才燃烧的呀。」

  「如果那把火熄了,你又会怎么说?」

  「我只能说火已经熄灭了。」

  「如果再问你,那把火熄了之后去了那里,你会怎么说?」

  「那要怪问得不妥当,因为有柴则有火烧,无柴,当然无火可烧了。熄灭了的火,并不会到什么地方去吧。」

  「这就对了!婆蹉!我们人生在世,因为自燃贪心的火、愤怒的火,使得人生变得十分痛苦。假如有人能探索烦恼的原因,断绝烦恼的根源,烦恼的火自然不再燃烧,如此便能获得一个清净而安宁的人生,这就是解脱烦恼而到涅槃的意思,所以并没有所谓去或不去。」

  谈论到这里,婆蹉终于了解「涅槃如熄火」的道理,于是向佛陀深深致敬,欢喜离去。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精进品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精进品

  久远之前,无惧王如来出世时,于其教法下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一婆罗门子,智慧超胜、严持五戒、修持佛法。  有次他与五百人一同前往一非常恐怖之地,当地有五百强盗。强盗中有一人为婆罗门子熟人,趁夜晚天黑...

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八至三十六--昙无谶

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八至三十六--昙无谶

南本大般涅槃经(第二十八卷~第三十六卷) 北凉天竺昙无谶译宋沙门慧严等再治 师子吼菩萨品第二十三之四   “是时六师心生嫉妒,悉来集诣波斯匿王,作如是言:‘大王当知,王之土境清夷闲静,真是出家住止之处...

佛以慈心降毒龙入钵

佛以慈心降毒龙入钵

  佛初成道于鹿野苑度五比丘,又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位年轻比丘后,思索着该往何方弘法,才能广利一切人天?“摩竭提国的优楼频螺迦叶三兄弟,信奉外道的他们,极受国王臣民的尊崇敬仰。虽然傲慢难调,可是他们聪...

道宣律师

道宣律师

  道宣  (南山律师)  做和尚而未经受戒,恰似没有领结婚证就做了夫妻,不能算数,不被承认。做了和尚倘若不守戒律,也就是自成一套的日常行为规范,胡思乱想,乱说乱动,那显然是野和尚,花和尚。  三...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五十回拜寂静婆罗门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五十回拜寂静婆罗门

  善财去往法比聚落,见两个童子挽在一起斗殴,难分难解。一童女走来大声喊道:“你等不要打了,寂静婆罗门说过,两个都要被打死。”两童子听了都松开手走了。善财乘机问童女寂静婆罗门住在哪里?童女不答走开...

慈悲梁皇宝忏.卷九--真观法师

慈悲梁皇宝忏.卷九--真观法师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九   为阿鼻地狱礼佛第二十七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从归依已来讫此章后。每言万法虽差功用不一。至于明闇相形唯善与恶。善者则谓人天之胜途。恶者则谓三途之异辙。修仁义则归于胜。兴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