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如熄火

  古印度是个外道林立,思想发达的国家。有一天,一位异教徒婆蹉到精舍拜访佛陀,请教有关解脱的问题。

  「佛陀!依照您的教法,解脱的人究竟去那里投生?」

  「婆蹉!在我的思想里,并没有这种到某处投生的想法。」

  「那么,是不是说不去任何地方?」

  「所谓去,或所谓不去,这想法已经不妥当了。」

  「假如现在眼前有一把火在燃烧,你会怎么说?」佛陀反问。

  「我只能说火在燃烧啊。」

  「是的!如果我问你那把火为何燃烧,你会怎么说?」

  「我只能猜想是因为有柴薪才燃烧的呀。」

  「如果那把火熄了,你又会怎么说?」

  「我只能说火已经熄灭了。」

  「如果再问你,那把火熄了之后去了那里,你会怎么说?」

  「那要怪问得不妥当,因为有柴则有火烧,无柴,当然无火可烧了。熄灭了的火,并不会到什么地方去吧。」

  「这就对了!婆蹉!我们人生在世,因为自燃贪心的火、愤怒的火,使得人生变得十分痛苦。假如有人能探索烦恼的原因,断绝烦恼的根源,烦恼的火自然不再燃烧,如此便能获得一个清净而安宁的人生,这就是解脱烦恼而到涅槃的意思,所以并没有所谓去或不去。」

  谈论到这里,婆蹉终于了解「涅槃如熄火」的道理,于是向佛陀深深致敬,欢喜离去。

点我:

相关文章

八关斋戒的故事

八关斋戒的故事

  一天,有五百位天人一起来到祇树给孤独园。他们至诚顶礼佛陀,佛陀亦为他们宣说佛法大意,最后皆证得须陀洹果。阿难尊者见五百天人因缘如此殊胜,便向佛陀请示原因,世尊于是将过去的因缘娓娓道来。  在迦叶佛...

人为何忘记前世?其实并非喝了孟婆汤

人为何忘记前世?其实并非喝了孟婆汤

  一天,佛陀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陀说人有前世,为什么人都不记得?若有后世,为何又不见有人回来报告呢?我要问一下佛陀。还没开口...

大安法师:恕道从善语做起

大安法师:恕道从善语做起

  修行要“远离粗言”,粗言就是粗恶的语言,包括妄语、绮语、恶口、两舌四种口业。要远离粗言,不能去说,因为既害人又害己。  在身、口、意三业中,最容易犯的就是口业——口无遮拦嘛。因为我们都有这种烦...

《百业经》:耶输陀罗为夫殉身93

《百业经》:耶输陀罗为夫殉身93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五百彩女闻法记

五百彩女闻法记

  在佛世时,舍卫国有一条河,河的彼岸有一小村庄,村里的小山丘下住有五百位女众修行者。  佛陀度化五百修行女 初见说久违  这五百位修行人体会到人生之苦、生命的短暂,尤其是生为女人身,事事不得自由...

《百喻经卷下》:72、唵米决口喻

《百喻经卷下》:72、唵米决口喻

  译文:  曾有一人到丈母娘家去,见她在家捣米,就去那儿偷了一把米含在嘴里。妻子来见丈夫,想跟他说话,而他满口含着米,唔唔地不应答,因为在妻子面前怕难为情,不肯吐弃出来,也就不说话了。妻子见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