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怎样以三宝之力资福救拔临终之人?

       【或悬幡盖。及然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

修福有两种,一种就是在事相上修福。如悬幡盖,然油灯,做种种的善行,供养三宝,做这种善行。第二种就是如法修行,也叫敬三宝。比如诵经、供像、称念圣号。

悬幡盖、然油灯的功德非常的殊胜。如《灌顶经》中:“佛告普广菩萨,若四辈男女,若临终时,若已过命,于其亡日,我今亦劝,造作黄幡,悬着刹上,使获福德,离八难苦,得生十方诸佛净土,幡盖供养,随心所愿,至成菩提”。就是在人临终的时候,或者已经死了,做黄幡供养到寺院,挂在幢杆之上,命终之人还是中阴身,罪福未定,以此供养幡盖的功德就能够离八难苦,往生到十方诸佛净土,随心所愿,至成菩提。然灯供养三宝,这样可以仗三宝力,照诸幽冥界,照诸幽冥,这些苦痛的众生蒙此光明,暂得离苦,得互相见。

转读尊经,就是读诵大乘经典,给他种下大乘善根,亡者承此经力也得超生。供养佛像及诸圣像,在佛前供养香华、水果这些供品。供养佛像的功德和佛住世时供养佛是一样的,供养菩萨像的功德也是这样。其实供养是什么?供养是庄严我们自己的心性。我们见到这些供具,会反闻闻自性的,供养花果,让我们修殊胜的因,会得殊胜的果,它有非常深的这种密意的。

乃至念佛菩萨,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本识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识,在我们人最初生的时候,刚一住胎的时候,它最先来,去世的时候,它最后离去,所以说先来后走做主公,是我们众生生生死死的根本,所以叫做本识。在人临欲命终的时候,念佛菩萨的圣号,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句圣号就种在了这个阿赖耶识里面,这就是成佛的种子,纵经久劫,终不毁坏。将来因缘成熟了,一定能够成佛,就因为我们有作佛的种子。就像《法华经》当中说:“若以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人们平时眼中的这个风花雪月,耳中听到的这个歌舞欢声,口里贪着的这个珍馐美味,都会使人们的心散乱,但是这种人偶然走进寺院里面,听到寺院寂静庄严的,见到寺院寂静庄严而心生欢喜,或者见到佛菩萨的形像,听到佛号声心生清净,都会在他的八识田中种下成佛的种子,将来都能够成佛。

我们经常讲的一个公案,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跋陀罗,他出家之前家里贫穷,无依无靠,他就想随佛出家。这一天他来到佛的住处,刚巧世尊外出了,世尊的这些大弟子们,观察他往昔八万劫中,八万劫之内,没有种过出家的这种善根,就没有收留他,让他回去,这个跋陀罗心里非常的苦闷,觉得自己业障这么重,还不如死了算了,他就一边哭着一边走,这个时候佛正好回来了,在路上遇到他了,就把他带回了精舍,给他剃度,出了家,七日之中,这个跋陀罗就证了阿罗汉果了。他的这些大弟子们,不解其故,就问世尊,世尊说,你们,因为这些大弟子们,证的是阿罗汉果嘛,阿罗汉只能观八万劫之内的因缘的,而佛能观无量劫,无所不知的。佛就给这些弟子们说了,他在八万劫外,曾种过善根,他那个时候是一个樵夫,一天他在砍柴的时候,遇到一只老虎,这个老虎追他,他就拼命的往树上爬,老虎还不肯罢休,就在树下转,必须要把他吃了,老虎也饿了嘛,这个跋陀罗他突然就想到,佛陀大慈大悲,能够救苦救难,就随口念了一声“南无佛,快来救我”,老虎一听到“南无佛”,就走远了,没有伤害他的性命。这个樵夫由此种下了佛种,到这一世遇缘成熟,所以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所以你们今天能听到一句佛号,我们在讲弥勒菩萨、阿逸多菩萨的时候我们讲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弥勒菩萨龙华三会,你们今天受了五戒的,你们就证果了;能够归依的,第二会证果;能够今天念这一声佛的,到了第三会,龙华第三会,你们就证果了。所以一定要有信心,但是我们千万不要等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我们一定要这一生,专修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一生成佛。

摘自 宏圆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点我:

相关文章

宗性法师:用佛法的智慧透视生活

宗性法师:用佛法的智慧透视生活

用佛法的智慧透视生活  宗性法师 蒙大和尚慈悲,今天很荣幸地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作一些佛法上的交流。我个人很惭愧,但是我也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在学习佛法过程中的...

宣化上人:这么赞叹一句,已经算是供养十方三世一

宣化上人:这么赞叹一句,已经算是供养十方三世一

“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我今亦如是”:释迦佛说,我现在说真实的佛法、说佛乘实智的道理,也像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是一样的。“说无分别法”:...

法藏法师:智慧与慈悲

法藏法师:智慧与慈悲

智慧与慈悲 阿罗汉只得偏空的智慧,所以他不能发展出同体的大悲,偏空的智慧能够了生死,但是不足以成佛,这是小乘的基本意义。 所以阿罗汉与佛的差别不只是慈悲的差别...

怡僧法师:什么是佛教

怡僧法师:什么是佛教

什么是佛教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大多数人包括佛弟子忽略了佛教的真实意义。 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的是让众生“开示悟入”...

济群法师:皈依三宝——真的一个都不能少

济群法师:皈依三宝——真的一个都不能少

皈依三宝——真的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三宝是一体的。有些人会说:我只想皈依佛,却不想皈依法和皈依僧。这样可以吗?答案是否定的。当然,对佛陀产生信仰而...

传喜法师:轮回无谬 佛亦真实

传喜法师:轮回无谬 佛亦真实

轮回无谬 佛亦真实传喜法师张家港随缘开示(11.01.19) 一碗剩菜汤 我们中国人说吃饭都有神管的,也有神管吃饭。香港有一个富家子弟,他白天睡觉晚上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