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莲花之大小是往生的人心地清净纯度所感

【彼莲华量。】

这就看莲花大小,莲花大小不一样。诸位要知道,宝莲是弥陀愿力变现的;花之大小是往生的人心地清净纯度所感应的。念佛的功夫是在清净心,这一点诸位要晓得,不在乎念佛多少,在乎你念的佛号得不得力,不在乎佛号多少。什么叫得力?念得身心清净,这个佛号就得力了。如果虽念佛,心地不能清净,那你念得再多也没用处。如果念得心身清净,就像我们平常讲的,每天只念十念,那已经就足够用了。

理论虽然如是,为什么祖师大德们劝我们二六时中,所谓是「佛不离口,珠不离手」,念珠不离手,这个道理在哪里?道理是慈悲怜悯业障深重的凡夫,他这个佛号一断,妄想就起来了;换句话说,念佛就少打妄想,这个可以说是止恶修善。功夫有没有得力?没有。可是念久了,功夫就会得力;念久了,慢慢妄念自然就少了,就没有了,心就得清净了。可见得佛号还是要多念,念得愈多愈好,久而久之,自然就得力,自然就有功夫。

实在讲,像我们这一个时代的人,决定大多数烦恼习气很重,外面环境不好。环境不好的是什么?我们六根所接触的都是诱惑,都是破坏道心。道心是什么?道心是专一。无论你修学什么法门,刚才讲过了,「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不管修学哪一个法门,专一就是道心,专一就有成就。你要学禅,你就专心去参禅;你要学密,你就专心去持咒;你要修净,你就专心念佛。专一就有成就。一会儿想学这个,一会儿想学那个,一会儿想禅净双修,一会儿还禅净密三修,这就打妄想了,这就是把你的道心都破坏掉了。

我们今天常常会遇到这些环境,这个决定不是善知识。善知识一定是赞叹你专修,无论修哪个法门都值得赞叹,应当赞叹,皆有成就。为什么?统统修清净心。以清净心要回向求生净土就决定得生;不管你学哪个法门。你说我临命终的时候,我要见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都可以去,决定没有妨碍的。所以不能杂修,不能乱修,这非常非常的重要。

自己修学自己的法门,对於别人跟我们所修不同的法门,一定要尊重,一定要赞叹。佛家常讲「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不同法门,彼此互相尊重、赞叹、恭敬,佛法就兴旺了。如果我们所修的法门不相同,每一个人都执著自己的成见,总认为自己高,其他都不如自己,这样有分别,有执著,互相毁谤,这一种修学方法,他那个法门决定不成就。为什么不能成就?心不清净,心不平等,心不慈悲,心不广大,原因在这个地方。

花的大小从心量变现出来的,光色是从心清净纯度不同变现出来的。心愈清净,光色愈好;心量愈大,花也大。

【或半由旬。】

『半由旬』是小花,在西方世界很小的花。有念佛人,但是他对於自己执著很重,真的是小乘的心量,念念只求自利,没有想到利益别人。这样的人,一生一心念佛,一心称念,能不能生?能生,生到西方世界这个莲花小;他见佛闻法,闻小乘法,前面讲了,无常、苦空,听这些法门。

【或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

这就是大了,它大小不一样。大小不一样就是往生的人心量不一样。我们如果要懂得这一个事实,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那个莲花千由旬,大莲花。

「由旬」是古印度度量衡里头长度的单位,它有三种讲法,由旬有大由旬、中由旬、有小由旬。大由旬相当於我们中国,这都是古时候的,八十里,我们中国的里,八十里;中由旬,相当六十里;小由旬,相当四十里。半由旬是二十里,这最小的莲花是半由旬。这个大的,真的不可思议!有百由旬、千由旬,这个莲花之大已经超过我们的地球了,我们的地球还没这么大。

无量寿经(第三十五集)1992/6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档名:02-012-0035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海涛法师: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开大智慧。」  迦罗越很想拥有像文殊菩萨一样的大智慧,所以,只要一到佛寺,就在身戴璎珞、骑着狮子、拿着智慧宝剑的文殊菩萨像前至诚顶礼,一心祈...

嘎玛仁波切: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相逢

嘎玛仁波切: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相逢

平等随缘说到平等,还要注意避免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过度排斥。这也牵涉人对自我的执著。比如现在存在的仇富现象,很多人没办法变富有是因为自己不努力不用功,有的是努力了用...

《释迦佛广传》:三、布施品26、吉祥部国王施身

《释迦佛广传》:三、布施品26、吉祥部国王施身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信愿法师:「一心不乱」圣净释义不同:圣净难易故

信愿法师:「一心不乱」圣净释义不同:圣净难易故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一心不乱」圣净释义不同:圣净难易故,宗旨不同故,契机各别故(二)我们来探讨一心不乱的意思,当然我们只有一节课的时间,没办法细说,只能大略的跟...

无诤,是修行者的美德

无诤,是修行者的美德

  有一天,目犍连的弟子和阿难的学僧在一起谈话,二人相约同声赞颂经呗,看谁唱诵最好、最妙、最胜。  这件事情被其他比丘看到,并且把这件事情告诉佛陀,佛陀就叫另一位比丘,去把这两个人请到讲堂来。  ...

净空法师:中阴期间及过后为亡者修福的方法

净空法师:中阴期间及过后为亡者修福的方法

问:中阴期间有哪些方法能为亡者修福?答:「若以亡者严身之具」,严身之具,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他的收藏的这些珠宝一类的,像首饰、珠宝一类的,这是严身之具。「屋宅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