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女一灯

  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总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去向他求法,带了衣食等物品去供养。

  舍卫城里有一个贫穷的孤女难陀,也常常去听闻佛陀说法,眼看国王大臣等富有的弟子不断以名贵的东西供养佛陀,而自己却做不到,她很伤心。当然,连一顿饭都向人乞讨的她,那来的东西供养佛陀呢?

  可是,佛法告诉人,「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命运不好,怨谁?难陀深知这些道理,她知道唯有布施才能转变贫穷的命运,她知道假如有智慧,就会种善因,不致于受苦。

  这天,难陀很欢喜,因为她乞得一件旧衣,换得一文钱,以一文钱换得一盏灯油,她将有一盏光明的灯供养佛陀。

  难陀终于如愿地在佛前燃起了一盏灯。这时,她站在佛陀的面前合掌顶礼,至诚恳切地发出她的心愿:「愿这盏灯的光明,除却我多生以来心中的暗昧,消除过去的罪障,获得大智大慧。佛陀!请您加被我!」

  人人都祈望自己的前途光明,所以在佛前有许多灯盏。翌日,天亮前,目犍连去巡视灯供,发现国王和大臣们的灯盏余下微弱的亮光,难陀的灯盏却灯炷如新,光亮异常。天亮后,目犍连用扇子要去熄灭灯盏时,不管怎样用力也灭不掉难陀的灯火,而其它的灯火,却在不知不觉中熄灭了。目犍连觉得很奇怪,就去问佛陀,佛陀为他解释道:「这盏灯火,不仅用手,就是倾四大海的海水来浇泼,暴风来吹袭,也不能熄灭,因为是主人发菩提心所布施的。目犍连!一个人在布施时,假如存有轻慢心或沽名钓誉的企图,所得的功德一定很微薄,即使布施很多物品,也是有为的功德。」

  佛陀说到这里,难陀来朝礼佛陀,佛陀慈和地伸出手,抚摸难陀的头顶,为她授记道:「在未来阿僧祇劫中,你将成佛,佛号灯光,具有十种佛陀的尊号。」于是难陀就在佛陀的僧团出家为比丘尼。

  法会中许多四众弟子听闻佛陀这席话,欢喜发愿奉持布施,愿把心光点亮供奉佛陀。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四句悟道

下一篇:宿世业报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非礼少女

佛教故事:非礼少女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领袖,名叫阿耨达龙王,他听闻佛陀说法,欢喜赞叹。有一次,他预备了很丰盛的素斋,请佛陀及五百随身弟子,来到龙宫受他供养。  龙宫的外面,有一个宝...

放生得智:56.折箭登仙许真君《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得智:56.折箭登仙许真君《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善报 第五章放生得智】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56.折箭登仙许真君  许...

“双头鸟”的善与恶!

“双头鸟”的善与恶!

  从前在雪山下,住着一只鸟,这只鸟长着两个头,只有一副身躯;一个头叫“迦喽嗏”,另一个头叫“优波迦喽嗏”。这只两头鸟两个头轮流休息,若是有一个头入睡,另一个头必然醒来。  一次,迦喽嗏睡着了,优...

佛教故事:老幼免遭沉溺之灾

佛教故事:老幼免遭沉溺之灾

  苏州皋桥地方有个姓张的老翁,素信佛法喜斋僧,奉佛善行远近闻名。万历三十九年(1611),他携带八岁的孙子,到普陀山进香礼佛,千里迢迢不辞辛劳,日行夜休,一日来到杭州钱塘江码头,欲乘船渡海。他们...

妒妇问禅

妒妇问禅

  一个妒妇来到弘光法师面前,向大师诉说了自己的苦恼。妒妇说:“很多年来,我一直怀疑丈夫有外遇。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我却没有找到丈夫外遇的证据。因此,我每天都忐忑不安。”  大师问:“你为什么会怀...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5、辐轮王与诸人发愿得授记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5、辐轮王与诸人发愿得授记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