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女一灯

  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总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去向他求法,带了衣食等物品去供养。

  舍卫城里有一个贫穷的孤女难陀,也常常去听闻佛陀说法,眼看国王大臣等富有的弟子不断以名贵的东西供养佛陀,而自己却做不到,她很伤心。当然,连一顿饭都向人乞讨的她,那来的东西供养佛陀呢?

  可是,佛法告诉人,「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命运不好,怨谁?难陀深知这些道理,她知道唯有布施才能转变贫穷的命运,她知道假如有智慧,就会种善因,不致于受苦。

  这天,难陀很欢喜,因为她乞得一件旧衣,换得一文钱,以一文钱换得一盏灯油,她将有一盏光明的灯供养佛陀。

  难陀终于如愿地在佛前燃起了一盏灯。这时,她站在佛陀的面前合掌顶礼,至诚恳切地发出她的心愿:「愿这盏灯的光明,除却我多生以来心中的暗昧,消除过去的罪障,获得大智大慧。佛陀!请您加被我!」

  人人都祈望自己的前途光明,所以在佛前有许多灯盏。翌日,天亮前,目犍连去巡视灯供,发现国王和大臣们的灯盏余下微弱的亮光,难陀的灯盏却灯炷如新,光亮异常。天亮后,目犍连用扇子要去熄灭灯盏时,不管怎样用力也灭不掉难陀的灯火,而其它的灯火,却在不知不觉中熄灭了。目犍连觉得很奇怪,就去问佛陀,佛陀为他解释道:「这盏灯火,不仅用手,就是倾四大海的海水来浇泼,暴风来吹袭,也不能熄灭,因为是主人发菩提心所布施的。目犍连!一个人在布施时,假如存有轻慢心或沽名钓誉的企图,所得的功德一定很微薄,即使布施很多物品,也是有为的功德。」

  佛陀说到这里,难陀来朝礼佛陀,佛陀慈和地伸出手,抚摸难陀的头顶,为她授记道:「在未来阿僧祇劫中,你将成佛,佛号灯光,具有十种佛陀的尊号。」于是难陀就在佛陀的僧团出家为比丘尼。

  法会中许多四众弟子听闻佛陀这席话,欢喜发愿奉持布施,愿把心光点亮供奉佛陀。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四句悟道

下一篇:宿世业报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善有善报

海涛法师:善有善报

  有一位非常富有的老人家,与妻子、儿子、儿媳以及孙子、孙媳一起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一天,佛陀与阿难经过他们家门前。佛陀看到那金碧辉煌的大门,便对阿难说:「这家人前世种下善根,但不知今世如何。...

海涛法师:贪心的代价

海涛法师:贪心的代价

  在舍卫城里有一名叫须项的婆罗门,十分擅于农事。他总是找好肥沃的土地后,精心选种,再雇用农人来耕种。所有作物都长得很好,让路过的人也忍不住停下脚步,连声夸赞。  有一天晚上,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呼...

种一得十的故事

种一得十的故事

  种一得十  从前舍卫城外有户人家的主妇是虔诚的佛教徒。有一天,佛陀托钵经过她家门前,主妇将饭食放入钵中后便向佛陀顶礼。亲自至门前乞食,主妇把饭放到钵中,退身行礼。佛陀对她说:“种一善因,得十善...

这个例子说明太讲究了是无法得到解脱的

这个例子说明太讲究了是无法得到解脱的

  南天竺国,有个男子,皈依佛法,出家修道。但他有一种习气,喜欢经常洗澡,又用酥油等物,满身涂抹,一定要使身体十分洁净香滑。其他吃的穿的,也要求十分讲究。总之一句话,他是挺宝贵他的肉体的。所以修了...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金沙滩头马郎妇”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金沙滩头马郎妇”

  元朝时,浙江吴兴有个名叫觉岸的僧人,写了一部名叫《释氏稽古略》的书,其中记载了马郎妇的传说。  在唐朝的宪宗元和十二年,陕西某地突然出现了一个十分美貌的提篮卖鱼少女。当地的少年见了,都争着想娶...

海涛法师:挑战

海涛法师:挑战

  在一个国家里,全国上下无论男女老少,全都素行不良,无恶不作。佛陀知道这个情况,便要众弟子运用智慧教化众生,使他们弃恶从善。  佛陀问:「谁愿意到那个国家去渡化全国人民呢?」  目犍连对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