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女一灯

  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总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去向他求法,带了衣食等物品去供养。

  舍卫城里有一个贫穷的孤女难陀,也常常去听闻佛陀说法,眼看国王大臣等富有的弟子不断以名贵的东西供养佛陀,而自己却做不到,她很伤心。当然,连一顿饭都向人乞讨的她,那来的东西供养佛陀呢?

  可是,佛法告诉人,「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命运不好,怨谁?难陀深知这些道理,她知道唯有布施才能转变贫穷的命运,她知道假如有智慧,就会种善因,不致于受苦。

  这天,难陀很欢喜,因为她乞得一件旧衣,换得一文钱,以一文钱换得一盏灯油,她将有一盏光明的灯供养佛陀。

  难陀终于如愿地在佛前燃起了一盏灯。这时,她站在佛陀的面前合掌顶礼,至诚恳切地发出她的心愿:「愿这盏灯的光明,除却我多生以来心中的暗昧,消除过去的罪障,获得大智大慧。佛陀!请您加被我!」

  人人都祈望自己的前途光明,所以在佛前有许多灯盏。翌日,天亮前,目犍连去巡视灯供,发现国王和大臣们的灯盏余下微弱的亮光,难陀的灯盏却灯炷如新,光亮异常。天亮后,目犍连用扇子要去熄灭灯盏时,不管怎样用力也灭不掉难陀的灯火,而其它的灯火,却在不知不觉中熄灭了。目犍连觉得很奇怪,就去问佛陀,佛陀为他解释道:「这盏灯火,不仅用手,就是倾四大海的海水来浇泼,暴风来吹袭,也不能熄灭,因为是主人发菩提心所布施的。目犍连!一个人在布施时,假如存有轻慢心或沽名钓誉的企图,所得的功德一定很微薄,即使布施很多物品,也是有为的功德。」

  佛陀说到这里,难陀来朝礼佛陀,佛陀慈和地伸出手,抚摸难陀的头顶,为她授记道:「在未来阿僧祇劫中,你将成佛,佛号灯光,具有十种佛陀的尊号。」于是难陀就在佛陀的僧团出家为比丘尼。

  法会中许多四众弟子听闻佛陀这席话,欢喜发愿奉持布施,愿把心光点亮供奉佛陀。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四句悟道

下一篇:宿世业报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佛做好事是随缘做好事,而不是攀缘做好

净空法师:佛做好事是随缘做好事,而不是攀缘做好

【贪欲务俗。多求利业。积财自丧。厚财贱道。】这两句好懂,『欲』是什么?五欲六尘。既然出家了,还要贪图五欲六尘,既然出家了,对於世俗的事情还放不下,还去『务俗』。他...

嘎玛仁波切:内心充实富有,就不会被欲望和财富所

嘎玛仁波切:内心充实富有,就不会被欲望和财富所

导语:人的幸福指数和拥有多少物质没关系,关键在于知足与否。从小到大,随着我们能力的不断增长,欲望也随之越来越膨胀,身心也越来越疲累。向外看的眼睛,永远找不到快乐的...

打坐的方法

打坐的方法

  打坐的方法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持咒,不出声。因为出声念咒伤气,默念伤血。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

《人生哲理》:做宽容的人

《人生哲理》:做宽容的人

1、做宽容的人要把心里的空间留出来,不要让怨气塞满;牢骚满腹容易心粗肠断,怒气冲天会心痛伤肝。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宽容是放别人一马来解放自己。宽容是一种...

净空法师:关于附体为人看病的,问答集录

净空法师:关于附体为人看病的,问答集录

问:这是网路同修提出的疑问。我们这个地方有些信佛、学佛,甚至於受了菩萨戒的人,他们都有附体现象。附体时也讲善法、佛法,也教人吃素、念佛、做好事,还给信佛的人看病,...

【慈悲】什么是慈悲?与世俗善良有何不同?

【慈悲】什么是慈悲?与世俗善良有何不同?

慈悲是什么意思?  慈悲,梵语(karun!a),与乐曰慈,拔苦曰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涅槃经说:“大慈大悲,名为佛性。”观无量寿经也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