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世业报

  舍卫国有一个近二百岁的贫穷老翁,听说佛陀能够知道现在、过去、未来的种种事,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因而想瞻仰佛陀,便扶着拄杖慢慢从遥远的地方来求见佛陀。

  当他走到精舍门口的时候,适巧是佛陀的弟子释梵守门,看见老翁形脏身秽,不让他进去,使得老翁勃然大怒,在门外大声叱喝道:「我虽然贫贱,但是三生有幸,能遇到佛陀降生,想要问一问众生罪福的因缘关系,而求离诸苦恼,怎么不让我进去问法呢?我听说佛陀是仁慈普济,万物莫不蒙受慈恩的,所以我远道而来,不避风雨,不怕辛苦,只求一见佛陀也不能够吗?」

  佛陀在里面听到了,对阿难说:「阿难!你去请老翁进来吧。」

  老翁听到佛陀请他,转怒为喜,带着无限恭敬的心,匍匐进去,顶礼佛陀之后就说道:「佛陀!我真是不幸的人,一生贫穷辛苦,饥饿寒冻,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每天在生死边缘挣扎着,若非人命至重,我早已厌离此身了。我听说佛陀在这里,心中非常欢喜,日夜思念,希望能见佛陀一面,死也瞑目了。刚才我在门外,久久不能进来,实在悲不自胜,想要转回去,又恐怕我衰老的力气,担负不了来回的跋涉,正在进退无路的时候,得蒙佛陀慈悲,令我进来,能见佛陀一面,我已经心满意足了,希望此生能早些结束罪业,来生仗着佛陀垂恩,得生善处。」

  「可怜的老翁,你这一生实在太辛苦了,不过以你对佛法欣羡之心,来生必得善处。」

  老翁感激地流着眼泪道:「佛陀!为什么我这一生要受如此贫穷孤苦的果报呢?请佛陀为我开示过去的因缘吧。」

  佛陀对他说:「一个人的受生,都是因为以前的夙缘而得到自作自受的果报。你前世是一位非常富有的太子,因为富贵非凡,常常欺侮百姓,只知道聚敛财物,不知道行布施。有一天,一位静志沙门来向你行乞一件法衣,你不但不布施,而且还以为他是来向你敲诈,就把他关起来,经过七日七夜才放他回去,这位沙门一拐一跛地走去,恰巧遇到一群饿得不成人形的盗贼要将他杀了充饥,太子见状,突然良心发现,才对自己说:『我既不曾布施给他,怎么忍心让他被人杀了呢?』于是急忙跑去援救,这位沙门因此保全了生命,他就是现今的弥勒菩萨,那位太子就是你呀!现在你贫穷的原因,正是因为那时候悭贪作恶的缘故,能够享得长寿就是你救了那位沙门的生命。过去业缘的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的呀。」

  老翁听了佛陀的说法,乞求道:「佛陀!请怜愍我风烛残年,让我出家做个沙门好吗?这样纵然死了,也不辜负此身啊!」

  佛陀微笑说道:「我现在就为你剃度吧!」

  说着,老翁的须发自然落地,身上自然披上法衣。老翁的心愿达成了,并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是不会辜负苦心人的,有了真切的愿心,终会满愿,老翁果然成就了他的愿心。

点我:

相关文章

骂僧转投贱种,复仇未遂成圣

骂僧转投贱种,复仇未遂成圣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命中注定35岁死,他用这三方法渡过,还延寿六十多年!

命中注定35岁死,他用这三方法渡过,还延寿六十多年!

  我老家湖北偏僻山区里有一位念佛人,现在已经过世了,下面我讲讲他的故事。  说起这位念佛人,他是我的邻居,我还小的时候,经常听到他躺在椅子上念我听不懂的佛经和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等,就觉得好玩,说到...

婆罗门与莲花

婆罗门与莲花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婆罗门,他的妻子名叫莲花,长得十分美丽,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美女。莲花不仅人长得美丽,性格也很温顺,心地善良、贤慧有礼。可是,不知怎么回事,这个婆罗门就是不喜欢自己的妻子,反...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三回拜德雲比丘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三回拜德雲比丘

  参妙峰德云长老 问法得忆念诸佛  智慧光明普见法 证入发心住境界  善财童子自告别了文殊师利菩萨以后,直向南行,到达胜乐国,登上妙峰山。为了寻访这位行踪不定的德云比丘,善财童子经过七昼夜,终于...

种一得十的故事

种一得十的故事

  种一得十  从前舍卫城外有户人家的主妇是虔诚的佛教徒。有一天,佛陀托钵经过她家门前,主妇将饭食放入钵中后便向佛陀顶礼。亲自至门前乞食,主妇把饭放到钵中,退身行礼。佛陀对她说:“种一善因,得十善...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一回拜不動優婆夷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一回拜不動優婆夷

  又行到安住王都  参见不动优婆夷  其光触身即清凉  经尘劫不生欲心  诸胜法智均无碍  无厌足证法善行  这时候,善财童子走出妙光城,一路南行,便正念思惟着大光王的教诲。于是生出欢喜心、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