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香拜佛没感应?

烧香拜佛没感应,记得说这两个字,自然有感应

经常有人到寺庙去拜佛,与其说是拜佛不如说是在求佛,很多是在求福,求财富、求长寿等等。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拜佛能改变自己的心态,能保佑家庭、生活、事业一帆风顺。当然按佛教的说法,佛事门中有求必应,我们所求的福报的确可以得到,但是要明白一句话,深信因果,拜佛是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

其实拜佛自古以来就有,但是拜佛不是崇拜偶像,也不是单纯的为了求福报,这样就失去了本质上的意义,很多人到庙里去,供养一些钱,就要求佛菩萨保佑自己,保佑生意发财,保佑在单位升迁一切顺利,不久后就和人抱怨说拜佛根本就一点感应都没有,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发心祈求佛菩萨的帮助,而把这个当成交易在和佛菩萨做,这怎么可能会有感应呢。

有句话讲得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佛教讲因果,教我们通过积德向善去改造命运,从而达到自己所求的心愿,命中所有。我们烧香拜佛,向佛菩萨求姻缘,求财富,求事业,等等,但有没有想过,我们这样带着欲望,功利和索取的心去求,佛菩萨是很难感应到的啊。

有些善友没有带着功利心去烧香拜佛,只是单纯的求身体健康,家庭和谐,为什么也没有如愿呢,这就要问问自己的内心了,自己的心在想什么,天知地知,佛菩萨知,你虽然没有欲望和功利,但是你向佛菩萨求了那么多,有跟佛菩萨说过这两个字吗?那就是“感恩”。

佛菩萨为什么会加持保佑一人?那是因为这个人的正直,善良,希望能让人更进一步的精进修行,希望你能利益更多的大众,让更多的人生起菩提心和慈悲心,淡化执着和傲慢。而不是为了让我们不不劳而获,全靠着祈求或者依靠别人,养成懒惰的陋习。

烧香拜佛是众生供养佛菩萨最直接的方式,我们求财运求健康,却从来没有感恩过佛菩萨对众生的护持。感恩不仅是感恩菩萨的慈悲救度,更是长养一颗慈悲心,因为佛教是智慧的教育,通过拜佛学佛能够帮助我们改变心性,最终改变命运,这才是佛教真正的意义,对于改变命运的帮助,才是最根本的帮助。

佛菩萨大慈大悲,不舍众生,佛菩萨喜欢感恩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福报也会随之而来,如果我们以一颗清净的心、虔诚的心、感恩的心、善良的心去求佛菩萨保佑,自然会有感应,但是感应要遵循因果规律,需要我们的心和佛菩萨的心相应。

不要把佛菩萨的加持护佑当成是理所当然,我们要“感恩”佛菩萨的保佑,让自己懂得了因果,深信因果,让自己明白了怎样行善积德,改造命运,感恩佛菩萨之外,也要学会去感恩身边的每一个,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给予我们逆缘的所有众生,一个长存“感恩”心的人,运气永远都会不差的。

感恩祖国给予我们的一切,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这样的美丽只是一层皮肤

海涛法师:这样的美丽只是一层皮肤

  在佛陀时代,王舍城中有一位美丽无比的妓女,名叫斯蕊玛。斯蕊玛号称当时王舍城的第一美女,几乎整个王舍城的男人都迷恋她,尽管她的身价再怎么高,还是有数不尽的人愿意倾家荡产来亲近她。  有一天,斯蕊...

佛陀开示过去的因缘

佛陀开示过去的因缘

  善知识要引导你修学佛法是缘,恶知识要引诱你去参与坏事也是缘。所以,我们要懂得分析、辨别,要随善缘而不随恶缘。佛法讲因缘,世间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其中,有疏的因缘,也有亲的因缘。以哲学概念...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5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5

  净土圣贤录续编卷二  往生王臣第三  清张师诚  张师诚,字心友,号兰渚,是湖州归安人。父亲梦见日轮照窗,醒来生下师诚。母亲早亡,张因孝顺父亲闻名。少年考上科举,历任大官。任江苏巡抚时,见苏城...

印光法师:中阴是怎么回事?

印光法师:中阴是怎么回事?

死之已后,尚未受生于六道之中,名为中阴。中阴者,即识神也,俗所谓灵魂者。中阴受生,疾则一弹指顷,即向三途六道中去,迟则或至七七并过七七日等。三界诸法,唯心所现。众...

金色比丘尼的前世因果

金色比丘尼的前世因果

  当年佛陀在舍卫城时,一个下劣种姓的人家生了一个具有十八种丑相的女孩,父亲说:“这样丑陋的孩子,干脆到晚上把她溺死喂狗。”母亲说:“这毕竟是我们的孩子,还是暂时养着她,等生活能自理时再把她赶出去...

卢志丹居士:放下名相,不作茧自缚

卢志丹居士:放下名相,不作茧自缚

放下名相,不作茧自缚 清朝末年,有个土老财出国旅行,在法国买了一只珍贵的盘子。回到家中,他忍不住想向朋友炫耀这项珍品,于是在节庆日邀集三五好友聚餐,设宴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