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从感应当中可以知道自己善根的厚薄

经文「乃如来普劝闻经之人专精修善」,我们先看这个文的大意。佛叫着大众,『汝等』,这个汝等包括我们现在在内,我们今天展开经卷读到经文,都是这一大会的听众。『得佛经语』,这专指《无量寿经》。得人身,闻佛法,能够听到《无量寿经》,这是无比殊胜的缘分。就像佛在《弥陀经》上所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人人都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纵然像张善和那样的往生,他这一生当中没修善,杀牛为业,屠户,临命终时一念回心,你看,地狱相就消失了,看到佛来接引。好像这太容易了,世间哪有这等的事情?其实我们肉眼凡夫不知道,佛在大乘经上说过,凡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人,皆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只是这一生没有遇到佛缘。张善和在临终最后那一念遇到了,就把他无量劫的这个善根引发出来,还是得到无量诸佛的加持,生生世世修积的善根起作用了,他能往生。

我们今天知道有这么回事情,一定要『尊圣敬善』,这四个字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知道,佛经上所说的字字句句都是真实话,没有一个字是假话,我们要珍惜。对于这个经要『熟思惟之』,怎么「熟思惟」?多读,多读自然明白。不明白的地方不要去想,愈想都想错了。我们去想是自己的意思,不是如来真实义。我们不想它,只读它,一遍一遍的读,古人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那个意思自己跑出来了,这是真的。这是感应,我们用真诚心去读它就会有感应。从感应当中可以知道自己善根的厚薄,有人读三、四十遍就有悟处,意思就出现了;有人要读二、三百遍,意思才出来。这就是各人善根不一样,善根厚的,二、三十遍就明白了,善根薄的要念三、四百遍,都不错,都能把善根念出来。古人定的一般标准,普通人的标准,千遍。明白了,意思明白了,就要『各自端守』,这佛说每个人,每个人应当要端守,端是端正,把它守住,依教奉行,终身不能懈怠。

我们这一生决定求生净土,心态决定是尊圣敬善,所以孔夫子求学的心态是我们的榜样。夫子一生求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个态度好,这就是老实。你说什么叫老实?孔老夫子这就是老实。老实人守本分,没有创造、没有发明,这就老老实实。对古圣先贤东西信,这个信就是敬善,你要不尊敬,你就不会相信,你真正相信,一定是敬。内心有这敬,对人尊重,尊重圣贤,礼敬一切善行,看到人行善生欢喜心。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一章 皈依三宝

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一章 皈依三宝

第一章 皈依三宝 有些人去寺庙的时候,出家师父看你对佛学比较感兴趣,常常就会问:“你皈依了吗?”你常常会回答:“我已经皈依某某师父了。”或者“皈依某...

传喜法师:佛教赋予生命正能量

传喜法师:佛教赋予生命正能量

佛教赋予生命正能量——光明楼2014.05.10 所以你才知道佛菩萨的那种情怀、那种量,哪里是世间人做生意的,是为了给自己做广告,好像我们很多人就从这个角度...

宣化上人:出家人要知道,在道业没有成就之前,不

宣化上人:出家人要知道,在道业没有成就之前,不

581. 不可将常住的东西随便送人情,你认为有功德,其实这是盗僧伽物。与人结好,私自赠送,这种行为,是破坏道场的规矩。582. 凡是所有的功德,一定要回向法界众生...

四个秘诀教你遇事不生气

四个秘诀教你遇事不生气

生气,在佛教中称为“嗔恨心”。通常,是对我们不愿听见、看见的人或事的反应。尤其是“自我”受到伤害后,我们往往条件反射般地现起这一烦恼。阻止这种情绪的发生,主要是从...

中国民间的财神信仰

中国民间的财神信仰

中国民间的财神信仰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冀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征平安;利,象征财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财,自然...

净空法师:我们的心量能够帮助念佛机扩充它的影响

净空法师:我们的心量能够帮助念佛机扩充它的影响

下面,第十五个相,「身光面各一丈相」,这是身光,「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一寻是两个手张开,这么大的距离,这叫一寻,通常是差不多八尺。一丈,比这个稍微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