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原文】

知善不为。

【释义】

明明看见善事就在眼前,却是不肯勇敢地去做

古人说:“取小所以就大,积一所以成亿。”所以做善事贵在日积月累地储积。知道是善事,就马上去做,而且还要很认真努力地去做。人若是每天改掉一个过失,则可以消除一项的罪业;若是能够日行一善,则可以增加一个福报的基础。紫虚元君说:“道生于安静,德生于谦退,福生于勤俭,命生于和畅。祸患是从多欲中生出来的,过失是从轻慢中生出来的。所以要戒眼,眼不要去看他人的过失;要戒口,口不要谈论他人的短处;要戒心,心不要放纵贪嗔的念头;要戒身,身不要成为邪恶的伴侣。性命就好像在风中燃烧的蜡烛,随时都可能被风吹灭啊!所以要常常想到,死了之后,神识往哪里去呢?这个身体只是暂时寄托在这个尘世间,千万别去造那罪业中的罪业啊!要知道善恶都存在于心中,而且丝毫都不会有错误的;人若是能够巧于机诈计谋,那么天就更是能够巧于报应了啊!”由此观之,人若是能在一天之中,或是听到一句善言,看见一件善行,做了一件善事,那么这一天才没有虚度空过啊!如果有人明明知道善事就在眼前,而却不肯去做,这种人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心肝肠肺,简直就是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浪费生命,而自绝于天下,实在是太愚笨了啊!

 

点我:

相关文章

放生免患:28.湖鱼解难饶商《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免患:28.湖鱼解难饶商《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善报 第三章放生免患】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第三章放生免患  【原文】  28.湖...

济群法师:勤修四观是化解不生气的有效方法

济群法师:勤修四观是化解不生气的有效方法

遇到事情时要勤修以下四观,可选择其中之一观即可:一观:世上没有一个坏人、恶人、敌人,所谓的恶人是因为其错误的认识和习气导致了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予以理解。二观:人...

宝峰惟照禅师悟道因缘

宝峰惟照禅师悟道因缘

  洪州宝峰阐提惟照禅师,芙蓉道楷禅师之法嗣,俗姓李,简州(今四川简阳一带)人。惟照禅师幼年时即超迈而恶俗,有出世志。一日,老师教他读书,读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语时,惟照禅师恍然有省,便急忙...

【十戒】是指哪十种戒律?佛教十戒是什么?

【十戒】是指哪十种戒律?佛教十戒是什么?

十戒(佛教解释)  十戒是佛教的戒规,或称十重戒,为沙弥与沙弥尼所必须遵守的戒律。佛门四众弟子,于受菩萨戒时亦须受持。佛教的十戒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

净空法师:不见世间过,你心就清净,往生才有把握

净空法师:不见世间过,你心就清净,往生才有把握

现在这个时代修行,要想成就只有念佛求生净土,除这条路之外,确确实实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得通的。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了就是功夫成片...

《百喻经卷下》:75、驼瓮俱失喻

《百喻经卷下》:75、驼瓮俱失喻

  译文:  从前有个人,先是在瓮中盛了谷子。骆驼伸头进瓮中吃谷子,过后伸不出来了。如此,这人很是忧恼。有一位老人来对他说:「你不要愁啊!我教你怎样弄出来,你听我的话,必定能快快弄出。你应斩掉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