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篇》:祸与福怎么来的

太上,是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得道为仙家之祖,系上天至尊之圣。感应篇,是太上劝人作善之书。感,是感动,应,是报应;言人以善恶感动,天必有祸福报应。

篇中前半劝善说大纲,后半戒恶说细目。据管窥之见,窃以为众善之细目,即具在诸恶之对面。

如忠字是纲,后半轻蔑天民等句之对面,便是目;孝字是纲,后半违父母训等句之对面,便是目;不彰人短句是纲,后半凡说口过之对面,都是目;推多取少句是纲,后半凡说贪财之对面,都是目。即此类推,句句皆然。

今不自揣,将戒恶一百数十条,指出对面,意欲发明圣人蕴蓄之旨,俾人一面改过,一面便得迁善,敢质世间高明斧政焉。至其义理,都从格言因果中出,亦非敢杜撰取戾也。

朱子之说理,犹如白话,务使人人了悟;是编仿此,号曰直讲。伏望四方善士,躬行心得之后,口头存方便,舌上积阴功,到处讲讲,开悟群迷,均出祸关,共登福路。谅仁人乐从事焉。

太上曰。

太上老君说道。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凡人的祸害福利,原无一定的门路,只在人自作自受。召,是招来的意思。

【故事】

宋朝的卫仲达,最初当馆职官位时,有一次被鬼卒把他的魂押到阴间。冥官详细地核对善恶两本纪录,他的恶录多得竟铺满整个庭院,而善录只有一小卷轴而已。

地府的官吏脸色都变了,吩咐拿秤来称称看,结果那一小卷轴的善,却超过盈庭恶录的重量。

官吏很高兴地说:“你可以出去回家了。”

卫仲达问道:“我年纪不到四十岁,怎会有这样多的恶行?”

官吏说:“只要一念不正,鬼神无不知道,就记录下来,不必等到去做。”

仲达就问:“这小卷轴中记的是什么事?”

官吏说:“朝廷曾要动用很多劳工修三山石桥。你上奏尽力谏止,这是你上疏的稿件。”

仲达说:“我虽然进谏,但上级没采纳,善力的功能怎会那么大呢?”

官吏说:“你用心很真诚,言论可为世人的训诫,如果上级能听从,那功德就无可限量。如果你能乘此念头来度化世人并无困难,奈何你恶念太多,以致善力减半,而你也就无法再祈望当宰相了。”

后来仲达做官,果然只做到吏部尚书而已。(《感应篇直讲》及《感应篇汇编白话精简本》)

 

点我:

相关文章

父亲将绝美女儿献给佛陀 遭到拒绝后发生离奇一幕

父亲将绝美女儿献给佛陀 遭到拒绝后发生离奇一幕

本生故事讲的是马王的公案,这个公案选自《六度集经》“施戒忍进”。这个公案在阿含经的《中阿含》、《出曜经》、《佛本行集经》、《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里面也都有。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故事起因:婆罗门献女给...

【婆罗门】是什么意思?佛教和婆罗门教有什么关系?

【婆罗门】是什么意思?佛教和婆罗门教有什么关系?

婆罗门是什么意思?  婆罗门,古印度四姓之一,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婆罗门修习梵天之法,他们自称是梵天口中出生的清净种族。《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曾为婆罗门作分类,谓有种性、名想、正行等三种婆罗...

堕胎的人一定要多放生回向积福转运

堕胎的人一定要多放生回向积福转运

坠胎是很大的罪过,学佛的人都知道,但能补过还是好样的,我们都是凡夫俗子都不是圣人,应该说容许有过错的,贵在知错能改。换句话说,我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犯错,我是经常放...

净空法师:这样就很容易放下

净空法师:这样就很容易放下

“(术语)忍耐。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瞋心”,这是它主要的一个意思。更进一步,对于顺境也要忍,顺境不起贪恋比逆境不起瞋恚还要难,这个我们一定要懂得。逆境起瞋恚心造地狱...

信愿法师:迷途痴汉助念往生

信愿法师:迷途痴汉助念往生

【念佛感应录】迷途痴汉 助念往生孙妙莲居士是孙国英居士的父亲,本不信佛,一九九六年六月因查出患有肝癌,在女儿的再三规劝下,才皈依三宝学佛的。由于业障深重,故旋进旋...

情路坎坷九华山许愿,诚念心经喜得良缘

情路坎坷九华山许愿,诚念心经喜得良缘

希望我的经历能让更多求姻缘的师兄们借鉴。我出生在山东一个小县城,从小跟奶奶长大,被惯坏了。高中毕业那年开始谈男朋友,因为是初恋,付出很多,在我去韩国留学后因他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