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篇直讲》忠字

忠。

这忠字,不但杀身殉难,即平日做官,尽心尽职,也叫是忠。莫说忠不忠的报应,就看泛泛浮浮,主意不在苍生的,也都没有好结局。可见尔俸尔禄,原负不得这个字的。凡宰相到个百姓,都有该尽的忠在。然下民性命,攸关县令。作县,尤不可不忠的。上天立个民牧,要他养的,付托哪可辜负。

善人读书时节,便真切发心救世,及做了官,乘势大行善事,自能清慎率属。勤访民隐,仿美政于程宋,问良模于时彦,不循情面,不受财贿,旌善惩凶,兴利除害。倡乡约,重农桑,训士理学,教民勤俭。催征务思善法,刑狱每尽仁心。

革刁风,察奸吏。水旱早勘,速报灾荒,设法赈济。鳏寡孤独,责养有人。圩岸沟渠,劝修有效。严禁溺女、掠卖、赌博、烟花、迎神、做戏、淫书、宰牛等恶事。倡行社仓、同善会、育婴、义学、义冢、夏药局、冬粥厂、刊书局、栖流所等善事,正如搜罗宝山一般的。

【故事】

唐朝名臣魏征,有胆识、有谋略,善于挽回君王所做的不当决定。无论事情大小,只要皇帝不对,魏征一定冒犯圣颜勤苦劝谏;纵然皇帝非常生气,魏征仍然不肯停止。

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只可爱的鹞鹰,非常喜爱,常把鹞鹰放在手臂上立着。一天,看到魏征过来,怕他看见,就赶紧把它藏在怀里;魏征心里有数,在向太宗奏事时,就故意拖延时间,鹞鹰因而闷死在太宗怀里。(因为魏征不希望太宗玩物丧志,就用这种方法劝谏。)

后来文德皇后过世,太宗思念不已,就在御花园里建造一座高楼,以便随时可以眺望皇后的昭陵。太宗曾带魏征一同登楼,叫他眺望昭陵。魏征仔细看了半天说:“微臣老眼昏花看不清楚。”太宗就指给他看。魏征说:“臣以为陛下叫我看祖宗的献陵,如果是看皇后昭陵,臣早已看到。”太宗听后感动得哭泣,并将高楼拆掉,不再登楼眺望昭陵。

魏征劝太宗偃武修文,停止军事发展,加强文化教育;这样国家安定,四方夷狄自然归顺臣服,不需用武力征服,太宗就采用其建议。后来东突厥颉利可汗被俘,他们的酋长带着刀来宫廷充当侍卫。当时甚至夜不闭户,出外旅游也不必携带粮食,这都是魏征力谏的成果。

魏征是唐朝名臣,首次被封为郑国公,他的第五代子孙魏谟,人品非常优秀,做到宰相。(《感应篇直讲》及《感应篇汇编白话精简本》)

 

点我:

相关文章

济群法师:什么是中阴身?是鬼吗?与神识有什么关

济群法师:什么是中阴身?是鬼吗?与神识有什么关

  问:什么是中阴身?是鬼吗?与神识有什么关系?济群法师答:《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等很多论典都讲到中阴身。中阴身属于生命的过渡形式,在这期生命到下期生命转化过...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E 58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E 58

589经:本经是佛陀对于财富的观点,即舍俗出家,乃为上道。 一位天子来到佛所,向佛陀述说一事,并请求得到佛陀的解答: 赖吒槃提国,有诸商贾客,大富足财宝,各各...

女孩,千万别把堕胎当儿戏

女孩,千万别把堕胎当儿戏

生命是那样的神奇,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个小生命就这样要诞生了,但是生活中很多一对对佳人并不珍惜上天的恩赐,由于个人的自私与冲动,草率地扼杀他(她)在手术台上,剥夺了...

嘎玛仁波切:轮回真相与解脱方法 四圣谛

嘎玛仁波切:轮回真相与解脱方法 四圣谛

现代人要维持温饱,满足红尘中的生存需求,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但很多人即使有了车子、房子、衣服,吃尽了山珍海味,还是快乐不起来。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精神不满足,心灵无法...

信愿法师:善导和尚意:释尊出世本意,唯说念佛往

信愿法师:善导和尚意:释尊出世本意,唯说念佛往

【净土宗略要文】善导和尚意:释尊出世本意,唯说念佛往生”之文(三)有一个在家信众,他问我这个问题。确实,他很苦恼,我告诉他把他的苦恼解除,因为我站在他的立场,我没...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四)~E 96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四)~E 96

965经名叫“郁低迦经”,郁低迦是位外道的出家人,有一次他请教佛陀:“瞿昙,世有边耶”;“世无边耶?有边无边耶?非有边非无边耶?”佛陀回答说“此是无记”,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