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篇直讲》忠字

忠。

这忠字,不但杀身殉难,即平日做官,尽心尽职,也叫是忠。莫说忠不忠的报应,就看泛泛浮浮,主意不在苍生的,也都没有好结局。可见尔俸尔禄,原负不得这个字的。凡宰相到个百姓,都有该尽的忠在。然下民性命,攸关县令。作县,尤不可不忠的。上天立个民牧,要他养的,付托哪可辜负。

善人读书时节,便真切发心救世,及做了官,乘势大行善事,自能清慎率属。勤访民隐,仿美政于程宋,问良模于时彦,不循情面,不受财贿,旌善惩凶,兴利除害。倡乡约,重农桑,训士理学,教民勤俭。催征务思善法,刑狱每尽仁心。

革刁风,察奸吏。水旱早勘,速报灾荒,设法赈济。鳏寡孤独,责养有人。圩岸沟渠,劝修有效。严禁溺女、掠卖、赌博、烟花、迎神、做戏、淫书、宰牛等恶事。倡行社仓、同善会、育婴、义学、义冢、夏药局、冬粥厂、刊书局、栖流所等善事,正如搜罗宝山一般的。

【故事】

唐朝名臣魏征,有胆识、有谋略,善于挽回君王所做的不当决定。无论事情大小,只要皇帝不对,魏征一定冒犯圣颜勤苦劝谏;纵然皇帝非常生气,魏征仍然不肯停止。

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只可爱的鹞鹰,非常喜爱,常把鹞鹰放在手臂上立着。一天,看到魏征过来,怕他看见,就赶紧把它藏在怀里;魏征心里有数,在向太宗奏事时,就故意拖延时间,鹞鹰因而闷死在太宗怀里。(因为魏征不希望太宗玩物丧志,就用这种方法劝谏。)

后来文德皇后过世,太宗思念不已,就在御花园里建造一座高楼,以便随时可以眺望皇后的昭陵。太宗曾带魏征一同登楼,叫他眺望昭陵。魏征仔细看了半天说:“微臣老眼昏花看不清楚。”太宗就指给他看。魏征说:“臣以为陛下叫我看祖宗的献陵,如果是看皇后昭陵,臣早已看到。”太宗听后感动得哭泣,并将高楼拆掉,不再登楼眺望昭陵。

魏征劝太宗偃武修文,停止军事发展,加强文化教育;这样国家安定,四方夷狄自然归顺臣服,不需用武力征服,太宗就采用其建议。后来东突厥颉利可汗被俘,他们的酋长带着刀来宫廷充当侍卫。当时甚至夜不闭户,出外旅游也不必携带粮食,这都是魏征力谏的成果。

魏征是唐朝名臣,首次被封为郑国公,他的第五代子孙魏谟,人品非常优秀,做到宰相。(《感应篇直讲》及《感应篇汇编白话精简本》)

 

点我:

相关文章

嘎玛仁波切:因果业力,真实不虚!破除业力,要不

嘎玛仁波切:因果业力,真实不虚!破除业力,要不

释迦牟尼佛讲过,“解脱的道路,我指引给你们;怎么解脱,要靠你们自己。”佛教不像其他宗教讲:信了他的神,就能得到永生。因为个人造的业,只能个人承担。就像你生病了,无...

信愿法师:善导和尚意 释尊出世本意,唯说念佛往

信愿法师:善导和尚意 释尊出世本意,唯说念佛往

【净土宗略要文】善导和尚意:释尊出世本意,唯说念佛往生”之文(一)晚上藉着大家打佛七的殊胜法缘,师父继续向大家报告“净土宗略要文”。前面我们已经看完第一段文,接着...

佛门里有求必应:求好姻缘,就把婚姻交给菩萨

佛门里有求必应:求好姻缘,就把婚姻交给菩萨

《大佛顶首楞严经》上有一段经文:观世音菩萨告诉我们,求妻得妻!求子得子! 大家可以查阅《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圆通章》里面的内容。各位同学朋友师兄们,还有没有解...

万行上师:谈一谈附体是怎么一回事

万行上师:谈一谈附体是怎么一回事

万行上师开示录之一《降伏其心》2003年6月18日今天再谈一谈附体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现在这个时代被附体的特别多?附体与神通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我们谈第一个问题:&...

净空法师:太虚空无量无边的星球,随意就到,生活

净空法师:太虚空无量无边的星球,随意就到,生活

由此可知,为什么诸佛要劝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实在讲读这一品经,这个疑念总是解释出来了,疑惑也消除了。那就是他们不但生活愉快,生活的空间太大了,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的...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五十)~V 135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五十)~V 135

1357经:本经叙述布施当以诚信为先。 舍利弗在佛陀住世期间,已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上座大德。在他的周围自然聚集了很多弟子。本经中记述说“有舍利弗弟子,服药已,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