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篇直讲》忠字

忠。

这忠字,不但杀身殉难,即平日做官,尽心尽职,也叫是忠。莫说忠不忠的报应,就看泛泛浮浮,主意不在苍生的,也都没有好结局。可见尔俸尔禄,原负不得这个字的。凡宰相到个百姓,都有该尽的忠在。然下民性命,攸关县令。作县,尤不可不忠的。上天立个民牧,要他养的,付托哪可辜负。

善人读书时节,便真切发心救世,及做了官,乘势大行善事,自能清慎率属。勤访民隐,仿美政于程宋,问良模于时彦,不循情面,不受财贿,旌善惩凶,兴利除害。倡乡约,重农桑,训士理学,教民勤俭。催征务思善法,刑狱每尽仁心。

革刁风,察奸吏。水旱早勘,速报灾荒,设法赈济。鳏寡孤独,责养有人。圩岸沟渠,劝修有效。严禁溺女、掠卖、赌博、烟花、迎神、做戏、淫书、宰牛等恶事。倡行社仓、同善会、育婴、义学、义冢、夏药局、冬粥厂、刊书局、栖流所等善事,正如搜罗宝山一般的。

【故事】

唐朝名臣魏征,有胆识、有谋略,善于挽回君王所做的不当决定。无论事情大小,只要皇帝不对,魏征一定冒犯圣颜勤苦劝谏;纵然皇帝非常生气,魏征仍然不肯停止。

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只可爱的鹞鹰,非常喜爱,常把鹞鹰放在手臂上立着。一天,看到魏征过来,怕他看见,就赶紧把它藏在怀里;魏征心里有数,在向太宗奏事时,就故意拖延时间,鹞鹰因而闷死在太宗怀里。(因为魏征不希望太宗玩物丧志,就用这种方法劝谏。)

后来文德皇后过世,太宗思念不已,就在御花园里建造一座高楼,以便随时可以眺望皇后的昭陵。太宗曾带魏征一同登楼,叫他眺望昭陵。魏征仔细看了半天说:“微臣老眼昏花看不清楚。”太宗就指给他看。魏征说:“臣以为陛下叫我看祖宗的献陵,如果是看皇后昭陵,臣早已看到。”太宗听后感动得哭泣,并将高楼拆掉,不再登楼眺望昭陵。

魏征劝太宗偃武修文,停止军事发展,加强文化教育;这样国家安定,四方夷狄自然归顺臣服,不需用武力征服,太宗就采用其建议。后来东突厥颉利可汗被俘,他们的酋长带着刀来宫廷充当侍卫。当时甚至夜不闭户,出外旅游也不必携带粮食,这都是魏征力谏的成果。

魏征是唐朝名臣,首次被封为郑国公,他的第五代子孙魏谟,人品非常优秀,做到宰相。(《感应篇直讲》及《感应篇汇编白话精简本》)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法大将沙利子

佛法大将沙利子

  度化母亲的心愿  长老沙利子(Sariputta),礼拜世尊之后便回到自己的孤邸(kuti)。当弟子们礼敬他而离开后,他便洒扫、敷座、洗脚后盘腿而坐,进入阿拉汉(arahant)果定。  他依...

净空法师:这面子问题就把佛菩萨的加持障碍住

净空法师:这面子问题就把佛菩萨的加持障碍住

很多造作一切恶业众生,真的把佛法听懂、听明白,他真后悔,为什么没有早接触到?为什么到中年才接触到?已经造了十几、二十几年的罪恶;如果早接触到就不会走这些弯路,就不...

雪漠:藏传佛教要做到“九个面对”

雪漠:藏传佛教要做到“九个面对”

藏传佛教要做到“九个面对”  ——雪漠在“首届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论坛”发言 各位高僧大德、各位仁波切、各位老师和朋友,大家好:  在这个...

施食梦到很多人吃饭

施食梦到很多人吃饭

佛友说:最近日子为了帮一位好友回向消业障,我改施乳米饭,祈愿众生能够拥护她使她平安无恙。然后就是连续梦到拥挤的场面与餐饮,大多是自助餐模式的呵呵。昨晚更为壮观;一...

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祖师,有相当的禅定功夫。他常常打坐,一坐就是十天半个月,出定后觉得才几分鐘。我们知道虚云老和尚生活很清苦,有一年过年时,他在自己的小茅篷裡煮芋头,一边煮,一边打坐。有人到茅篷...

常起瞋恚的婆持加生病无人照料,慈悲佛陀除之苦痛

常起瞋恚的婆持加生病无人照料,慈悲佛陀除之苦痛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长者,名叫婆持加,他常起瞋恚,乱发脾气,所以没有人喜欢亲近他。不过,婆持加却对外道非常地崇信与恭敬。后来,婆持加生了一场重病,没有人愿意来探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