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传法师:遇着大难生了治不好的病能自杀吗?

善士提问:遇着大难生了治不好的病能自杀吗?请师父开示。

恒传法师:阿弥陀佛,不能。一个人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是永远不得超生,且每七天一次自杀影像出现,如此循环,反而痛苦万分。

自杀犯了杀生戒,死后仍免不了要受杀生的业报。本来到世间投胎为人,都是带业而来;现世所受的顺逆、好坏境遇,都是自己前世、今生行为造作的结果。生了重病,那也是宿世所造恶业,现在机缘成熟得报,如果以自杀来逃避,不但不能消旧业,而且更造新恶业;因为自杀并不能解决问题!自杀逃避了现世的苦难,但逃避不了宿世的业。因自杀是恶业,自杀的人,99%是堕入到地狱或者饿鬼道的,因为一个人自杀时的心情,必定是带着一种痛苦、哀伤、无助、绝望、焦虑,甚至是愤怒、瞋恨、懊悔的情绪,就凭当下这么一念,死后必定堕入地狱、恶鬼、畜生,这就是《俱舍论》所讲的“业道”。

这样旧业未消,又造新业,人生如何能解脱?总说一句,自杀只有增加问题,不会减少痛苦。有自杀念头及行为的人,必定是自私、无能、无明的。唯有承担,积极培福报,随缘消业才可。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常识:学佛、信佛、皈依和出家有什么区别?

佛教常识:学佛、信佛、皈依和出家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很多想亲近佛门的善信,都曾经问到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譬如说:学佛和学道可以一起吗,研究佛学和信仰佛教有什么区别?我没有皈依,算佛弟子吗?可...

【普佛】普佛是什么意思?打普佛有什么好处?

【普佛】普佛是什么意思?打普佛有什么好处?

普佛(佛教解释)  普佛,就是打坐念经的意思。有忏除业障、供养三宝、增福增慧的好处。普佛的来源  “普佛”一词来源于隋代信行所创立的三阶教。三阶教将佛法分为普法和别法。所谓普法,即于法不分大小,于人不...

宣化上人:能过这一关,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宣化上人:能过这一关,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菩萨持戒非常认真,不敢懈怠,脚踏实地去持戒,连杀的念头也不会生起。今用“草系比丘”的公案,来说明持戒之认真!从前有五六位比丘,到他处去弘法,经过...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59、碧绿不生嗔恨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59、碧绿不生嗔恨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59、碧绿不生嗔恨  久远之前,鹿野苑中由梵施国王主持国政,当时举国上下人人快乐圆满。梵施王有一婆罗门大臣,此大臣有一...

放逸五欲到底有多可怕,有智慧的人防备五欲如同防

放逸五欲到底有多可怕,有智慧的人防备五欲如同防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

传喜法师:空性不离缘起之智慧

传喜法师:空性不离缘起之智慧

空性不离缘起之智慧  学佛也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 我们有位老居士,抄《金刚经》, 跟我说他从二十八岁就当官了,到今年七十岁,一辈子做官。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