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自己

  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来,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一再以亲情及丰厚的财富试图动摇他求道的信心。而他自己也一直徘徊在亲情与佛道之间,为此苦恼不堪。

  这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向佛陀禀明,请佛陀为他开示如何降伏内心的烦恼魔。

  佛陀于是向他说了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位锄头贤人,他原本是个农夫,从早到晚辛勤在园里锄草种菜,后来他就发心出家。出家之后,觉得很不习惯,又还俗回去种田。但是种田实在辛苦,想想,还是出家没烦恼,就又出家去了。出家以后,他又无法适应每天早晚的精勤修行,为了不辱佛门清净勤朴的形象,又再度还俗。如此出家、还俗,还俗、出家,总是不能持久,而慈悲的佛陀总是方便包容了他的进退。

  这一次,他维持了一段长久的出家生活,不曾动过还俗的念头,忽然看到一把从前用过的锄头,心念一动,又想起从前农夫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多么逍遥,忍不住就荷着锄头,一路走一路想,不知不觉来到江边,望着滔滔的江水,终于下定决心:「都是这把锄头,害得我在佛道里进进出出,来来去去。唉!人生究竟有多少的岁月可以蹉跎呢?今天决定不再退心还俗了!」

  他毅然决然地把锄头往江中丢去,只见锄头迅速的沉没,泛起阵阵涟漪,所有的挣扎疑悔也随之消失,顿然有种解脱的感觉,心想自己以后再也不必挣扎了。

  这个时候,正好有一位国王作战胜利,率领一大批兵将班师回国,一行人浩浩荡荡乘船而下,锄头贤人忍不住大喊:「你们作战胜利了吗?你们能打倒敌人,却不能胜过自己。我,锄头贤人,今天终于战胜了天下最顽强的敌人——自己,我丢掉了锄头,放下了我的执着,战胜了我心里的烦恼,我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啊!」

  说到这里,佛陀无限慈爱的告诉他:「世间上最可怕的敌人不在外面,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贪瞋痴烦恼。修行就是和自己的烦恼作战,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听了佛陀的开示,比丘若有所悟,发愿一定要战胜自己,做个堪受佛法的大器。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0、湖中大鱼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0、湖中大鱼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放生救物延寿:《江慎修居士选录》8、救蚁延年一沙弥

放生救物延寿:《江慎修居士选录》8、救蚁延年一沙弥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原文】  8、救蚁延年一沙弥  昔有高僧入定,一沙弥至七日当死。因遣之归省父母,谕以八日再来。沙弥归,至八日复来。僧异之,复入定观之,见沙弥于归路中,见...

人的内心,往往不是外表能概括的……

人的内心,往往不是外表能概括的……

   舍卫国有一个做清洁工作的妇人,天天打扫街道,十分勤劳。她的衣服很肮脏,市民都讨厌她,见到她,总是掩著鼻子走过。  佛陀叫她来听佛法,鼓励他精进、城内的人不赞成,跑来责问道:「佛陀啊!你常说清...

大臣命终

大臣命终

  从前有一个国王和五个大臣。其中一个大臣一再请求佛陀到自己家中应供,佛陀都没有受请,因此拜托国王出面礼请。佛陀到他家后,跟众人说:“这个大臣今天将会命终,如此,则明日又有谁会奉佛植福呢?”  这...

供养佛塔获殊胜功德

供养佛塔获殊胜功德

    佛陀曾开示,供养佛塔功德甚大,应当精勤诚心供养。  过去,波斯匿王前往佛所,顶礼佛足时,闻到一股比天香还要香的香味,波斯匿王四处张望,寻着这股特殊浓郁的香味,不知道香气是从哪里飘来的,大王...

《百业经》:耶输陀罗为夫殉身93

《百业经》:耶输陀罗为夫殉身93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