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身心出家得圆满
学佛开拓心灵宝库 身心出家得圆满 (弟子:师父,我有个问题,比如说有很多人说他显的是在家相,但是心已经出家了,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就是说心出家与外相出家这个有差别吗?)这个出家是这样的,有心出家,有身出家,有身心都出家的,有的人是身出家,心没有出家。有的是心出家,身没有出家。作为皈依三宝的,作为好好学佛了,明白了佛对我们的这个,来救苦救难的这个意义,明白我们是在轮回的状态,我们属于三界苦宅,我们要脱离轮回,跳出三界,你这个心念已经生起来了,那你的心也开始和佛相应了,你开始配合佛了,我皈依三宝的真实目的,还是为了了生脱死,所以真正的生起了要了生脱死,要超出三界的心了,那你就说是心已经开始出离了,出离束缚了,学佛学到这样子也是不容易的。 就是说你做为一个居士,这个才是一个准居士,你比如说皈依是准佛教徒了,但是你修为到了什么程度,你的心态上已经领悟到什么样,这是各人不同的。但一个人能达到知道佛陀的意义,我们皈依三宝,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你已经很明确的自己也生起了这种心,这个就叫心已经也家。这个高度甚至也不低的,学佛已经学到点子上了。 如果还没有升起这心呢,这还是介于佛教徒和香客之间,虽然皈依是皈依,是佛教徒了。但是他的真正的内心的觉悟还没有找到,还没有达到那高度。所以这个学佛能够达到我自认为心已经出家,那要靠一靠,有没有符合这个标准,而且如果他是认为我心已经出家了,觉得很高贵了,有点自豪感的时候。还有一个标准就是说,他真正的对出家人有没有生起恭敬心,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如果他自认为我是心出家了,但是很傲慢,甚至还都藐视出家人,那说明他没有生起真正的出离心,因为如果他的出离心是那么高贵的,那么让他这么自豪的话,那出家人要令那么多的人具有学佛的因缘,令那么多人都生起出离心,那出家这个职业是很高贵的。那应该很尊重很尊重,甚至自己也会羡慕,我哪一天做专业的出家人,我不但自己生起出离心,我也要令所有跟我有缘的人都生起出离心,他也会有向往这种出家的状态。 放下(佛教解释) 放下,是指把握着﹑提着或负载着的物件从高处放到低处或者是搁置;停止进行。放下,现在不单单指行为上的放下,更多的是指心灵上的放下。 佛教的放下是指放下心中的执著。金刚经中的“心无所... 民国二十七年秋,香港工商报载过一件奇闻,就是香港大富翁何老太太生西的事实。那时大约是旧历六月十九日,何老太太是一位虔诚的佛徒,香港有一间东莲觉苑,就是她建造的。她每逢观音诞辰,必定请同道们到她...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佛陀的唯一的儿子罗怙罗尊者追随佛陀出家修行,是在他年纪尚幼时。未满十岁的他初初修行,仍有着童稚爱玩的天性,并且经常说谎戏弄他人。每当有居士向他询问佛陀在何处,他便故弄玄虚,... 得助念失助念之损益比较(一九四零年)刘晓愚居士,名景烈,江西赣县人。少年留学东瀛,与蔡公松坡等同学。光复后,曾任第一届国会议员。民六七年间,任职方司司长。从堂兄好... 人们常常开玩笑说,别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然而我们还是很在意。我们会对某些人恨之入骨,其实这种恨是对自己的束缚,你恨他与否对他并无影响,但恨却在你心里,所以剔除对... “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开大智慧。” 迦罗越很想拥有像文殊菩萨一样的大智慧,所以,只要一到佛寺,就在身戴璎珞、骑着狮子、拿着智慧宝剑的文殊菩萨像前至诚顶礼,一心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