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我们看到这个社会,老人自杀的太多了,

我们今天非常可怜,全世界非常可怜,在世间,世间法里面,从前的人有依靠,家是他的依靠,一生最靠得住的靠山,无论你是辉煌腾达还是没落,家人都照顾你,你有后盾;老的时候就有家人养老,无忧无虑,所以他心很清净。一生所修积的功德、福德,我们佛家讲回向,都回向给家,今天讲都奉献给家,荣宗耀祖,光大门楣。家是社会组织里最原始的一个细胞,一个点,家家都好,社会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天下太平。出家了,人出家了,出家有依靠,依靠什么?你的道场,你出家这个寺庙那就是你出家的家。一切的荣耀都归道场,也是光大法门。你出家的修学,道场栽培你、照顾你,你将来老的时候,道场养老,他人有依归,他心是定的。无论到什么地方,旅游也好,观光也好,经营事业也好,弘法利生也好,他都有个老家。中国人有老家,现在人没有家,他怎么不忧虑?一生忧虑。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老了,儿女不养你,你怎么办?国家养,国家要遇到金融风暴,要遇到经济上的灾难,那你怎么办,心怎么能够安定下来?

尤其今天的社会,从小教你,家庭也这么教你,学校也这样教你,社会也是这样教你,媒体更不必说了,教你什么?教你竞争。你要晓得,竞争头一个祸害就是你跟人结怨。每个人都有这个念头,损人利己,这社会还得了!你能够永远站在强势?不可能,你老了,你竞争力量就没有了,别人就报复你,你以前怎么损人,现在人家怎么样损你。现在我们看到这个社会,老人自杀的太多了,天天都有。谁不愿意活著?实在活不下去才找这个路。今天社会这个压力非常大,为什么?一个人一生可以说从生下来就没有保障,父母不爱你。我们说这个话世间人很反对,哪个父母不爱儿女?他不懂得什么叫做爱,他搞错了!真正的爱是要好好教他,教他正法,这才是真正爱他。你要教他竞争,你害他,你不是爱他。竞争到最后是什么?他对父母竞争,他长大他就跟你竞争,你是他的竞争对象,兄弟竞争、朋友竞争,这还得了!所以教错了,这不是爱他。这种教育最终的结果是他堕三恶道去了,你这算是爱他?你把他送到三恶道,这不是爱他。你送他到三恶道,你自己也堕三恶道,往后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统统失掉圣贤的教诲,造成这个现象,我们要知道。

我们今天可以说非常幸运,在这个时代里还能遇到正法,遇到传统教育,遇到佛法,这确确实实像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遇到了。遇到如果不了解,了解不够透彻,我们这一生不容易成就自己。所以遇到很幸运,遇到之后要能去了解它。现在传统文化的教学没有了,古时候到处都有,虽然没有学校,这种说唱艺术在市井处处你都会看见。特别是茶馆,我小时候在福建读书,念小学,三、四年级,放了学之后到哪里去?到茶馆。到茶馆干什么?听说书,讲故事,讲的都是伦理,伦常大道,讲道德、讲因果,讲善因善果、恶因恶报。古时候,那比我们更早,大概要比我早十年,那时候私塾,私塾里面老师讲;我这个年龄读私塾大概读了不到一年就改成学校,改成学校,老师就不讲这个,古时候这些东西不讲了,像《三字经》都没有了,改成现代教科书,什么小狗叫、小猫跳,念这个东西。但是茶馆里面还有说唱艺术,那是我们很容易接触到的。特别是年岁大的,退休没什么工作的,找些老朋友去喝茶,听说书,这是社会教育。我觉得比电影、电视殊胜很多,为什么?邀几个好朋友,泡一壶茶,听说书,朋友在一起他就有人情味在里头。现在电视播的时候,家人天天见面,你没有这种情趣。所以古社会乐趣多,人生乐趣多!好朋友邀集起来,他不是像现在打牌、跳舞,他不是这个;品茗,听说书,看画展、书法展,那不一样,这是过去旧社会你常常在街头上都能看到。

——老法师,《妄尽还源观(第七十四集)》

 

点我:

相关文章

没有谁来饶恕谁

没有谁来饶恕谁

  有一次,一个人想侮辱佛陀,看一看佛陀有什么反应。于是他朝着佛陀的脸上吐了一口唾沫。  佛陀擦了擦脸,然后问他:“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好像他说过什么似的。这个人被弄糊涂了,因为他没有料到会有...

净空法师: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四种教育

净空法师: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四种教育

要想这个社会、国家、世界长治久安,人民都能过到幸福美满的生活,那就一定要恢复四种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宗教教育。这四个教育要是不能恢复,世界的动乱肯...

读诵《地藏经》感得婴灵原谅

读诵《地藏经》感得婴灵原谅

曾经以为佛法只是一种信仰。当冯师兄向我弘法,说生命轮回,因果报应的道理,并把《佛法精华》、《阴律无情》第一集放在我的办公桌时,我并没有迫切去翻看。只觉得,导人向善...

传玲居士:弟子的真实经历,让我真实体会到因果不

传玲居士:弟子的真实经历,让我真实体会到因果不

此文为学佛网读者投稿。各位大德菩萨吉祥特别想和大家分享一件事。这件事让我再一次体会到,因果真实不虚,佛菩萨也是真实不虚的。弟子所言句句属实。今日得知,昨日下午为x...

佛陀本生传之三十一:远离散乱方成禅定

佛陀本生传之三十一:远离散乱方成禅定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一婆罗门种姓之人,勤学吠陀等一切学问,不久即以智者赞誉而声名远播。他不但财富圆满,而且素喜布施,更深知在家乃一切过患之来源,故而他即如抛却杂草一般出家苦行。当其离家...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昔日维卫佛带领比丘六万二千人,出山回其文王的国土。国王得知维卫佛归来,为了广纳僧人,便在城外划地大兴精舍,使六万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  有一位比丘,告诉左右住户人家,想请他们再亲自建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