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上面,佛教给发心的菩萨应当不住相来行布施,但是又担心这些菩萨怀疑三轮体空而行布施的时候修不到福德。我们听到这里可能有人也会有这样的顾虑,既然是施者、受者、所施之物都空了,我还修布施干什么?我修布施还能修到福报吗?佛为了解释菩萨们的疑惑,让他们能够安心修行,所以佛这里说,“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就是说不住相布施得福最多。这是为什么呢?窥基大师在《金刚般若经赞述》中说:“谓有相施者,是顺世间施,可破坏故,可毁责故,得世间果,不坚住故,是可思议,是可计量,无相施者,顺出世间,不可破坏,当得出世菩提果故,坚牢久住,情不能思,算数所不能量也,又有相施者,有其分限,是有拘碍,无相施者,无其分限,宽广无边,无有拘碍,是故得福最多,故不可以情思算数计量多少也。”这就是用有相施和无相施给我们做的一个对比。的确是这样,著相布施希求得到回报,属于世间布施,发心有限所得的果报也是有限的。你用有求的心去行布施,还是没脱离一个贪心,还是著相了。就像憨山大师在《金刚决疑》中说:“著相布施,局于有相,而众生之相,一微尘耳,纵能获福,其福几何。”你著相布施,纵然能修到一点福报也没有多少的。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的时候法缘非常的兴盛,每次讲经时听经的都挤得满满的,所以有人提议建一个更大的讲经堂,诚拙禅师就决定扩建寺院,有一位很富有的商人叫梅津,他用袋子装了五百两黄金送到寺院给诚拙禅师,他非常客气地说,这是微少五百两是来建讲堂用,梅津虽然嘴里说着轻少,实际上他的心里觉得自己捐了很多,诚拙禅师收下后就忙着去做别的事情了。梅津对禅师的态度非常的不满,于是就紧跟在诚拙禅师的后面提醒他,师父我那袋子里装的是五百两黄金,诚拙禅师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说你已经说过了我也知道了,禅师并没有停下脚步。这时候梅津就提高了嗓门说,师父我今天捐的五百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呀,难道你连一个谢字都不肯吗?诚拙禅师这个时候刚好走到大雄宝殿的佛像前,他停下来对梅津说,你怎么这样唠叨呢?你捐钱是给佛祖,为什么要让我跟你说一句谢谢呢?你布施是在为你自己修功德,如果你要将功德当成一种买卖,我就代佛祖向你说一声谢谢,请你把谢谢带回去,从此你与佛祖银货两讫。谁都不欠谁的了,就一个谢谢。其实我们现在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有些人到寺院里上香供水果,总是要先送到师父办公室的,你说了你给佛上供,放师父办公室里,师父一个也不敢吃,那是佛的,对不对,要等下来以后大众利和同均,你是供佛的,你送我办公室里,你还馋我还急我我还不能吃,所以总是想让师父说一句谢谢,知道他们在做,好像都是在给我做一样,做给我看一样。还有的到寺院里面来修布施,就是为了升官就是为了求财求平安,就像来跟佛菩萨、来跟师父做交易一样,觉得我花多少钱了你必须要满我的要求,像这样都是有相布施,修到的福报是很有限的。而无相布施,不见有施者受者,也不见所施之物,这样布施与法性相应,法性广大,我们说心性广大犹如虚空,所得的福德也不可思议。

摘自宏圆法师《金刚经》讲义

 

点我:

相关文章

【堕胎】佛家对堕胎的说法,堕胎的果报是什么?

【堕胎】佛家对堕胎的说法,堕胎的果报是什么?

堕胎  堕胎又称中断怀孕或人工流产,故意结束妊娠,取出胚胎或者导致胎儿死亡的行为。在中国,人们普遍不对堕胎做任何生命伦理方面的讨论,在一胎制的背景下很多人采取自愿堕胎,或被有关部门实行强制堕胎。而在许...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

《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世上没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缺,但是我们的内心不够完美,所以欠缺了很多。当我们真的把心态放下来的时候,一切当...

信愿法师:念佛顶放光往生现瑞相

信愿法师:念佛顶放光往生现瑞相

【念佛感应录】念佛顶放光 往生现瑞相我的同修邹木麟居士,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生于环境优美的埔里镇一户纯朴的农家,家境虽贫困,却是村子里无人不知的模范家庭。他...

【学佛】基础入门,什么是学佛?学佛有什么用?

【学佛】基础入门,什么是学佛?学佛有什么用?

学佛(佛教解释)  学佛,是指学习佛法、佛学院教导的内容。学佛者为出家,在家是供佛,出家成佛者称为法师有神通。佛法是指导人生、激励人生、鼓舞人生的;学佛除了可以认识人生、净化人生、和庄严人生以外,还可...

其它法师:从出世与入世的背景谈廿一世纪的佛教

其它法师:从出世与入世的背景谈廿一世纪的佛教

从出世与入世的背景谈廿一世纪的佛教 了意法师 (2000年7月24日) 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学佛的一些经验。来之前,我比较惶恐,不知道在台湾学习...

纯祥法师:四十八愿 第三讲:净土教的重点在于往

纯祥法师:四十八愿 第三讲:净土教的重点在于往

四十八愿 第三讲:净土教的重点在于往生,不在于觉 讲解:纯祥法师 十八愿是本愿 佛是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阿弥陀佛的别愿有四十八条,这是阿弥陀佛所特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