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纯陀的最后供养

受者得到利益,施者也得到利益。

◎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日开示

今天每个人对《涅槃经》经文所发挥的意义,都很明确,很合理,每个人都有独到的见解,独到的智慧。在你们智慧泉源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源源而来,不会停止,也不会枯乾。若会利用它,一定对佛教有所贡献,令佛教发扬光大。若是不会用它,那么你的智慧会一天比一天减少。为什么?因为你的脑筋不用,它就退化了。

要你们大家先讲经的原因,是训练你们讲经的口才,弘法的经验。在这种场合之中,应该发挥个人本源的智慧,不可裹足不前,中道自画,要晓得这个机会是很难遇得到的,不可以放弃你们的权利,现在正是学习的时期,如果错过大好机会,以后悔之晚矣!

这段经文:“一者受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受已,入于涅槃。”这两句很相近,所以有人提出问题:“不知是谁受是谁得?是受供养得,还是施供养得?”不错!你们对这句经文有疑问是可以理解。要晓得这个“已”字,就包括施者和受者都得到利益。如果单一方面得到利益,那是不合理的。换言之,不但受者得到利益,就是施者也得到利益。

纯陀的供养,佛居然受之。有人在心里想:“佛大概是饿了,所以接受他的供养。”可以这样说,但是饿得最厉害的还是纯陀。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纯陀是工人阶级的劳动者,能把自己所吃的粮食,全部供养于佛,所谓“舍己为人”,可想而知,他没有粮可吃,那么岂不是挨饿吗?不是的。他得到法食了,所谓“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纯陀虽然是劳动者,可是有信心、坚心、恒心、诚心,心中没有一点的虚伪,也没有任何的企图,但愿佛慈悲,把他的穷根挖出来,希望佛降点法雨,滋润他枯槁的法身。佛悉知悉见,所以才接受他的最后供养,这是我的看法。

在表面上看来,纯陀和佛辩论,其实不是辩论。因为纯陀的心量很小,不明白佛所说的道理,所以他才说:“是义不然。”他认为佛所说的道理不对。为什么?因为先受施者,还有烦恼,也没有得到一切种智,也未能令众生具足布施。比较后受施者,烦恼已尽,不受后有,已经获得一切种智,能令一切众生满足于檀波罗蜜,是不一样的,他用这种理来解释,佛会有详细的说明。纯陀居士不是故意反驳佛的意见,而是他所处境界的缘故,所谓“初地不知二地的境界,十地不知等觉的境界。”因为他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要研究所以然,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我们研究经典,也要有这种精神,彻底了解,不可敷衍了事,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这种思想要不得!

 

点我:

相关文章

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命自我立,福自己求!世间任何事都有规律,找到了命运的规律,就不难推算出人的命运轨迹。很多人算命,就是在困境的时候就是求个希望,在顺境的时候就是求个心安,都是源于对...

信愿法师:台湾张王免尚未皈依助念得生

信愿法师:台湾张王免尚未皈依助念得生

【念佛感应录】台湾张王免尚未皈依助念得生家母张王免,家住台中县潭子乡潭汤村潭兴路二段二五八巷十三号,公元一九九八年六月因肺癌辞世。母亲一生,为人善良,心地柔软,乐...

宣化上人: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宣化上人: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我今天想要对你们说一说,我在香港时发生的一件事。大约四十年前,香港有一位张玉阶,在二次大战前贩卖假药而发财。后来他将他的伙计推到海里去,自己独吞所有的财产,于是发...

传喜法师:文殊心咒开智慧

传喜法师:文殊心咒开智慧

文殊心咒开智慧 众生因无明而轮回六道,打破无明而开智慧。开智慧的本尊是文殊菩萨,我们一起来唱文殊五字咒“唵阿惹巴札那德”,我们佛教界教小孩子往往都是念“唵阿...

精进抄写受持供养此经,必定往生净土成佛

精进抄写受持供养此经,必定往生净土成佛

江宁县优婆塞江宁县有位优婆塞,信奉小乘俱舍宗等说,不信大乘。当时县里僧俗众人,都造金字《妙法莲华经》供养。成年男女,虽然很多是愚笨的,但轻财重法。信小乘的优婆塞不...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一章 绪论:中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一章 绪论:中

第一章 绪论:中国佛教文化论纲 佛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次大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佛教曾经是古印度文化的代表。印度文化圈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