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对上师最好的承事、供养,就是直接或

其实,对上师最好的承事、最好的供养,就是直接或间接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以及自己闻思修行。我们好好修行,或者做对众生、对佛法有利的事,则所有具德的善知识,都会感到欢喜,因为真正的善知识住世的目的,就是弘法利生。

上师的密意与诸佛无二无别,为了引导我们这些众生,才化现为人的身相。当弟子的心被上师摄受时,就能受持上师的无边加持,生起和上师无二的智慧,就像满瓶之水倒入另一个瓶中。所以,佛陀在显密教法中,都再三提到上师即是佛。

具德上师的修持与恩德,可以清净弟子的业力,如果能经常祈祷上师,就会获得一种无形的力量,修什么法都很容易,内心也不会有烦恼。所以,不论是修什么法,首先要想到上师与诸佛无别。

生圆次第的一切实修关键,都包括在上师相应法之中。例如,观修生起次第时,观想外在形象是本尊,但内在本质是根本上师,可以很快得到加持。而要生起圆满次第的智慧,也依赖于对上师的信心、恭敬心。

如果上师在世时,不好好尽心供养,也没有恳切的恭敬心,甚至对上师的教法,不放在心上,不愿如法修行。等到和上师的因缘结束了,才把上师的照片供在佛堂上,说要观修实相、修上师相应法之类的话,却不知道所谓的实相,就是上师内心的密意,上师的悲智就是诸法的实相。而所谓观修实相,也是以自己的分别妄念来观修,既没有恭敬信心,也不祈祷上师,这就是“能修与所修相违”,不可能得到成就。

此外,希望在中阴面见上师、得受上师指引的缘起,要靠自己的诚敬信心和上师的大悲心相结合,当二者聚合时,自然会显现这样的境界。如果自己平时不依教奉行,心中没有恭敬心,到了临终时,不论上师有多么尊贵殊胜,也不可能出现在中阴,为自己指引道路。所以,我们在活着的时候,一定要经常以敬信之心,祈祷大悲上师,依教奉行。

 

点我:

相关文章

金光明最胜王经释五

金光明最胜王经释五

《金光明最胜王经》释五分别三身品第三我们现在讲第三品,分别三身品。关于这一品,涉及内容相对比较深,所以只做较为简单的宣讲,这样做第一是为大众接受度做考虑,第二是很...

【佛果】-佛果是什么

【佛果】-佛果是什么

佛果(佛教解释)  指成佛。又作佛位、佛果位、佛果菩提。佛为万行之所成,故称佛果,即能成之万行为因,而所成之万德为果。亦即从修行之因到达佛果之位,又指从声闻、菩萨之位至无上正等正觉之位。证得佛果之因,...

癌症克星:《佛说疗痔病经》咒语读音及视频

癌症克星:《佛说疗痔病经》咒语读音及视频

第一段读音:怛(dá)侄(zhí)他(tā)。頞(e)兰(lán)帝(dì)。頞(e)蓝(lán)谜(mí)。室(shì)利(lì)鞞(pi)。室(shì)里(l...

两个冤死鬼现身,活剐了仇人的转世!

两个冤死鬼现身,活剐了仇人的转世!

  余姚的章大立,是康熙三年的举人。以在家教书为生,忽然有一女一男二冤鬼,白天现形。起初掐他的喉咙,接着把他推倒在地,又两手高举,合在一起,好像空中有绳索捆住他。章大立先是作女声说:“我是荷花儿。...

净空法师:一面念佛,还有妄想、杂念,所以没有感

净空法师:一面念佛,还有妄想、杂念,所以没有感

【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这一句话重要。她为什么能依教奉行?为什么能『端坐念』?端坐念就是以真诚之心,一心念佛。『以忆母故』,就是发菩提心,跟...

不为往​事扰,余生只愿笑

不为往​事扰,余生只愿笑

生活像一面镜,微笑是面对生活最好的样子,请记得,让这个世界灿烂的不是阳光,而是你的微笑。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已经失去的,也不是尚未得到的,而是此刻拥有的,不为往事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