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对上师最好的承事、供养,就是直接或

其实,对上师最好的承事、最好的供养,就是直接或间接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以及自己闻思修行。我们好好修行,或者做对众生、对佛法有利的事,则所有具德的善知识,都会感到欢喜,因为真正的善知识住世的目的,就是弘法利生。

上师的密意与诸佛无二无别,为了引导我们这些众生,才化现为人的身相。当弟子的心被上师摄受时,就能受持上师的无边加持,生起和上师无二的智慧,就像满瓶之水倒入另一个瓶中。所以,佛陀在显密教法中,都再三提到上师即是佛。

具德上师的修持与恩德,可以清净弟子的业力,如果能经常祈祷上师,就会获得一种无形的力量,修什么法都很容易,内心也不会有烦恼。所以,不论是修什么法,首先要想到上师与诸佛无别。

生圆次第的一切实修关键,都包括在上师相应法之中。例如,观修生起次第时,观想外在形象是本尊,但内在本质是根本上师,可以很快得到加持。而要生起圆满次第的智慧,也依赖于对上师的信心、恭敬心。

如果上师在世时,不好好尽心供养,也没有恳切的恭敬心,甚至对上师的教法,不放在心上,不愿如法修行。等到和上师的因缘结束了,才把上师的照片供在佛堂上,说要观修实相、修上师相应法之类的话,却不知道所谓的实相,就是上师内心的密意,上师的悲智就是诸法的实相。而所谓观修实相,也是以自己的分别妄念来观修,既没有恭敬信心,也不祈祷上师,这就是“能修与所修相违”,不可能得到成就。

此外,希望在中阴面见上师、得受上师指引的缘起,要靠自己的诚敬信心和上师的大悲心相结合,当二者聚合时,自然会显现这样的境界。如果自己平时不依教奉行,心中没有恭敬心,到了临终时,不论上师有多么尊贵殊胜,也不可能出现在中阴,为自己指引道路。所以,我们在活着的时候,一定要经常以敬信之心,祈祷大悲上师,依教奉行。

 

点我:

相关文章

【情爱】是什么?佛教对情爱的理解

【情爱】是什么?佛教对情爱的理解

情爱是什么?佛教对情爱的理解  情爱,是指亲情、友情、爱情。父母对儿女的情是最纯粹的,就是只有付出没有想要回收。爱情就比较复杂,真正的爱情是付出,但是很少有这样子的爱情,多半的爱情是占有是控制,因为人...

星云大师: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06

星云大师: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06

星云大师 : 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06四.悟后的生活  悟前、悟后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开悟之后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风光?开悟后天地还是天地,日月依旧是日月,人我仍...

佛教常说的【六道】是哪六道?佛教六道是什么?

佛教常说的【六道】是哪六道?佛教六道是什么?

六道(佛教解释)  六道又作六趣。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受身,此业报受身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

【洒净】佛教洒净是什么意思?洒净仪规怎么做?

【洒净】佛教洒净是什么意思?洒净仪规怎么做?

洒净(佛教解释)  洒净,佛教仪式。即洒香水以净物之仪式。又作洒水。行此法时,须结印契,并持诵真言以加持香水,然后散洒该香水以净化道场或供具等物。如《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二记述劫比罗仙人为懿摩弥王四子...

恒传法师:是不是没有师父在身边指导,就不能打坐

恒传法师:是不是没有师父在身边指导,就不能打坐

问:是不是没有师父在身边指导,就不能打坐?恒传法师:静坐可以,打坐参悟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大乘起信论》里面讲到:“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

这就是婚姻,已婚未婚的都来看看,莫错过了

这就是婚姻,已婚未婚的都来看看,莫错过了

一位年轻人和新婚的妻子经常吵架,他很懊悔自己当初结婚前看走了眼,他觉得日子要是这样过下去实在是没意思,于是打算在征求父亲意见后和妻子离婚。父亲听完他的埋怨之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