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显法师:供养佛要做到3个字,功​

有些人闲来无事的时候,会到寺庙里烧香拜佛,有带水果的,有带鲜花的。大多供佛都是有所求的,有求富贵的、有求健康长寿的,有求升官的,有求生儿生女的。其实这里的“求”,求来的已经不是功德,而是福德。

佛门有“有求必应”,但是求的也得合理合法,如理如法。其实很多都不用求佛,求自己就行。因为佛教主张因果,“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依据因果,今生大富贵的人都是前世或多生修财布施,所以想富贵不必求佛,做到《金刚经》上讲的不住相布施,就是在财布施时和布施后,不放在心上,不挂在嘴边,回报就大了。一样的道理,求健康长寿,不能杀生而要放生,就得健康长寿。《了凡四训》里面告诉我们考取功名,要多做善事,就是求升职也好求升官也好,要多做善事。

怎样供养佛,才能获得功德,并且功德无量呢。就是以“清净心”这3个字来供养佛,有一个故事说明了“清净心”供养佛的重要性。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城郊祇陀园附近住着一位贫穷的农夫。农夫每天都是一大早起来,准备好种田的工具,到田地里干活。因为田地离家有一段距离,因此每到中午,他的妻子便把午饭送到田里,两人一起吃。

他们经常见到佛陀及僧众们着衣持钵,到城中化缘来回的情景。每次农夫看到时,内心总有说不出的喜悦,并赞叹不已:"不可思议!佛陀是这么庄严,僧众是这么多,个个威仪具足!"有一次,农夫夫妇互相说:"我们前世肯定没造什么善业,所以今生才会这么贫穷,若再不供养布施,来世我们会更可怜,怎么办好呢?"

想了想,农夫对妻子说:"贤妻,我们家中有没有可以作为布施供养的物品呢?"妻子说:"家里没有什么供品,但供养不在于多少,只要以清净心,即使对世尊作个小小的供养,功德也是很大的。所以,为了今世与来世不再这么穷,我们应该好好地供养世尊。"农夫高兴地赞同这个提议。于是,妻子就回去准备家中最精美的饮食,预备明天早上供养世尊。

第二天早上,夫妇俩将准备好的供品拿到田里去,在那儿恭候佛陀前来应供。这时,世尊观察到教化农夫的机缘已经成熟,便着衣持钵前来化缘。夫妇俩接着就在田里发愿:"以供养世尊的善根,希望我们从今以后不再受贫穷之苦,并希望我们的田地庄稼全变成黄金。"刚发完愿,其清净心供养的功德力与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力,竟使得农夫的田地庄稼真的全变成了黄金。夫妻两人看到了,高兴得不得了,反而不知该怎么办。

此时,贤惠的妻子对农夫说:"田地变成黄金的愿望真的实现了。不过,我们最好还是征求萨迦国王的允许,否则,我们不一定能享受到这些黄金。你先去王宫禀告国王,并献给国王一块黄金,这样比较好。"于是,农夫到王宫中,告诉国王有关田地变黄金的事。

起初,国王不太相信,在农夫的建议下,勉强派了一个人去勘察,但国王派去的人,只看到普通的田地,怎么瞧也看不到黄金,就回去禀告国王。"国王陛下,请您亲自看一下,我们的田地真的变成黄金了。"农夫又祈求说。

国王想了想,就问农夫:"你是造了很大福报呢?还是遇到很殊胜的福田呢?"农夫回答:"我是遇到很殊胜的福田。"国王才觉得可信,就随农夫到田里。国王亲自到田里观察,土地变黄金果然是真的。农夫马上献给国王一块,国王仔细地看了看,觉得很稀奇,就问农夫:"是什么样的因缘,让你得到这样的福报?"

"是中午我们供养释迦牟尼佛,并至诚发愿后才得到的。"农夫照实回答。萨迦国王听后,告诉农夫:"不必担心,这是你们自己供养发愿的功德力,所得到的福报,你们可以享用。不过,我希望你能广行供养与布施,这个很重要!"

农夫心想:"国王所说的,颇有道理。现在的富裕全是世尊加持而来的,我应该报佛恩上供下施。"

于是,农夫在三个月中,以饮食及许多物品供养佛陀及比丘僧,世尊也为他说法。闻法后,农夫以智能摧毁萨迦耶见,证得了预流果位。后来,他在世尊前出家,守持清净的比丘戒,勇猛精进,最后,摧毁三界烦恼,成为阿罗汉。这时,比丘们请问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使农夫的田地变成黄金?又是什么样的因缘,让他能在佛前出家,并证得阿罗汉果位呢?希望世尊为我们开示,我们都想知道"。

世尊告诉他们:"这是他前世和今世两种因缘所成。过去生的因缘是,贤劫人寿两万岁迦叶佛出世时,他是一位婆罗门的儿子,长大后出家,临死前他发了一个愿:『我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没有得到什么境界,但希望我未来能在释迦佛的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证得阿罗汉果。』现在,由于他往昔的愿力已经成熟的缘故,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证得阿罗汉果位。现在的因缘则是,他作农夫时,每次见到我内心就充满无限喜悦,并以清净心供养我。以他清净心供养的功德力,以及我的加持力,使他的田地变成黄金"。

所以,悟显法师:清净心供养,你用清净心、用平等心在做,用你的智慧去做,那功德就很大。所以我们来佛门修行、流通正法要用什么心,要用清净心。用清净心布施、用清净心供养、用清净心来护持。你不求功德,那功德自然无量。你有求功德的心,随着你这一念心的大小,现出有量的功德。你要真心诚意,要无所求,纯粹是为了利益众生,以清净心去做。那你在流通佛法的功德,确实跟讲经的功德完全一样。

 

点我:

相关文章

能远离癌细胞的八大日常素食,杜绝癌症从这里开始

能远离癌细胞的八大日常素食,杜绝癌症从这里开始

社会比较常见的恶性病症,一旦得上很难痊愈,因此我们需要从生活中入手,进行防治。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能远离癌细胞的八大日常素食,杜绝癌症从这里开始!1、茄子:“霜打...

宣化上人:看破就是明白,放下就是解脱

宣化上人:看破就是明白,放下就是解脱

  看破就是明白,放下就是解脱再不好好修道,气候改变时,人也会不正常;当人有心理变态,就有问题发生。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世界上天天都在变,人、物、时间、空气都在变。...

你的命不好?对照下面看看你的德够了没

你的命不好?对照下面看看你的德够了没

一、口德——得饶人处且饶人1.直话:可以转个弯说2.冷冰冰的话:可以加热了说3.批评人的话:一对一的说,要顾及别人的自尊二、掌德——赞美别人,学会鼓掌1.每个人都...

心律法师:生命中的贪欲苦

心律法师:生命中的贪欲苦

生命中的贪欲苦 心律法师  有一个美丽得让人感到心酸的故事: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年代,过年了,小妹妹终于有一件新衣服了,高兴得不得了。小哥哥还想给妹...

净空法师:临终助念是不是很重要?

净空法师:临终助念是不是很重要?

问:第一个,临终助念是不是很重要?答:历代祖师大德都告诉我们非常重要。而助念是帮助一个人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作佛;换句话说,助念是帮助一个人成佛,你说这个功德多...

【皈依】什么是皈依?皈依是什么意思?

【皈依】什么是皈依?皈依是什么意思?

皈依(佛教解释)  皈依,是佛教徒的基础入门。为皈投或依靠的意思,受到三宝的加持。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皈依的解释  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皈是回转,或是皈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