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多的口业

  佛陀的大弟子中,有一个驼骠比丘,是一位已经证得圣果的罗汉。他的精勤修习,仪容威德,受到大众赞美,由于他办事的才干,做事妥善,佛陀将僧团中的一切总务都交给他负责,如僧众们的生活所需,一切的物品添置,或僧房的修理改造,凡是所有的杂事,都由他办理。驼骠尊者对于这些工作,办得头头是道,有条不紊,大家都非常佩服。所以,在僧团中他被誉为营事第一。

  不过,尽管如何的有才干,没有办法叫大家都称心,不出怨言,尤其在千万人的僧团中做事,的确不容易。因此,有一两个人对驼骠比丘的做事方法并不感到满意。

  僧团中有位弥多比丘,在每次的托钵中,所得到的都是一些粗糙的饮食,他不但不反省自己的福薄无德,反而怨怪别人。有一天,他就去找驼骠尊者辩论。

  「驼骠尊者!你所做的一切事情,虽然有很多人对你称赞,可是我就是不满意你的做法,不赞成你的为人。」

  「大德!我自己觉得很惭愧,佛陀把这个责任交给我,我虽然不才,但愿尽我最大的力量,让大家都能够得到适意,得到方便,那敢企望各位的称赞。」

  弥多比丘并不理睬驼骠尊者的解释,又愤愤地说道:「对于你分配区域托钵的事,我第一就不满意,你每次都把最偏僻,最贫穷的地方分配给我,我从来就没到过城里去托钵。还有信众供养的袈裟卧具,你都把好的给别人,把最坏的拿给我。你这样料理僧事,实在太不公正,如果你不改变作风,我会找机会打击你。」

  「噢!大德!你应了解,只要我们精进修道,福德具备,信众们一定会争着请你去供养。对于自身所遇到的好坏福报,自己应反省,怪不得人的。尤其要到城市去托钵的人,必须有庄重的威仪。佛法如一面镜子,我们应该时时拿出来照照自己。」

  驼骠尊者的好意劝解,弥多比丘并不感谢,反而更加怀恨,并且到处造谣诽谤。这个消息传遍了各处,弥多的姊姊是一位出家的比丘尼,知道弟弟口出恶言,罪恶无比,因此再三的劝化弟弟,不得恶口谤人,可是弥多并不听劝。后来僧团中的很多长老都不喜欢弥多的造谣,没有人喜欢和他在一起。

  有一天,佛陀由此因缘,召集大众说法,佛陀庄重地向大众说道:「诸比丘!一个喜欢造谣,搬弄是非的人,是最不受大家欢迎的。像这一次弥多比丘的造谣,他不但害不了别人,反而害到自己。现在他到什么地方,都没有人肯和他在一起,他到了王舍城,王舍城的长老就叫他去舍卫国;他到了舍卫国,舍卫国的长老就叫他往王舍城。你们看,这不是自作自受吗?」

  佛陀的话一点也不错,恶口的人不是骂别人,实际上骂的是自己。

点我:

相关文章

欲速则不达,脚踏实地,切勿急功近利!

欲速则不达,脚踏实地,切勿急功近利!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做人做事还需忍耐,步步为营。凡是成大事者,都力戒“浮躁”二字。只有踏踏实实的行动才可开创成功的人生局面。急躁会使你失去清醒的头脑,在你奋斗的过程中,浮躁占据着你的思维,使你不能...

精进的重要

精进的重要

  有一天,佛陀率领众弟子在外面弘化,途中,佛陀要阿难为同行的比丘们说法。  阿难于是为大家宣说精进的重要,赞叹精进的功德。佛陀听了,说:「阿难!你赞叹精进吗?」  阿难回答:「是的,佛陀!我赞叹精进...

放下心中的弓刀,得到真正的解脱

放下心中的弓刀,得到真正的解脱

  过去,在舍卫国有一户贫穷的家庭,夫妻都非常悭吝,性情凶恶,而且不相信因缘果报。佛陀悲愍他们愚痴无知,于是变现为沙门,来到他们家乞食。当时男主人不在家,妇人一看到有人来乞食,就对沙门破口大骂。沙...

驯象三法

驯象三法

  呵提昙生长在佛教世家,久仰佛陀威德。有一天,呵提昙特地到祇园精舍,祈求佛陀为他解除心理上的苦恼。  佛陀慈祥的请他坐下,问道:「你从何而来?叫什么名字?」  呵提昙长跪在地,回答说:「我名叫呵提昙...

海涛法师: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海涛法师: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开大智慧。」  迦罗越很想拥有像文殊菩萨一样的大智慧,所以,只要一到佛寺,就在身戴璎珞、骑着狮子、拿着智慧宝剑的文殊菩萨像前至诚顶礼,一心祈...

佛教故事:失去的不会再来,请珍惜当下!

佛教故事:失去的不会再来,请珍惜当下!

  编者按:你有过因失去亲人而悲痛不已的经历吗?你曾经因悲痛而久久不能自拔,整天被阴暗的心情所笼罩?请看今天的凤凰网佛教《佛教故事》,看完这则出自《杂譬喻经》的故事你会明白,珍惜当下的时光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