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多的口业

  佛陀的大弟子中,有一个驼骠比丘,是一位已经证得圣果的罗汉。他的精勤修习,仪容威德,受到大众赞美,由于他办事的才干,做事妥善,佛陀将僧团中的一切总务都交给他负责,如僧众们的生活所需,一切的物品添置,或僧房的修理改造,凡是所有的杂事,都由他办理。驼骠尊者对于这些工作,办得头头是道,有条不紊,大家都非常佩服。所以,在僧团中他被誉为营事第一。

  不过,尽管如何的有才干,没有办法叫大家都称心,不出怨言,尤其在千万人的僧团中做事,的确不容易。因此,有一两个人对驼骠比丘的做事方法并不感到满意。

  僧团中有位弥多比丘,在每次的托钵中,所得到的都是一些粗糙的饮食,他不但不反省自己的福薄无德,反而怨怪别人。有一天,他就去找驼骠尊者辩论。

  「驼骠尊者!你所做的一切事情,虽然有很多人对你称赞,可是我就是不满意你的做法,不赞成你的为人。」

  「大德!我自己觉得很惭愧,佛陀把这个责任交给我,我虽然不才,但愿尽我最大的力量,让大家都能够得到适意,得到方便,那敢企望各位的称赞。」

  弥多比丘并不理睬驼骠尊者的解释,又愤愤地说道:「对于你分配区域托钵的事,我第一就不满意,你每次都把最偏僻,最贫穷的地方分配给我,我从来就没到过城里去托钵。还有信众供养的袈裟卧具,你都把好的给别人,把最坏的拿给我。你这样料理僧事,实在太不公正,如果你不改变作风,我会找机会打击你。」

  「噢!大德!你应了解,只要我们精进修道,福德具备,信众们一定会争着请你去供养。对于自身所遇到的好坏福报,自己应反省,怪不得人的。尤其要到城市去托钵的人,必须有庄重的威仪。佛法如一面镜子,我们应该时时拿出来照照自己。」

  驼骠尊者的好意劝解,弥多比丘并不感谢,反而更加怀恨,并且到处造谣诽谤。这个消息传遍了各处,弥多的姊姊是一位出家的比丘尼,知道弟弟口出恶言,罪恶无比,因此再三的劝化弟弟,不得恶口谤人,可是弥多并不听劝。后来僧团中的很多长老都不喜欢弥多的造谣,没有人喜欢和他在一起。

  有一天,佛陀由此因缘,召集大众说法,佛陀庄重地向大众说道:「诸比丘!一个喜欢造谣,搬弄是非的人,是最不受大家欢迎的。像这一次弥多比丘的造谣,他不但害不了别人,反而害到自己。现在他到什么地方,都没有人肯和他在一起,他到了王舍城,王舍城的长老就叫他去舍卫国;他到了舍卫国,舍卫国的长老就叫他往王舍城。你们看,这不是自作自受吗?」

  佛陀的话一点也不错,恶口的人不是骂别人,实际上骂的是自己。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圣贤录白话:二十世纪丁菉馨

净土圣贤录白话:二十世纪丁菉馨

  丁菉(lù)馨。浙江嵊县人,从事教育学生的工作,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为人非常真诚笃实。平常有客人来拜访时,待人的态度非常礼貌恭敬。别人嘲笑他迂腐不切实际,也不和人计较。平时生活一向节俭,虽是...

善心供养者得金银,恶习供养者得毒蛇蝎

善心供养者得金银,恶习供养者得毒蛇蝎

  从前,有一位跋脚的修行人。他身残志坚,精进修持,克服行脚的困难,到处讲经说法,度化众生。他日日夜夜,劳碌奔波。善良的百姓看到他为法忘躯的身影,都暗自落泪,感动得众生都树立了坚定的信仰。  有一...

模范王

模范王

  离舍卫城不远的地方,有一所花园,叫做祇树给孤独园。园里有茂盛的树木,芬芳的花草,有建筑堂皇的讲堂、房舍,佛陀经常在这儿说法,不知度化了多少天上人间的众生。  有一天,一道灿烂的祥光忽然照射到天宫来...

不要羡慕别人每个人的人生故事各不相同

不要羡慕别人每个人的人生故事各不相同

  古代有个国王,名字叫“察微”。他既聪明又有学问,常常打扮成像普通老百姓一样出门巡视。  有一次他遇到一个修鞋的人,就问他:“您说全国上下谁最幸福?谁最快乐?谁的日子过得最舒服?”  鞋匠连想都...

海涛法师:净儿的慈悲心

海涛法师:净儿的慈悲心

 有一户人家以屠杀羊只为业,家中蓄养的羊将近上百头,事业之大可以算是全镇数一数二的。夫妻俩到年老才得一子,将他取名为「净儿」。他们对净儿宠爱有加,希望孩子快快长大,能够把家业托付给他。  长大的净...

高傲的萨遮尼犍

高傲的萨遮尼犍

  古代有一位名叫萨遮尼犍的婆罗门长老,号称全国最有智慧的人,门下有五百名弟子。他嘲笑天下人,所以,经常腹部挂一块金属板,在街上昂首阔步。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得意洋洋地回答∶“智慧暴满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