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佛入涅槃为何不受供养?

因为纯陀具足“真诚”两个字,所以佛才接受他的供养。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八日开示

佛将入涅槃之际,为什么不受供养?因为佛已成为金刚不坏之身,所以不接受饮食,吃与不吃都没有关系,吃东西也可以,不吃东西也可以。不像我们一顿不吃饭,好像吃了多大的亏;甚至没有吃饱,就觉得是赔本。在禅宗有句名言:“终日吃饭,未吃一粒米;终日穿衣,未穿一缕纱。”这句话不是打妄语吗?仔细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他虽然吃饭穿衣,但是心不在此处。那么心在何处?心念兹在兹、一心一意在参话头,不到水落石出不放松,如此克期取证,为达其目标。释迦牟尼佛说:“我接受牧牛女的牛乳粥之后,便到菩提树下修行,而成正觉。”他吃了牛乳粥,恢复身体的健康,若是不吃也可以的。佛在雪山修六年苦行,每天只吃一粒芝麻和一粒麦子,也没有饿死,虽然骨瘦如柴,但是精神仍很健康。所以才说佛吃也可以,不吃也可以,没有多大问题。

因为佛吃也可以的缘故,所以才在入灭之前,接受纯陀最后的供养,目的是为大众着想。怎样为大众呢?怎能代表大众吃呢?所谓“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也就是佛为法会大众,而受纯陀最后的供养,也是为现在你我他一切众生受供养。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佛慈悲,给我们众生种点福根。佛若是不吃东西的话,我们众生就没有地方种福了。佛为众生种福田,所以不吃而吃,吃而不吃。假如佛不吃东西,众生则无处种福田,而佛弟子就没有饭吃了。

佛的应供,完全是为弟子着想,所谓“泥龙虽不能降雨,祈雨必假泥龙;凡僧虽不能种福,求福必假凡僧。”这是互相休戚,并非迷信。佛为应众生的机缘,而勉强接受这个供养,并不是说佛矛盾,吃了还说没有吃,这一点大家要明白,也就是破人的执着。

纯陀居士虽是工人,但是他用至诚恳切的心来供养,没存半点企图,所以佛接受他的供养。他说有穷根,希望佛拔除穷根。这表明他唯一目的是为众生种善根,而不是为自己,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我们人不须怕穷根,穷根不会障道,就怕有魔根。魔根就是邪知邪见,若有了邪知邪见,无论修什么法门,绝对不会相应。无论有什么本领,都是在说食数宝,为人家忙,自己没有得到好处。

纯陀居士就是行人所不能行,让人所不能让,所以不和人争。人家供养完了之后,他才来供养,绝不抢先。我相信他已经等了很久的时间,但他是吃人所不能吃的,受人所不能受的,所以才是人中之龙。因为纯陀具足“真诚”两个字,所以佛才接受他的供养。为什么纯陀能有这样的因缘?因为他在往昔时,修福修慧,修来的功德,所以在今生能做一位圆满的布施者。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生死簿、业镜台,这一些都不是虚妄的

净空法师:生死簿、业镜台,这一些都不是虚妄的

【神明尅识。终入恶道。自有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这个地方所讲的『神明尅识』,这个「识」念破音字,不念识(ㄕ;shi),念识(ㄓ;zhi)...

剩饭、剩水、垃圾食品等怎么处理?

剩饭、剩水、垃圾食品等怎么处理?

最简单的施食法:六字大明咒施食...  唵(ong)嘛(ma)呢(ni)叭(bei)咪(mei)吽(hong)丹真绒布上师餐前必做上供下施。下施时,念诵观音菩萨心...

佛​前供花的功德福报

佛​前供花的功德福报

经典中罗列供华的种种功德果报,如《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云:“若有众生,奉施香华,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花;二者、身无臭秽;三者、福香戒香;四者、随所生处,...

净空法师法语:不生气的好办法!

净空法师法语:不生气的好办法!

  1、记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世间都是假的,...

信愿法师:弥陀调摄安排临终笑着往生

信愿法师:弥陀调摄安排临终笑着往生

【念佛感应录】弥陀调摄安排 临终笑着往生我的母亲张亚英(佛普),七十九岁,罹患糖尿病二十多年,并发症严重,不幸又脑中风,最终成为植物人。今年(2018年)1月4日...

佛家讲“随缘”,到底随的什么缘?

佛家讲“随缘”,到底随的什么缘?

长久以来,很多佛教词汇被引用在各种文章和日常对话中,有一部分已经逐渐模糊了本来的含意。随缘,就是一个例子。随便吧,无所谓,有没有都行,不想动脑筋考虑......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