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佛入涅槃为何不受供养?

因为纯陀具足“真诚”两个字,所以佛才接受他的供养。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八日开示

佛将入涅槃之际,为什么不受供养?因为佛已成为金刚不坏之身,所以不接受饮食,吃与不吃都没有关系,吃东西也可以,不吃东西也可以。不像我们一顿不吃饭,好像吃了多大的亏;甚至没有吃饱,就觉得是赔本。在禅宗有句名言:“终日吃饭,未吃一粒米;终日穿衣,未穿一缕纱。”这句话不是打妄语吗?仔细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他虽然吃饭穿衣,但是心不在此处。那么心在何处?心念兹在兹、一心一意在参话头,不到水落石出不放松,如此克期取证,为达其目标。释迦牟尼佛说:“我接受牧牛女的牛乳粥之后,便到菩提树下修行,而成正觉。”他吃了牛乳粥,恢复身体的健康,若是不吃也可以的。佛在雪山修六年苦行,每天只吃一粒芝麻和一粒麦子,也没有饿死,虽然骨瘦如柴,但是精神仍很健康。所以才说佛吃也可以,不吃也可以,没有多大问题。

因为佛吃也可以的缘故,所以才在入灭之前,接受纯陀最后的供养,目的是为大众着想。怎样为大众呢?怎能代表大众吃呢?所谓“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也就是佛为法会大众,而受纯陀最后的供养,也是为现在你我他一切众生受供养。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佛慈悲,给我们众生种点福根。佛若是不吃东西的话,我们众生就没有地方种福了。佛为众生种福田,所以不吃而吃,吃而不吃。假如佛不吃东西,众生则无处种福田,而佛弟子就没有饭吃了。

佛的应供,完全是为弟子着想,所谓“泥龙虽不能降雨,祈雨必假泥龙;凡僧虽不能种福,求福必假凡僧。”这是互相休戚,并非迷信。佛为应众生的机缘,而勉强接受这个供养,并不是说佛矛盾,吃了还说没有吃,这一点大家要明白,也就是破人的执着。

纯陀居士虽是工人,但是他用至诚恳切的心来供养,没存半点企图,所以佛接受他的供养。他说有穷根,希望佛拔除穷根。这表明他唯一目的是为众生种善根,而不是为自己,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我们人不须怕穷根,穷根不会障道,就怕有魔根。魔根就是邪知邪见,若有了邪知邪见,无论修什么法门,绝对不会相应。无论有什么本领,都是在说食数宝,为人家忙,自己没有得到好处。

纯陀居士就是行人所不能行,让人所不能让,所以不和人争。人家供养完了之后,他才来供养,绝不抢先。我相信他已经等了很久的时间,但他是吃人所不能吃的,受人所不能受的,所以才是人中之龙。因为纯陀具足“真诚”两个字,所以佛才接受他的供养。为什么纯陀能有这样的因缘?因为他在往昔时,修福修慧,修来的功德,所以在今生能做一位圆满的布施者。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回向要注意些什么

海涛法师:回向要注意些什么

好,大家,阿弥陀佛!我们现在要回向。在佛教里面,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会产生一个影响力,叫做业力。人的命运,就是被掌控在这个业力里面,富有、贫穷、做神、做鬼,都是业...

传喜法师:施食就是布施

传喜法师:施食就是布施

根据佛教的因果律,今世贫穷就是因为累世悭吝不愿布施。施食本身就是布施,供养佛都没有布施一个三恶道众生的功德大,因为三恶道众生最苦最需要。佛其实不需要物质上供养,佛...

救命要救急,行善贵在随缘布施

救命要救急,行善贵在随缘布施

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缺米粮。有一回,他向朋友监河侯借三升小米,监河侯却对他说:“可以啊!不过我家现在没有很多米粮,你稍等一段时间,等我向老百姓收一点税之后,再借你...

为死亡做准备

为死亡做准备

──将「中阴教授」有效实修于此生认识中阴有些人把中阴看成是不重要的事情,因而采取没有必要理会或忧虑的态度。这是一种错误的态度。中阴是我们早已经经验过的事,而且未来...

慧僧法师:若不如法供养经典者,犯轻垢罪

慧僧法师:若不如法供养经典者,犯轻垢罪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若佛子。...

淫欲人生的痕迹

淫欲人生的痕迹

这是我三十多年的淫心变化以及淫行痕迹,由于长期淫欲的缘故,记忆力较差,能记起来的全部真实的写出来了,中间很多事情也是在写的过程中才想起。不求别的,只求洗涤自己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