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佛入涅槃为何不受供养?

因为纯陀具足“真诚”两个字,所以佛才接受他的供养。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八日开示

佛将入涅槃之际,为什么不受供养?因为佛已成为金刚不坏之身,所以不接受饮食,吃与不吃都没有关系,吃东西也可以,不吃东西也可以。不像我们一顿不吃饭,好像吃了多大的亏;甚至没有吃饱,就觉得是赔本。在禅宗有句名言:“终日吃饭,未吃一粒米;终日穿衣,未穿一缕纱。”这句话不是打妄语吗?仔细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他虽然吃饭穿衣,但是心不在此处。那么心在何处?心念兹在兹、一心一意在参话头,不到水落石出不放松,如此克期取证,为达其目标。释迦牟尼佛说:“我接受牧牛女的牛乳粥之后,便到菩提树下修行,而成正觉。”他吃了牛乳粥,恢复身体的健康,若是不吃也可以的。佛在雪山修六年苦行,每天只吃一粒芝麻和一粒麦子,也没有饿死,虽然骨瘦如柴,但是精神仍很健康。所以才说佛吃也可以,不吃也可以,没有多大问题。

因为佛吃也可以的缘故,所以才在入灭之前,接受纯陀最后的供养,目的是为大众着想。怎样为大众呢?怎能代表大众吃呢?所谓“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也就是佛为法会大众,而受纯陀最后的供养,也是为现在你我他一切众生受供养。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佛慈悲,给我们众生种点福根。佛若是不吃东西的话,我们众生就没有地方种福了。佛为众生种福田,所以不吃而吃,吃而不吃。假如佛不吃东西,众生则无处种福田,而佛弟子就没有饭吃了。

佛的应供,完全是为弟子着想,所谓“泥龙虽不能降雨,祈雨必假泥龙;凡僧虽不能种福,求福必假凡僧。”这是互相休戚,并非迷信。佛为应众生的机缘,而勉强接受这个供养,并不是说佛矛盾,吃了还说没有吃,这一点大家要明白,也就是破人的执着。

纯陀居士虽是工人,但是他用至诚恳切的心来供养,没存半点企图,所以佛接受他的供养。他说有穷根,希望佛拔除穷根。这表明他唯一目的是为众生种善根,而不是为自己,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我们人不须怕穷根,穷根不会障道,就怕有魔根。魔根就是邪知邪见,若有了邪知邪见,无论修什么法门,绝对不会相应。无论有什么本领,都是在说食数宝,为人家忙,自己没有得到好处。

纯陀居士就是行人所不能行,让人所不能让,所以不和人争。人家供养完了之后,他才来供养,绝不抢先。我相信他已经等了很久的时间,但他是吃人所不能吃的,受人所不能受的,所以才是人中之龙。因为纯陀具足“真诚”两个字,所以佛才接受他的供养。为什么纯陀能有这样的因缘?因为他在往昔时,修福修慧,修来的功德,所以在今生能做一位圆满的布施者。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在家居士做火供,要不要请出家法师住持

海涛法师:在家居士做火供,要不要请出家法师住持

问:请开示在家居士做火供,要不要请出家法师住持火供?答:如果是对佛菩萨做火供,还是请出家人做主法。但是如果你的目的,只是施食给鬼道众生,那没关系,因为在家人丢黄金...

佛教故事:夫妇的发心

佛教故事:夫妇的发心

  一杓饭汁得心明,天上人间贵人称,  不信但看尼树子,形如芥子荫多宏。  佛陀在世的时候,僧众们的饮食都是到信众家中去托钵乞食,僧团中是不起火煮食的,这是当时印度僧团的规则。  有一天,佛陀带着...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九讲 正宗分——布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九讲 正宗分——布

第九讲  正宗分——布施平等觉 我们上一次学习到《八大人觉经》的第五觉,在第五觉的开始,我们讲述了佛法当中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阶段。菩萨的发心是因为看...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三十七回拜寂靜音海夜神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三十七回拜寂靜音海夜神

  参寂静音海主夜神  起无量法藏大悲法  念念生喜庄严法门  而证入难胜地境界   善天色将晚,寂静音海已在菩提场中四处巡走,步子轻慢,没有声音,只是祥光随布闪灿,善财上前顶礼,寂静音海止步,...

一名严重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患者,对杀生和深陷色

一名严重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患者,对杀生和深陷色

先说现在的我,杀生、邪淫的惨烈果报,让我在活着的这些年,饱受抑郁症、社交恐惧症的折磨;抑郁症使我对一切事物丧失兴趣,情绪低落、萎靡颓废,消极悲观,常常有寻死的想法...

龙树菩萨的故事

龙树菩萨的故事

龙树菩萨大约出生于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天竺的婆罗门种姓。龙树天资特别聪明,在很小的时候,听婆罗门诵读《吠陀》经典,只要听过一遍就能全部背诵出来。到二十岁以后,他对天文、地理、数学、工巧、武术以及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