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印经书、供养三宝,这是真正报父母恩的方法

我们常说,做法布施可以增长智慧。比如说报父母恩不可以在父母生日的当天去酒楼摆几桌酒席,或者在家里大操大办,你以为这是报父母恩?这是错了,你害了父母,增加了父母的业障,为他而杀,又增加了自己的业障。

所以最好的报父母恩的方法是在父母生日那天吃素,而且在父母生日的那天,为他们印一点经书,比如《地藏经》、《药师经》、《金刚经》,或者其他法宝,这样是很好的;或者为父母供养三宝,为父母放生,这样就可以增延父母的福寿。

放生、印经书、供养三宝,这是真正报父母恩的方法。所以我们做法布施,多印一些经书流通,这样可以增长自己的智慧。但是要有正知正见,要印真正的大乘佛经,如果你出资印的都是附佛外道的伪经,误导众生,这个罪过可就大了。

而且自己了解多少佛法都与别人讲解,引导别人了解佛法,增长智慧,自己如法修学,让大家相信佛法,这些是法布施,可以增长自己的智慧。如果你了解佛法,不肯说,非常的保守,别人想去闻法,你障碍别人听法,这都是为自己种下一个愚痴的因。

《弥陀经》里面有一位周利盘陀伽尊者,他以前是没有什么智慧。他的哥哥出了家,所以他跟着他哥哥出了家。结果有一个偈子,“身语意三不造罪,离欲不执着世间”,就这两句话,他背了三个月都背不出来。

他哥哥就骂他:“你太蠢了,太愚痴了。你不是出家的料,你回去吧。”

他就很难过,一边走,一边哭。路上遇到了释迦牟尼佛,佛陀很慈悲地问他为什么哭?

他就说自己没有什么智慧,太愚痴。佛陀就安慰他,让他到祇园精舍,每一天扫地,就念扫尘离垢,打扫这些尘土,离开污垢,扫尘离垢,念四个字就可以了。

一开始他念了扫尘,就忘记了念离垢,念了离垢,就忘记了扫尘,没有什么智慧。但是慢慢地就可以念到了扫尘离垢,一边扫地,一边念扫尘离垢,扫尘离垢。

有一天他突然地觉悟了,“啊,我扫这个尘是什么尘呢?不只是外面的尘土,而且要扫自己心中的尘,心中愚痴的尘,离开这个迷惑颠倒的垢,离开贪瞋痴的垢,这样扫尘离垢。”所以他突然觉悟了,之后快速地开了智能,证到阿罗汉果。

佛教有一个规矩,每隔半个月,比丘尼的僧团就要请比丘来开示。就轮到周利盘陀伽来开示,这时候有一些比丘尼看不起他,因为他愚蠢是出名的,这些比丘尼知道,“噢,原来是周利盘陀伽来开示。”大家都很藐视他,所以故意捉弄他,搭了一个很高的法座,而且不摆一张梯子。就看他怎样上去讲法,故意看他怎样出笑话。

谁知道周利盘陀伽一去到,见到法座马上用手按了按,法座就自动降了下来。之后就开始讲法,滔滔不绝地讲了许多无量无边的妙法。

那些比丘尼很赞叹,觉得很奇怪,这个人以前这么愚痴,四个字都背不到,现在居然有这么多的智慧,讲这么多的妙法出来,就去请问:“佛陀,是什么因缘?周利盘陀伽以前那么愚痴,现在这样有智慧?”

佛陀就说:“周利盘陀伽其实前世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三藏法师,但是他非常保守,别人很虔诚很恭敬向他请法,他说我不知道。他明明知道的说不知道,吝啬自己的法,保守,所以得到的果报是愚痴!”

我们多一点弘法,懂多少,了解多少,给大家讲多少,这些是一种增长智慧的方法。所以希望我们通过帮助其他众生来增长智慧,来提升自己的智慧,通过法布施来开发我们本有的智慧。

 

点我:

相关文章

圣凯法师:对于财富的理解,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就是金钱

圣凯法师:对于财富的理解,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就是金钱

  有这样一个故事,虽然很平常,却意义深刻。  瑞士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电子户籍卡的国家,在这里,婴儿一出生,医院便会立即打开计算机,通过户籍网络看他(她)是这个国家的第多少位成员,然后以此为编号开...

【四念处】是什么?什么是四念住?

【四念处】是什么?什么是四念住?

四念处是什么?什么是四念住?  四念处,又名四念住,是指身、受、心、法四种观想。身,就是我们的身体;受,是我们的身体对外界种种接触刺激的感受;心是对于受所产生的反应、执着;法是身、受、心所产生的一切。...

他巧妙度化吝啬弟弟成就一位大善人

他巧妙度化吝啬弟弟成就一位大善人

  目犍连尊者的弟弟,积蓄万贯家财,富可敌国;可是他很悭吝,丝毫不肯布施,金银堆积满仓,他还是不满足。每日只望积蓄能一天多过一天。  目犍连尊者知道了这种情形以后,特地跑到弟弟的家里,设法度化他,...

净空法师:下一次再碰到这个机会不知道要到哪一生

净空法师:下一次再碰到这个机会不知道要到哪一生

我们得要相信,不相信那就可惜了,这个机会当面错过,下一次再碰到不知道要到哪一生哪一劫。说明机会非常难遭遇,太难太难了!这是什么机会?出离六道轮回的机会,出离十法界...

悭贪堕畜生

悭贪堕畜生

  佛陀在舍卫城中教化的时候,有一天,慢步走到鹦鹉摩纳都提子的家中,真不巧,都提刚好有事出去了。  都提家里养了一只白狗,全家大小都很爱护它,尤其都提更是像人一样的宠爱它,食必供以美味,卧必供以床铺。...

要学会把财富转化为阴德,福泽子孙后代

要学会把财富转化为阴德,福泽子孙后代

世间人对财富很追求,但是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财富似乎很难守得住,中国有句话,富不过三代,也许是上天不愿意把财富一直堆在某些人身上。就像朝代,几百年后,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