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法升天

  四生慈父,人天导师的大悲佛陀,时时刻刻都在关怀着还未得度的众生。因此,有时分身在恒河边,出广长舌,讲经说法。

  每次,佛陀在宣说妙法时,除帝王、士民外,天龙鬼神、飞禽走兽之类,皆来听法,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说法后,听法者都能受到利益。

  一天,恒河边的一只老虾蟆停在空地上肃然地聆听佛陀讲经,却也能了解经义。

  一会儿,一个牧牛的老公公手里拿着拐杖也挤进这空地来,不巧,老公公停下的杖头,压在老虾蟆的背上。

  虾蟆听得入神,也不感觉杖头压在身上,老公公稍一移动,很不幸地,虾蟆就丧命于老公公杖头之下。

  虾蟆死了,到那儿去呢?真是不可思议,因为它听经入神,深得法味,肉体死了,而神识却仗着听经闻法的福力,上升天上。生天以后,得天人身,用天眼观察自己的来历,知道是从畜生道的虾蟆来,因听经闻法,仗佛威力,得此升天福报,即刻来到下界,散天华于前生虾蟆身上,以报答它不轻视自己,喜欢听经的恩德。

  一只虾蟆精进听经闻法尚能升天,何况人呢?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 悲贤童子--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悲贤童子--堪布索达吉

悲贤童子 ——处以极刑 得佛救度 一时,佛在广严城,城中有一名为狮子的大臣。他的妻子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他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取名为悲贤,并以牛奶、酸奶等精心喂养...

愚行不自知的“双头鸟”

愚行不自知的“双头鸟”

  生活中,我们都是两头鸟,心底里也埋藏着善和恶。我们经常都会徘徊在善恶的边缘,是善还是恶,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佛本行集经》记载这样一则故事,佛陀以此告诫弟子,瞋恚即是愚行,以自己的生死来逞一时...

净空法师:为什么愈修行所得的障碍愈多?

净空法师:为什么愈修行所得的障碍愈多?

  问:“为什么愈修行所得的障碍愈多?”  答: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为什么愈修行障碍愈多?你的冤亲债主太多了。你欠人的命没有还他的命;你欠人的钱没有还他的债,所以你修行,这些冤亲债主来找麻烦。你跑...

佛说沙曷比丘功德经--释法炬

佛说沙曷比丘功德经--释法炬

佛说沙曷比丘功德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与千二百五十比丘菩萨万人。时须耶国有贫人。行赁剃小儿头。所剃者皆约。到麦熟当各雇麦一斛。适别未远。道逢故人。将其还求麦。...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支曜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支曜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 后汉三藏法师支曜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誓牧山求师树下。贤者阿那律。在彼禅空泽中坐思惟言。道法少欲多欲非道。道法知足无厌非道。道法隐处乐众非道。道法精进懈怠非道。道法制心放荡非道。道...

分别经--竺法护

分别经--竺法护

分别经一卷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晨朝整服。俨然而坐。佛语阿难。告诸比丘。皆寂静明听。今当为汝说人生受苦。阿难从坐起整衣服。为佛作礼。白佛言。愿乐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