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供养诸佛的福德,亦不及持诵《金刚经》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及。】

阿僧祇译为无央数,无量阿僧祇劫就是显时间之长久,那由他译为万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就是说明数量太多,数量之多了。然灯佛我们前面讲过,释迦牟尼佛在修行第二阿僧祇劫将满的时候,遇到然灯佛,闻法修行,证无生法忍。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实无所得,名无生法忍,这是无生法忍,释迦佛在修第二阿僧祇劫的时候,遇然灯佛证无生法忍。到修第三阿僧祇劫,世尊在遇然灯佛之前,在无量阿僧祇劫这么长的时间,值遇了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而且在众多诸佛所,都供养承事不曾空过一佛。那供养承事的佛如此之多,所修的功德也非常的多。但是与在后末世,能受持此经的功德比起来,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如持经功德的一分,供养诸佛的功德千分万分亿分,乃至无法用算术譬喻比喻之分都不及持经功德的一分。

为什么呢?我们想想,供养这么多的诸佛,算术譬喻之数分都不及持经功德的一分?这是因为世尊在证无生法忍之前,供养诸佛是以有所得的心供佛,有能供的我,那所修之福就是有漏的,我们说是生灭的,不能了脱生死。而受持此经之人,了知万法皆空,心无所得,见诸法的实相,所得功德无漏无为,犹如虚空,胜过世尊往昔供养诸佛的功德。厉不厉害?所以说你受持的功德真的是太大了。

这段经文中特别指出,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之人,这里有四种含义。第一种含义,后末世指的是末法时期,末法时期我们讲过,第五个五百年,末法时期,斗诤坚固,众生业重福轻,障深慧浅,然而这个时候还能够受持读诵《金刚经》的人,那么在这个后末世之前,在我们现在之前,肯定还能够受持《金刚经》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所以说后末世,也是把从佛说法,从说法的时候开始一直到后末世都包含在内了,这是说法的善巧,说法之善巧,这是第一个含义,说法之善巧。第二个含义是摄受之平等,因为在末法时期仍然有受持读诵《金刚经》的人,所以佛特别举出后末世来说,表示不可轻视众生,这是摄受之平等。第三个此经最能消业障,举后世来说也显示末法时期的众生不可不奉持此经,这是救度之慈悲。这是第三个含义,救度之慈悲。

据《金刚经持验录》中记载,唐朝申州大云寺有个法师叫德遵,德遵和尚,他在五十岁那年染上重病,全身乏力病情危急,这时候有个叫张照藏的人精通阴阳推命之术,他替德遵推算八字,说他这个时候正当是厄运时,还有一位叫张极的人他精通岐黄医术,他为德遵把脉诊断,他也说德遵这个病用针灸和药物都治不好了。那德遵心想,既然如此与其等死,我何不万缘放下一心向佛呢?于是他就开始读诵《金刚经》。虽然他身患重病,身体非常的虚弱,但是他每天仍然坚持念《金刚经》几十遍。他端坐在蒲团上,不论是白天或者是夜晚都精进持诵《金刚经》。由于他的虔诚恳切业障逐渐消除,不到十天这个病情就渐渐的好转,没过多久身体就康复了。德遵从此以后就是以持诵《金刚经》为定课,我们说为常课了,他的功课了。这是第三个救度之慈悲。第四个是付嘱之深长,此经是三宝命脉所关,举后末世来说,是为了劝现前当来一切众生,应当大力弘传,尽未来际不令断绝。不能令此经断绝,要大力弘扬此经,这是佛付嘱之深长。

摘自宏圆法师《金刚经》讲义

 

点我:

相关文章

传喜法师:以欢喜供养心护持三宝

传喜法师:以欢喜供养心护持三宝

以欢喜供养心护持三宝 我在做法会当中也发现有很好的,有一种为了成就师父的法会一心一意地做。有一个主办法会的,他还不是佛教徒,也没做过,他是喜欢,他偶尔的收到生...

传喜法师:佛陀示现圆满 点灯祈愿智慧——台湾弘

传喜法师:佛陀示现圆满 点灯祈愿智慧——台湾弘

佛陀示现圆满 点灯祈愿智慧——台湾弘法院开示 2012.10.13 为什么佛陀要示现八相成道?佛陀可以不死的,但是如果佛陀不死,大家会觉得:佛陀不是人,祂跟我...

信愿法师:弥陀本愿,誓度娑婆,上尽现生一形,下

信愿法师:弥陀本愿,誓度娑婆,上尽现生一形,下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窥基大师所开示:弥陀本愿,誓度娑婆,上尽现生一形,下至临终十念,俱能决定,皆得往生(二)昨天师父看经书看到很晚,看到这一部经的十二则故事,其中...

净空法师: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你说这个多自在,省

净空法师: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你说这个多自在,省

所以要知道苦乐,你就会下定决心,我要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妙是真妙,跟我们这个世界完全不一样。我们这个世界人身体是物质,所以必须要有饮食、要有养分。极乐世界身体...

净空法师:身家是个工具,这一点一定要认识清楚

净空法师:身家是个工具,这一点一定要认识清楚

“观身不净”,你真正清楚明白了,你对于身相就不会贪恋,你就决定不会为它而造罪业。众生造业,为身造的超过半数,为身体的享受,世间人所讲的身家性命,迷于身家,造无量无...

净空法师:打坐念佛产生种种境界是什么原因?

净空法师:打坐念佛产生种种境界是什么原因?

问:打坐念佛产生种种境界,如,感觉自己愈升愈高,请问这是什么原因?老法师答:境界现前不要去理它,想到《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是好境界;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