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是否可向观世音菩萨祈求婚姻吗?

:底下一个问题,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弟子可向观世音菩萨祈求婚姻吗?姻缘真的是前生注定的吗?

:是!是前生注定的。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可以去祈求。但是有的时候求不应,为什么?非理,不如法,观音菩萨不管你。如果你真正,你是个男生,希望娶到一个好太太,能像文王的夫人太姒一样,将来能够生出圣贤人。不但是荣宗耀祖,而且能够帮助社会安定,帮助世界和平,那观音菩萨就会帮你忙。你没有这种大愿心,菩萨不会管你的,那你就宿世的缘分是什么样的。夫妻是缘,有报恩的,恩爱夫妻;有报怨的,报怨的时候,结婚之后永远不会和睦,会给你带来家庭纠纷;有讨债的,有还债的,总是四种缘。只有懂得佛法的人,无论是哪一种缘,都把它转成法缘,大家在一起学佛,一起共修。过去不善的缘化解了,善的缘也转变成法缘,这个好!现在在家学佛的同修,有几个人懂这个道理?

如果真懂这个道理,学佛同修家庭决定是和睦的,六和敬的家庭。那佛法在这个社会,形象就不一样了,学佛的人家庭真的是美满,这就是弘扬佛法,这就是利益众生。如果学佛的人还是争名夺利,还是自私自利,不但戒律不能持,十善也做不到,这就错了。这样学佛依旧随业流转,灾难来的时候还是不能避免,为什么?你不是真学佛,挂著佛的招牌,没有认真学佛。我们现在把这个事情,学佛的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出家为什么沙弥律仪做不到,在家十善业道做不到,从前人何以能做到?现在为什么做不到?我们研究总结的是,从前人有家庭教育的根,所以他容易做到,现在人没有了。二十几岁、三十几岁接触佛法,他不善的习气已经养成,断不了,所以都不是认真学。认真学佛,在缘上,佛法是教育,认真学就是天天听课,天天进讲堂,天天学习。

现在佛教的环境,寺庙现在是很多,没有教学,都是法会、经忏佛事,这个不行,这个没有用处。法会是像学校里面举行一个活动,活动的根还是教学。譬如一个学期举行一、两次学生成绩展览,这就像法会一样,你平常没有真正修功,那个展览是假的,不是真的,不起作用。这个一定要知道!我们道场有一点点小的感应,是长年讲经,天天不中断。我们拿累积的功德,在三时系念做为超度的根本依据。你没有这么多人平常的修功,这个超度效果就很薄弱。这个事实有几个人能懂得?有几个人明了?凡事都有理,有理必有事,理事搞清楚,你怀疑就没有了。

节选自 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七十六)(共一集)2006/8/24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点我:

相关文章

虚云老和尚:如法打坐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虚云老和尚:如法打坐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一)静坐不过是教行人返观自性的一种方便方法。简言其要,则在于系念一句佛号。(或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皆可。)心心相契,念念相续,由心...

光亮法师:什么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

光亮法师:什么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

一直以来,世人总是固执的认为剃除了须发,身穿僧袍行走于世的人就是佛门的出家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僧人,更有甚者说是和尚。这些人身居寺院庵堂,深居简出,不苟言笑,平常...

供灯千篇文三十八:供灯之关于出家

供灯千篇文三十八:供灯之关于出家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我每写一遍圣号,大家就跟我诵念一遍圣号,生活就会有大不同。供灯的这几年里,除了供灯之外的问题,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

黄念祖: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黄念祖: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当初本师释迦牟尼佛,舍弃了王位,舍弃了最美丽的眷属,舍弃了世间难舍的一切,只是因为大悲心切。他做太子时看见鸟吃虫子,看见众生为了生活而互相吞吃;又看到有老人,有病...

净空法师:随缘不要攀缘,好事不如无事

净空法师:随缘不要攀缘,好事不如无事

「道在善巧利用其环境,则无时无处不是道场。」前面一条说得好,修行要理事圆融,要在一切境缘当中,境就是物质环境,缘就是人事环境,在这里面随缘而不攀缘,将我们在经典里...

顿珠法师:智慧的人身上有两个宝贝

顿珠法师:智慧的人身上有两个宝贝

要知道,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但是,一个智慧的人,可以把自己的人生建设成一座宝藏。这样的人有两个宝贝:1、接纳,是一种慈悲因为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