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瞋报瞋

  佛陀弘化四十九年的期间,除了受到婆罗门等外道的嫉妒迫害外,最初也常有人因为家中子弟跟随佛陀出家,于是迁怒佛陀,对佛陀做出无礼的举动,但最后总是被佛陀的慈悲与智慧所摄受。

  有一次,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跟随佛陀出家,他忍不下这口气,于是怒气冲冲的跑到精舍去找佛陀理论。一见佛陀,不由分说,劈头就骂,佛陀只是静静的听着,等到他骂累了,稍为安静下来,佛陀这才平静的问他:「长者呀!你的家中平常总会有亲戚朋友来访吧!」

  「有呀!那又怎么样呢?」

  「你偶而也会以酒食款待客人吧。」

  「那是当然的事呀!」

  「如果你备办菜肴,而客人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些菜肴应该归于谁呢?」

  「如果他们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当然归于我呀!」

  「长者啊!你刚才骂我的许多话,我决定不接受它,所以那些话劳你再带回去。如果你骂我,我和你对骂,就如同主客相对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些菜肴。」

  佛陀接着又对长者说道:「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是没有瞋恚心的。如果以瞋报瞋,以骂还骂,则不能算是有智慧的人;如果不以瞋报瞋,以骂还骂,不但调伏了对方,也调伏了自己。」

  佛陀的一席话,如同空谷足音,深深震撼了长者的心。这时长者忽有所悟,原来佛陀是这么一位有智慧的圣者,难怪有那么多人愿意追随佛陀出家。继而想到自己刚才对佛陀的大不敬,心中感到十分的惭愧,当即向佛陀认错忏悔,并且请求佛陀开示法要。经过佛陀一番教谕后,长者如沐春风,兴高采烈的回家。从此欢喜赞同儿子出家,自己也成了佛教的大护法。

点我:

相关文章

为何一女子在寺院里供养几千两银子,还不如几文钱?

为何一女子在寺院里供养几千两银子,还不如几文钱?

  文章选自中国佛学院广行法师编著的《可·为》——广行释讲《了凡四训》一书  心满则满 心半则半  昔有某氏女入寺, 欲施而无财, 止有钱二文, 捐而与之, 主席者亲为忏悔;    从前有一户人家...

钱是人人爱的,他为什么这么舍得?

钱是人人爱的,他为什么这么舍得?

  一念虔诚 因小果大  有一回,佛陀来到全是婆罗门种的一个国城。城主听说佛的摄受力很大,受教化的人很多,内心十分惶恐,害怕婆罗门的教理会因而站不住脚,为了防止这个情况他预先发布命令:「凡是供养佛...

百喻经新白话版4

百喻经新白话版4

  49.小儿争分别毛喻  譬如昔日有二个小儿,到河里游戏,在水底捡到一把毛。  一小儿说:“这是仙须。”  一小儿说:“这是熊毛。”  当时河边有一仙人,二小儿争论不休,就到仙人那里,决断疑惑。...

净土圣贤录易解:刘宋昙顺

净土圣贤录易解:刘宋昙顺

  刘宋昙顺  昙顺。黄龙人,幼年出家,跟从鸠摩罗什大师学法。他讲解演说的种种经典,都能奥妙地穷尽色空二法皆不可着的甚深义理。  罗什大师赞歎说:「此子真是奇才根器啊!」后来入庐山,修习淨土,当时...

放生愈疾:14.钱尽病瘳叶洪五《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愈疾:14.钱尽病瘳叶洪五《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第二章 放生愈疾  14.钱尽病瘳叶洪五  钱塘叶洪五...

《百喻经卷下》93之老母捉熊喻

《百喻经卷下》93之老母捉熊喻

  【译文】  曾有一位老妇在树下卧息,一头熊想来抓搏她。这时老妇绕树逃避,熊随即在后面追逐,并且一手抱住树,另一手去捉老妇。老妇急了,赶忙缘树揿住那只伸过来的手,与原先抱着的那只一道都按捺在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