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树德资亲

 感应篇广疏

  福建林承美。幼丧父。其母守节抚养。承美旦暮号泣。患莫能报。一禅师告云。孝子思亲。痛泣无益。当求所以报之之道。语云。作善亲有益。作恶亲有忧。子欲报亲。惟有戒杀放生。广积阴德。乃可报耳。承美省悟。誓戒杀放生。广脩善事。后享年九十有六。科第甲于闽中。

  〔按〕世有善用其孝者。有不善用其孝者。吾尽其诚。能使亲实受其惠。此善用其孝者也。吾尽其诚。不能使亲实受其惠。此不善用其孝者也。若云哭泣尽哀。即名为孝。纵使两目涌泪。若决江河。于亲何益。若云衰麻在身。即名为孝。任汝积麻成山。坐卧其内。于亲何益。夫衰麻哭泣。原人子必不容已之情。然欲使生我劬劳之父母。得沾实惠。则在彼而不在此矣。

  《白话解》

  树德资亲

  (摘自《感应篇广疏》)福建的林承美,幼年就死了父亲,他的母亲守节不嫁,抚养几子。(后来母亲死了)承美日夜哭泣,深感母恩难以报答。一位禅师很受感动,就劝告他说:「孝子思亲,光是痛哭,亲人并不会得到什么好处,应当想一个报答的好办法。名言道,作好事,亲人就会得益;作坏事,亲人就会受害。您想要报亲恩,只有戒杀放生,广积阴德,才能使亲人真正得益。」承美一听,醒悟过来,发誓戒杀放生,多做好事。后来享受高寿九十六岁,科第为闽中第一。

  按:世上有善于尽孝的人,有不善于尽孝的人。我尽自己的诚心,使亲人得到实际的利益,这就是善于尽孝的人。我尽到了自己的诚心,而亲人并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利益,这就是不善于尽孝的人。

  如果说哭泣就是尽哀,就叫做孝,那么即使泪如泉涌,像决堤的江河一样,对于亲人又有什么利益呢?如果说身披衰麻,就叫做孝,那么任便你积麻成山,坐到里面去,对于亲人又有什么利益?披麻戴孝,痛哭流涕,是人不得已才表达出来的常情。要想使生我养我、任劳任怨的父母得到真实的利益,则要用另外一种办法,不在这种表面形式。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施主的儿子,供塔发愿证罗汉果

《百业经》:施主的儿子,供塔发愿证罗汉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两个小孩前世的愿力

两个小孩前世的愿力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牛命与人命

牛命与人命

  过去有一个从事屠宰的人,养了一千头牛,每日宰杀一头牛出售。杀了五百头牛,还有五百头,牛儿们不知死期不远,还在跳腾嬉戏,共相抵触。  一天,佛陀适巧路过此地,见到这种情形,心生悲愍,对随侍的弟子们说...

杀生恶报:脓疮疗饥的杜章(19)《江慎修居士选录》

杀生恶报:脓疮疗饥的杜章(19)《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第二篇杀生恶报篇 第一章 屠宰】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19.脓疮疗饥的杜章  梓潼帝君...

放生救物延寿:江慎修居士选录 9.放鱼增寿屈师

放生救物延寿:江慎修居士选录 9.放鱼增寿屈师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原文】  9.放鱼增寿屈师  屈师于元村,遇一赤鲤,买放之。后梦龙王延至宫中,谓曰:君本寿尽,以君救龙,增寿一纪。  【白话文】  9.放鱼增寿的屈师 ...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九回修舍优婆夷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九回修舍优婆夷

  第九回 修舍優婆夷  运智观照 生死双摧  菩提安幢 证不退住  善财童子渐渐向南行去,至海潮处,他才见到这座普庄严园,依报①庄严,宛似西方极乐世界:  (1)众宝围绕;四周的垣墙,都是众宝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