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水与法水

  佛陀成道后,经常到处弘化,足迹踏遍了五印度。一天,佛陀经过孙陀利河边的丛林,住在附近的水净婆罗门,发现佛陀来到孙陀利河边,非常高兴,三步并作两步,急忙跑来见佛陀。

  婆罗门问佛陀:「您想到孙陀利河中沐浴吗?」

  佛陀说:「为什么要到河中沐浴?有什么利益?」

  婆罗门答道:「远古的仙人曾在孙陀利河度化众生,因此,如果你跳进河中沐浴一番,就能消除一切罪恶,获得吉祥、清净、解脱。」

  佛陀眺望孙陀利河,又注视着婆罗门说:「真的吗?」

  婆罗门笃定的说:「绝无戏言,这是我修行的秘诀呢。」

  佛陀说:「到孙陀利河沐浴是不能消除罪业的。其余如恒河、婆休多河、伽耶河、萨罗河,也是一样。假如跳进圣河里沐浴,即使历经百千年,也不能消除内心的烦恼污垢。」

  婆罗门听了,露出一脸惊讶的表情。

  「孙陀利河是世间的凡水,它能洗除身体上的污垢。如果你想彻底洗净内心的罪业,就必须要用清净的法水。」佛陀继续说着。

  婆罗门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道理,顿时觉得心光朗照,于是迫不及待的问:「

  那什么是清净的法水?」

  佛陀答道:「保有一颗清净的心,勤修净业,尽形寿受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的戒律,并且深信罪福业报,不嫉妒别人,这才是真正以清净的法水洗尘除垢。」

  婆罗门听了这一番道理,内心受到相当大的激荡,顿时如获至宝,欢喜的顶礼佛陀,称谢而去。

  溪流河水只能沐浴我们的身体,戒行的法水才能净化我们的心灵。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净儿的慈悲心

海涛法师:净儿的慈悲心

 有一户人家以屠杀羊只为业,家中蓄养的羊将近上百头,事业之大可以算是全镇数一数二的。夫妻俩到年老才得一子,将他取名为「净儿」。他们对净儿宠爱有加,希望孩子快快长大,能够把家业托付给他。  长大的净...

这个例子说明太讲究了是无法得到解脱的

这个例子说明太讲究了是无法得到解脱的

  南天竺国,有个男子,皈依佛法,出家修道。但他有一种习气,喜欢经常洗澡,又用酥油等物,满身涂抹,一定要使身体十分洁净香滑。其他吃的穿的,也要求十分讲究。总之一句话,他是挺宝贵他的肉体的。所以修了...

长庆大安禅师悟道因缘

长庆大安禅师悟道因缘

  福州长庆大安禅师,别号懒安,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俗姓陈。幼年入道,顿拂尘蒙。元和十二年(817)于建州浦城县凤栖寺受具足戒。后受业于黄檗山(今福建福清县境内),学习律乘。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一回拜不動優婆夷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一回拜不動優婆夷

  又行到安住王都  参见不动优婆夷  其光触身即清凉  经尘劫不生欲心  诸胜法智均无碍  无厌足证法善行  这时候,善财童子走出妙光城,一路南行,便正念思惟着大光王的教诲。于是生出欢喜心、凈信...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4、灯显王利益众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4、灯显王利益众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一念之差 为何会改变他的命运?

一念之差 为何会改变他的命运?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从前有个人叫元自实,他对缪材有恩,可缪材却忘恩负义,做出很对不起他的事情。元自实感到愤恨不平,天未亮就带着刀,准备要去杀死缪材。路上经过一座庵堂,庵主轩辕翁是位有道之士,很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