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魔术师

  王舍城中有一位魔术师名叫跋陀罗,他博学多闻,善于咒术,是王舍城的首席魔术师。摩竭陀国的人民,除了正信的优婆塞、优婆夷之外,几乎所有的人都被他的魔术迷惑,而归信他。

  跋陀罗听说了佛陀的功德名号,心想:「王舍城中的人对我都非常恭敬尊重,就只有瞿昙沙门还没有信服我,我一定要找他较量较量,只要他输了,归信我,王舍城中的所有大众自然都会对我恭敬尊重。」跋陀罗这么一想,马上付诸行动,往灵鹫山出发。

  住在灵鹫山的佛陀,威德光明超过百千万日,相好庄严,犹如秋满月,身相圆满,眼似净莲,以六十种清净音声为大众说法。跋陀罗到了灵鹫山,虽然亲睹佛陀的威德,心中仍然充满着邪见憍慢,自言自语道:「今天一定要试试他,如果他真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见的佛陀,一定会知道我在想什么。」于是礼拜佛陀,道:「明天请您接受我一点微薄的供养。」

  佛陀看看魔术师,知道王舍城的大众以及跋陀罗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了,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魔术师的邀请。

  跋陀罗以为佛陀不知道他的想法,沾沾自喜地礼拜告辞。与会的大弟子目犍连很不以为然地说:「佛陀!您知道跋陀罗是要欺诳佛陀和众比丘,为什么还要接受他的邀请呢?」

  佛陀慈悲耐烦地说:「目犍连!我久已断除贪、瞋、痴,长劫安住正行,那一个人能欺诳我呢?你要知道,他所变化的不是真正的魔术,佛陀才是真正会幻术的人。目犍连!跋陀罗能将三千大千世界变得庄严无比吗?」

  「不能!」

  「我现在只要在一毛端中就能庄严恒河沙世界,而这只是使上一点小神通力就能办到的事。因此,目犍连!佛陀才是真正懂得幻术的人。」

  跋陀罗在确认佛陀明天将接受他的供养之后,当天晚上就在王舍城找了一块全城最脏的地方,幻化作庄严平正的道场,种种的幢幡伞盖,花香供养,七重宝树,树下各有师子座,更幻化了百味饮食及五百侍者,以供养比丘。这时,四天王降临道场,对幻师所作的变化随喜赞叹,并说:「我为了帮助你供养佛陀,庄严道场,想在你的道场右边另外变化一座道场好吗?」幻师欣然应允。

  剎时,比魔术师所化更加庄严百倍的第二道场完成了。不久,天帝释带了三万天子来和魔术师商量:「我们也想供养佛陀,庄严道场,我也在你道场左边变化一座道场好吗?」魔术师一听,心里虽感讶异,但是也只好应允。

  过不了多久,一座更胜于幻师万倍庄严的道场又完成了。魔术师看了看三座庄严的道场,慨叹后悔,想要让道场消失,但是,使尽了他所有的咒术都无法使道场消失。过去收放自如的魔术法则,此时完全失灵。

  天帝释知道跋陀罗的忧愁,告诉他:「如果有人因为看到你幻化的道场而发起一念善心,就是无量的功德,是将来成佛之因。」

  跋陀罗听了天帝释劝慰,总算放下了心中的一块石头。

  一大清早,摩竭陀国的外道梵志、婆罗门、优婆塞、优婆夷以及好奇的民众纷纷来到道场,看看这一场角力究竟谁输谁赢?而佛陀也带领比丘们来到跋陀罗所幻化的道场。

  这时,跋陀罗见到庄严威仪的佛陀,已经舍去憍慢心,于是礼拜佛陀,并且表达深深的忏悔之意,忏悔昨天在精舍欺诳佛陀,想以幻化的道场来羞辱佛陀。原来跋陀罗设计在佛陀与比丘们来到幻化道场应供时,将道场变化消失,使佛陀难堪,但是,现在却幻术失灵,无法使道场隐没。

  佛陀无限慈悲地说道:「跋陀罗!你不要介意。一切众生及所有的生活所需都是幻化的,比丘、身体、饮食、侍者、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所有一切万法,都是因缘和合所幻化,你现在应当以幻化的饮食依次供养大众。」

  这时佛陀的大弟子大迦叶、大目犍连、舍利弗、须菩提、阿难陀、弥勒菩萨、文殊菩萨各各以偈赞叹幻师,令其心安。佛陀则大显神通,令跋陀罗见佛陀同时分身在阿阇世王宫应供,在大街小巷托钵,在大医王耆婆园中说法,在三十三天说法,乃至王舍城一切处都有佛陀说法。跋陀罗看得眼花撩乱,目瞪口呆,无限恭谨地赞叹佛陀道:「佛陀!您才是真正的大幻师!」佛陀于是又为跋陀罗说种种法。

  跋陀罗经过佛陀权巧的教化,终于皈投在佛陀座下,成为比丘弟子之一。

  「若人识得因缘法,秋霜冬雪皆是春。」在佛教里面,一切法都由因缘贯穿连络,一切有为法必依因缘和合而生。懂得因缘,就会了悟世间众生的运命浮沉,懂得世间生命的缘起缘灭,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理就会洞然明白了。伟大的佛陀,明知幻师要令他难堪,乃至在大众前羞辱他,但是为了与王舍城的人民结下好缘,仍然不舍慈愍地教化顽强的魔术师,最后终于感化魔术师皈投佛门,同时也为王舍城的大众种下未来成佛的因缘。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愚人喝水

下一篇:正与邪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58、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罗刹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58、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罗刹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58、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罗刹  无量劫之前,在印度鹿野苑有一国王名为瓦拉玛达,他有次集合起四种军队率众前往园林游玩。...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悟,即是洞见自心。他曾赞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此后,佛说法...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6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6

  湛山倓虚大师传  大师名讳隆衔,字倓虚,是河北宁河王氏的儿子,俗名福庭,父亲名讳德清,母亲张氏,世代有隐德,母亲梦见梵僧来求寄宿,第二天大师出生,当时是光绪元年六月初一日。三岁不能叫父母,只说...

清朝道彻法师念佛往生见极乐,告诫世人切莫错过净土法缘

清朝道彻法师念佛往生见极乐,告诫世人切莫错过净土法缘

  我们常说不生不灭,又说生死浑如大梦。实际上,了生脱死的大德们可以做到想生就生,想活就活,想死就死,来去自由,就是修净土里面所谓的发愿而去,乘愿再来。   今天我们给大家讲的是清朝乾隆年间...

没有谁来饶恕谁

没有谁来饶恕谁

  有一次,一个人想侮辱佛陀,看一看佛陀有什么反应。于是他朝着佛陀的脸上吐了一口唾沫。  佛陀擦了擦脸,然后问他:“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好像他说过什么似的。这个人被弄糊涂了,因为他没有料到会有...

海涛法师:挑战

海涛法师:挑战

  在一个国家里,全国上下无论男女老少,全都素行不良,无恶不作。佛陀知道这个情况,便要众弟子运用智慧教化众生,使他们弃恶从善。  佛陀问:「谁愿意到那个国家去渡化全国人民呢?」  目犍连对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