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喝水

  有一天,佛陀在精舍中静坐,有一个人愁眉苦脸的长跪在佛陀座前,等待佛陀的开示。不久,佛陀睁开眼来,问道:「你有什么事?尽管问吧。」

  「佛陀!我信了佛教以后,我的父亲非常不赞成。他认为佛教的戒律太广泛太严格,那能全部受持,不如不要学好了。他这样强词夺理地坚持着自己的见解,我费尽唇舌,他还是不能接受。我怕他将累劫流转生死,堕落恶道受苦,所以祈求佛陀度化我的父亲。」

  佛陀说道:「你的父亲是利根之人,只要你把我说的故事转述给他听,他必然能去邪向正,回迷向悟。」

  「是什么故事,请佛陀开示。」

  于是佛陀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愚人在旷野走了好几天,滴水未进,口渴得两眼昏花,浑身发热,沿途寻找水源,总不可得。

  忽然,看到远处有一条河,河水清洁明净。然而,他呆立了半天,却不想前去取水喝。这时候,同路的行人觉得纳闷,就上前问道:「你不是口渴吗?为什么找到了水,反而不喝呢?」

  愚人拉开嘶哑干涸的喉咙答道:「你有所不知,这么多的水,我喝得完吗?我怕我的肚子装不下这么多水,所以干脆不喝了。」

  路人听了,不禁摇头叹息:「真是无知的人,多么可怜呀!」

  听了这则故事以后,青年马上回家告诉父亲。父亲听了恍然大悟,于是便与儿子一起学佛向道。

  弱水三千,取一瓢饮,便能解除干渴;佛法虽有八万四千个法门,如果能够确实奉行一法不违,便能得到利益。

点我:

相关文章

佛说奈女耆域因缘经--安世高

佛说奈女耆域因缘经--安世高

佛说奈女耆域因缘经一卷 后汉安世高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只国。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天龙八部。大众集会说法。时世人民。施者无量。有一贫人。唯有一烂坏手巾。意欲布施。惧此物恶...

顿悟入道要门论--大珠慧海禅师

顿悟入道要门论--大珠慧海禅师

《顿悟入道要门论》序 大珠慧海禅师 夫善知识者,如巨海舟航,能度迷类,长夜明炬,善破群昏。大珠和尚首参马祖,使入慧海之法界,令开宝藏于自家;所以灵辩滔滔,譬大川之流水;峻机叠叠,如圆器之倾珠。于是曲设...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一回拜不動優婆夷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一回拜不動優婆夷

  又行到安住王都  参见不动优婆夷  其光触身即清凉  经尘劫不生欲心  诸胜法智均无碍  无厌足证法善行  这时候,善财童子走出妙光城,一路南行,便正念思惟着大光王的教诲。于是生出欢喜心、凈信...

本事经--玄奘

本事经--玄奘

本事经七卷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本事经卷第一 一法品第一之一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我观世间。无别一法。覆障群生。驰骋流转生死长途。如无明盖。所以者何。世间群生。由无明盖所覆障故...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法贤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法贤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四卷 宋西天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法贤奉诏译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卷第一   尔时金刚萨埵。说此最上第一仪轨。能于一切众生。作种种成就利益之事。乃至息...

景德传灯录 卷十五--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卷十五--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第十五卷   吉州清原山行思禅师法嗣。   第四世一十七人。   澧州龙潭崇信禅师法嗣二人见录。   朗州德山宣鉴禅师。   洪州泐潭宝峰和尚。   吉州性空禅师法嗣二人见录。   歙州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