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度种德

  佛陀与弟子们游化至鸯伽国,住在瞻婆城的伽伽池侧。当时有一位婆罗门,名叫种德,住在瞻婆城。这个城市经济繁荣,人民众多,生活富足安稳,波斯匿王将它赐给种德婆罗门。种德婆罗门七世以来父母清净,不为人所轻毁,学通内外典籍,善于瞻候吉凶,祭祀仪礼,座下有五百弟子,教学不废。

  当时瞻婆城中的人们听说佛陀已经来到城里的伽伽池附近,于是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往伽伽池走,想要一睹大名流布天下,善于说法,梵行清净的佛陀金容,聆听佛陀的开示。

  种德当时站在高台上,远远地望见一波又一波的人潮涌向伽伽池,就询问一旁的侍者:「到底发生什么事?」

  侍者回答:「大众要去拜见佛陀。」

  种德一听,马上命侍者集合五百弟子,一同前往拜访佛陀。临出发时,有一位婆罗门问:「老师!您临时集合我们,有什么急事吗?是要带我们去参学吗?」

  种德回答:「听说佛陀来到了伽伽池。他出家成道,所说的法都是真理,能够去除众生的烦恼。难得佛陀今天来到此地,我们应该去请教他。」

  五百婆罗门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您不可以去见他。他是客人,您是大婆罗门,是我们的城主,他应该先来拜见您才对!何况老师您戒德崇高,智慧过人,辩才无碍,应当是他要来向您请安才对。」

  种德说:「你们刚才赞美我有种种的德行,这话虽然没错。但是你们可知道佛陀出身王族,颜色端正,言语柔和,永灭欲爱,是一切大众的导师,深受波斯匿王以及瓶沙王的礼敬供养,这些都是我望尘莫及的。因此,我应该主动去拜访佛陀。」五百弟子们一听,为之语塞。种德就在弟子们的簇拥下,来见佛陀。

  然而,种德一出发后,就忧心忡忡,心想:「待会儿,我请教佛陀问题,如果问得不合他的意,被他当面呵责,说我不该这么问,应该那样问,大众听了,一定会说我是个没智慧的人,将来我怎么领导城中的一切人民。如果他问我问题,而我答不出来,岂不是自暴其短?」

  佛陀知道种德心里的顾虑,因此,当种德与五百弟子一到,佛陀就亲切慈悲地与他寒喧问好。大众坐定,佛陀问种德:「请问你,一个人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为婆罗门?」

  种德一听,心中的疑虑顿时云消雾散,心想:「实在太奇妙了,佛陀是如此地善解人意,知道我担心什么,竟然问我这么容易回答的问题。」于是种德端坐,得意地看看四周的大众,微笑地回答佛陀:「成为婆罗门,要具备五个条件:一、婆罗门种姓。二、通达各种内外经书,明察吉凶,祭祀仪礼。三、颜貌端正。四、持戒具足。五、智慧通达。」

  佛陀说:「你答得很好。这五个条件中,如果去除一个条件,仍然能够成为婆罗门吗?」

  种德回答:「可以的。只要具足后面四个条件,仍然可以成为婆罗门。」

  「如果在这四个条件中再去除一个,可以成为婆罗门吗?」

  「可以的,佛陀!如果具足后面三个要件,仍然是可以成为婆罗门的。」

  「再少一个可以吗?」

  「可以的,只要具足持戒,智慧通达,仍然是个婆罗门。」种德此话一出,五百婆罗门顿时哗然,纷纷表示不能苟同老师的看法。

  佛陀这时告诉与会的五百婆罗门:「如果你们认为种德婆罗门的容貌丑陋,无有种姓,讽诵不利,无有辩才智慧善答,不足以和我论议,那你们就可以说话。如果你们认为种德婆罗门颜貌端正,种姓具足,讽诵通利,智慧辩才善于问答,足以和我论议,就请你们静静地听。」

  于是种德婆罗门惭愧地对佛陀说:「佛陀!我有办法教训这些人。」种德对五百婆罗门说:「在座的鸯伽摩纳是我的外甥,颜貌端正,除了佛陀之外,无人可以与之比拟。今天如果摩纳去杀人放火,请问,他能成为婆罗门吗?」五百弟子一听,鸦雀无声。

  佛陀说:「种德!你说得非常好。如果在持戒、智慧这二个条件中再舍去一个,还可以成为婆罗门吗?」

  「不可以的,佛陀!戒就是智慧,智慧也就是戒啊!二者缺一不可。」

  佛陀听后,欢喜地说:「你说得很对,正如你所说,有戒就有慧,有慧就有戒,戒能净慧,慧能净戒。如同人洗手的时候,须要左右两手互相搓摩,左能净右,右能净左。」接着佛陀又为种德讲说持戒、布施等法。种德受了佛陀的感化,归依在佛陀座下,成为受持五戒的优婆塞。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精进品,.具乞要回如意宝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精进品,.具乞要回如意宝

  无数劫之前,释迦牟尼佛曾为商主具乞,他同与自己力量相等之儿童共学文字、工巧、历算、商业、六十四种艺术等一切学问,并一一精通。当时有一朋友为他宣说了积聚资财所要遭受之诸多危害,诸如:童子前往异地...

观世音菩萨显圣故事:鳌头观音

观世音菩萨显圣故事:鳌头观音

  一天,观音菩萨用慧眼四方眺望,忽然看见南粤海域升起一股黑烟,波浪冲天。观音菩萨想,这天下总是不太平,处处有风烟。南粤海域突然升起黑烟,很不正常,说明那里肯定又出了事。于是,驾起祥云,来到了南粤...

揭秘名字与福运的关系

揭秘名字与福运的关系

  从前有个人名字叫“恶者”,他剃发出家后常有同门对着他说:“法友恶者来呀!”“法友恶者给我站住!”恶者听了总觉得不是滋味,于是他就去请教一位尊者,看看怎样改用一个吉利、祥和的名字。这位尊者对他说...

广长舌相

广长舌相

  一天,佛陀游化到婆罗门城,婆罗门王知道佛陀具有大威力,能够感动群众接受他的教化,因此心里就深深的疑忌着。于是下一道命令,作为限制:如果有人布施佛陀饭食,听佛陀说法,罚金五两。  佛陀进入城内,向各...

《百喻经卷下》:75、驼瓮俱失喻

《百喻经卷下》:75、驼瓮俱失喻

  译文:  从前有个人,先是在瓮中盛了谷子。骆驼伸头进瓮中吃谷子,过后伸不出来了。如此,这人很是忧恼。有一位老人来对他说:「你不要愁啊!我教你怎样弄出来,你听我的话,必定能快快弄出。你应斩掉它的...

《百喻经卷下》:71、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

《百喻经卷下》:71、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娶了两位妻子,若是亲近其中的一位,另一位就生气了,决断不下,便在两位妻子中间直端端地仰卧着。正值天下大雨,屋舍淋漏,水土俱下,堕落在他的眼中。因先有约定的缘故,不敢起身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