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刚法师:怎样带业往生

怎样带业往生 

如来苦口婆心劝导众生,劝谏我们老实念佛,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别再想这个想那个,一心念佛就行了。
带业往生,根据我的看法,末法众生生死习气非常重,贪、瞋、痴的生死习气在八识田中熏习得积重难返。所以《大集经》中说:末法时期亿亿人修行,罕一人得道,不堪仗自力了脱生死。很难剔除积重难返的生死习气,断惑证真,所以如来特别开辟净度法门,特殊的法门,简而易行,功高易进。就是说,我们不用断除,我们不可能断除,所以没有办法,在不能断除八识田中种子习气的这种因缘下,也能够横出三界,再不进入生老病死六道轮回。
带业,就是说虽然种子习气没断除,但是我们用念阿弥陀佛这个方便办法、道路、手段,把这一切妄想降伏住,不发起现行,业不能够成就。生死业不得成就,我们念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了,这个净业,往生极乐的善业成就了,虽然种子没断,但是我们借着自己的心力,也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一举超出,上极乐世界了。
上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呢?得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信不退。不会再退堕,再发起妄想,作三界六道的生死业。因为得三不退了,诸上善人聚会一处,都是增上缘,没有逆缘,都是助成我们修行进道的因缘。不像我们在娑婆世界,想要修进,逆水行舟,没等进,就败退下来,瞋恨,烦恼,贪瞋痴又起来了,而逆缘多,所以阿弥陀佛的愿力护持,另外听闻佛法,继续修证,直至成佛而后已。
种子习气没断,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断除再上极乐世界,就是虽然种子习气没断,但是我们一心念阿弥陀佛了,能够不发起现行,不作三界六道的生死业了,到极乐世界去断,这就是带业往生了,业并没除。因为到极乐世界,种子习气只能是连续地得到降伏,减损断除,再不能发起现行,不能增长,因为极乐世界都是增上缘,没有逆缘。不像我们在娑婆世界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带业往生,这个很重要。除了极乐世界我们可以带业往生,其它都得断除种子习气才能证得。但是我们到极乐世界分九品,不是说生到极乐世界就成圣了,凡圣同居土,诸佛菩萨罗汉是以圣人的境界,我们是以凡夫的境界,但是能得三不退,凡圣同居, 都居住在极乐世界这个国土里,但是我们境界和诸佛菩萨的境界就不一样了,诸佛菩萨是果地,我们还在修因地,在极乐世界还得修证,减损断除我们的生死习气。
如来说:住于念佛,心印不坏,就是实相法印、自性心印不会坏,这是佛在经里说的,我们心住在念阿弥陀佛上,心印不坏,心印就是我们的本觉佛性,就不会被种子、习气、现行所坏,不会被天魔所坏。心印就是我们的真心实相法印,既然一心念佛了,到极乐世界还一心念佛,所以一直不坏。得三不退,纵然种子没断,但心印不坏,直至成佛而后已。有这个关系,所以如来苦劝老实念佛,带业往生。
横超三界,念佛法门的特殊是横超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靠我们的自力修行,修五戒十善,修四禅八定--四禅八定也不好修,一直从六欲天、四禅天,到非非想处天透出去,证得阿罗汉,再回小向大修菩萨道,然后呢,经历五十五位再成妙觉成佛,这就比较困难了,仗自力,就不是横出三界,是竖出,竖出困难,对于我们凡夫来说,是比较不容易的事情。竖出三界不容易,竖出就像我们大德举的例子,例如说南方生长的竹子,虫子如果想出竹筒得自由,得向上一层一层地磕穿,才能透出去,这就费劲了。好比我们修十善,修四禅八定,到非非想处天,如果迷了,还得轮转,不容易出三界。那么念佛法门横出三界,不用竖出,直接就念到一心,就从这个竹筒壁直接出来了。这就是横出三界。这是简而易行的办法,疾出生死也,能疾速地出离生死。末法时代想要舍这一法门,想要一生决了,不受后有,不可能了。我们要想一生决定生死大事,不受后有,再不来三界受生,就得去修念佛法门--大乘当中的大乘,了义当中的了义,最后都归念佛法门,疾出生死。就不像郁头蓝弗天人,自己修十善,修八次第定,如果把修世间善的这个功夫用到念佛上,肯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虽然都能够成就圣道,但是不无选择,不无难易,有难修的法门,有易修的法门。对于圣人来说都一样,无难无易,但是对于我们业力凡夫来说呢,不无难易。既然有难有易,就不无选择,就得选择一个最好修行的,易于成就的法门,就是念佛法门。 郁头蓝弗这个天人,他就是因为不知道念佛法门,没修念佛法门,费了那么大的功夫,到头来还堕落畜生道。若修到极乐世界了,永远也没有六道轮回了,一超永超了。所以在这里,圆瑛法师说,如来普劝老实念佛。故而大家不要攀高,东瞅西望,左顾右视,再没有比念阿弥陀佛更殊胜的了。如果我们能选择这一法进行修行,一生决了,就说明我们有智慧了,有智慧眼,看得准,心明眼亮。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这才是真正功夫不得力真正原因所在

净空法师:这才是真正功夫不得力真正原因所在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我们知道,没真干。尤其是念佛,念佛最重要的,佛在经典上告诉我们,念从心生,念佛这个念头从心生的,从口里头念出来,从耳朵听进...

在佛陀圆寂之前,阿难尊者问了哪四个问题?

在佛陀圆寂之前,阿难尊者问了哪四个问题?

  佛陀成道的四十九年,由动归静,佛陀宣布在迦毘罗卫城三十余里的拘尸那迦罗城的娑罗双树间进入涅槃。如同夕阳西下会投射出奇丽的光辉一般,佛陀在涅槃前特别发射和平常不一样的光明,承侍在佛陀身旁的阿难陀...

当从善者,与净相应

当从善者,与净相应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舍利弗尊者率领众多比丘经行,而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那律、离越、迦旃延、满愿子、优波离、须菩提、罗云、阿难等多位尊者,也都各自带领着许多比丘经行,法喜充满...

百业经:(100)莲花 供佛莲花得佛授记

百业经:(100)莲花 供佛莲花得佛授记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怎样才能如法的让财富源源不绝

怎样才能如法的让财富源源不绝

  在佛陀时代的印度王舍城地方,有一位商人的儿子,因为父亲出海经商,遇难死于海上,他们家里,仅靠他的母亲做苦工并向邻里亲戚们借钱维持生活。因为他家太穷了,所以大家都叫他贫生童子。  贫生童子渐渐长...

净空法师:有关迷信通灵附体之说明!

净空法师:有关迷信通灵附体之说明!

有关迷信通灵附体之说明! 近闻许多同学迷于通灵、超度附体者,几近失去理智,忘失学佛初衷,殊为可叹! 净空于讲席中多次向大家报告,佛陀教育之宗旨,乃教人破除迷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