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佛国有三等,念佛广修善为中上等,单念佛不修


佛说:往生佛国有三等,念佛广修善为中上等,单念佛不修善为下等。

《无量寿经》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上品往生100分:出家修行、发菩提心、一心念佛、广修善业功德、发愿往生佛国)

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中品往生80分:至诚心发愿往生佛国、发菩提心、一心念佛、或多或少有做布施等善业、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

佛语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下品往生60分:不能广修众善、发菩提心、一心念佛、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至诚心发愿往生佛国,还要加上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另一段经文有讲) )

大家全面看经文可以知道,现在网上广泛流传的故事:那些不识字的老太太,不读经少修善的老爷爷,专一念佛也能临终瑞相、自在往生的故事,是属于60分的下等往生。也请注意下等往生的条件:无量寿经讲,

一、是发菩提心

二、是一心念佛

三、是闻法信乐不生疑惑

四、是至诚心愿生其国

五、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满足这五个条件才能下品往生。做到这五个条件就是60分。若以60分为目标,不是不行,单凭信愿念佛确实可以往生。但是人起码得有点志气是不?若以100分为目标,怎么也容易过关一点吧,往生的品位也能高一点吧:)

再说,这个60分其实也不简单,可以讲这些60分往生的人,即使今生没怎么修六度万行,前世也是积累了足够的福德资粮的。我们从众多经书中可以知道,没有善缘连听闻佛法都难,别说至心信乐了。这类事例佛经中有很多,佛开示过这些今生不怎么修善,但临终闻法解脱的人都是有前世因缘的。前世都曾有供僧、发愿解脱等等事迹的,今生的解脱不可能是无因之果。

从众多的往生事例,和净土经典中的开示看:专一念佛不妨碍广修功德,广修功德的同时亦能专一念佛。除了短暂的闭关,和临终的冲刺需要排除一切专一念佛,其余时间也不可能专念佛什么都不干的。我们可以边工作边念佛,边修善边念佛。所以大家要勇猛精进,在主修念佛的同时,广修六度万行、普贤大行,......力争稳妥往生、高品位往生。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有出家的心非常好!但是发心正确与否,

海涛法师:有出家的心非常好!但是发心正确与否,

问:师父,要如何跟你出家?追随您出家众,有什么条件?请您为障碍弟子出家的众生,取法号回向!请师父介绍出家真正的意义。答:我想,有出家的心非常好!但是发心正确与否,...

怡僧法师:什么是佛教

怡僧法师:什么是佛教

什么是佛教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大多数人包括佛弟子忽略了佛教的真实意义。 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的是让众生“开示悟入”...

坚持诵读《僧伽吒经》让父亲的癌症病症减轻

坚持诵读《僧伽吒经》让父亲的癌症病症减轻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个师兄,都念一句:南无僧伽吒!公正地讲,我爸爸是个不折不扣的恶人——除了杀人没有沾,其它恶事全占齐了,比如:不孝,辱骂母亲,打骂妻子,吃喝嫖赌...

合掌的女婴

合掌的女婴

  有一次,佛陀正在王舍城宣说大乘佛法时,法会中有一位贤慧能干的妇女,名叫毗娄。毗娄在家里不但是一位贤妻良母,在社会上,也是人人称赞的模范妇女,因此,她的号召力非常大。在这一次法会中,她邀约成千上万的...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世尊教化法政80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世尊教化法政80

  久远之前当善行如来住世时,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一法相大商主。后当法相欲以珍宝修建佛塔时,历来对佛法心怀歹意之婆罗门就开始阻挠他完成心中设想。国王则派东投英雄前去谴责婆罗门,待佛塔竣工后,法相作为...

高僧故事:佛门奇人预知时至当日投胎笑对旧友

高僧故事:佛门奇人预知时至当日投胎笑对旧友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出自《宋高僧传》,主人公是唐代高僧圆观法师。圆观法师之事在历史上影响极为久远,后世所谓“三生石”即源出于此。只是在流传过程中,法师名字也已改变(参见苏东坡撰《僧圆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