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佛国有三等,念佛广修善为中上等,单念佛不修


佛说:往生佛国有三等,念佛广修善为中上等,单念佛不修善为下等。

《无量寿经》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上品往生100分:出家修行、发菩提心、一心念佛、广修善业功德、发愿往生佛国)

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中品往生80分:至诚心发愿往生佛国、发菩提心、一心念佛、或多或少有做布施等善业、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

佛语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下品往生60分:不能广修众善、发菩提心、一心念佛、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至诚心发愿往生佛国,还要加上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另一段经文有讲) )

大家全面看经文可以知道,现在网上广泛流传的故事:那些不识字的老太太,不读经少修善的老爷爷,专一念佛也能临终瑞相、自在往生的故事,是属于60分的下等往生。也请注意下等往生的条件:无量寿经讲,

一、是发菩提心

二、是一心念佛

三、是闻法信乐不生疑惑

四、是至诚心愿生其国

五、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满足这五个条件才能下品往生。做到这五个条件就是60分。若以60分为目标,不是不行,单凭信愿念佛确实可以往生。但是人起码得有点志气是不?若以100分为目标,怎么也容易过关一点吧,往生的品位也能高一点吧:)

再说,这个60分其实也不简单,可以讲这些60分往生的人,即使今生没怎么修六度万行,前世也是积累了足够的福德资粮的。我们从众多经书中可以知道,没有善缘连听闻佛法都难,别说至心信乐了。这类事例佛经中有很多,佛开示过这些今生不怎么修善,但临终闻法解脱的人都是有前世因缘的。前世都曾有供僧、发愿解脱等等事迹的,今生的解脱不可能是无因之果。

从众多的往生事例,和净土经典中的开示看:专一念佛不妨碍广修功德,广修功德的同时亦能专一念佛。除了短暂的闭关,和临终的冲刺需要排除一切专一念佛,其余时间也不可能专念佛什么都不干的。我们可以边工作边念佛,边修善边念佛。所以大家要勇猛精进,在主修念佛的同时,广修六度万行、普贤大行,......力争稳妥往生、高品位往生。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讲故事|因小失大

海涛法师:讲故事|因小失大

  从前有一个国王,既好享受,又很吝啬,他总是喜欢让别人侍候他,又不愿意付工钱,所以大家都不愿意为他效劳。  在他所统治的国家,有一个很有名气的歌女,她不但长得美若天仙,更有一副好歌喉,还弹得一手...

面对不信佛人的刁难诘问,他的回答堪称经典!

面对不信佛人的刁难诘问,他的回答堪称经典!

  面对不信佛人的刁难诘问,他的回答堪称经典!  要是拿这些问题来问各位,  你们怎么回答呢?  壹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先比丘,就诘责他说:“你跟佛陀不是同一个时...

两个小孩前世的愿力

两个小孩前世的愿力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SY太可怕,曾经剥夺去了我一切美好,诚劝大家真

SY太可怕,曾经剥夺去了我一切美好,诚劝大家真

我们生活中的享受和接触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我们的福气。可能有很多人不会相信,对,在我没有邪淫和失去这一切美好之前,我是不相信这一套的。但自从我犯了邪淫后,生活的各种...

嘎玛仁波切:因果业力,真实不虚!破除业力,要不

嘎玛仁波切:因果业力,真实不虚!破除业力,要不

释迦牟尼佛讲过,“解脱的道路,我指引给你们;怎么解脱,要靠你们自己。”佛教不像其他宗教讲:信了他的神,就能得到永生。因为个人造的业,只能个人承担。就像你生病了,无...

佛教【僧侣】是什么意思?僧侣和僧人的区别

佛教【僧侣】是什么意思?僧侣和僧人的区别

僧侣(佛教解释)  僧侣,指和尚,也借称古印度婆罗门教,中世纪天主教等的修道者。亦用来指其他宗教的修道人员。  僧侣,是离开世俗生活,为了信仰而独自修行的人们,在东方指和尚僧人,在西方则是指修道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