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带业往生”极乐世界,很多人都理解错

“带业往生”的真正含义

带宿业、不带现业,

带旧业、不带新业。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念佛的法门,对于现在世界的众生是很对机、很相应的。

为什么?

在经上说,“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

一亿,这很多很多了;亿亿,那更多了,连一个得道的也没有。

那怎么办呢?

你不要担心,“唯以念佛得度”,只有念佛这个法门是很容易的;这个念佛的法门,是“横超三界,带业往生”的法门。

怎么叫“横超三界”呢?

这有一个比方,比方有一棵竹子,竹子里边有条虫子,这条虫子若是一节一节的把每一节都嗑透了,然后钻出去,需要很多的时间。

若是念佛,就像这条虫子在旁边咬出一个窟窿,可以很容易就出去了!这叫“横超三界”。

“带业往生”,

带业,是“带宿业、不带现业,带旧业、不带新业”。

怎么样呢?

这是在你没有懂念佛之前造的罪业,都可以带着这个业去往生。你知道念佛了,又还造业,那就不可以带去。

你知道念佛,就要改过自新了,不要还造业;你若再造业,就会业上加业、罪上加罪,那么就带不去了。

所以带宿业,是前生所造的罪业可以带去;今生你念佛之后,就不应该再造罪业了。

你若再造罪业,那不单带不去,而且你明知故犯,还要罪加一等。

所以说“带宿业、不带现业,带旧业、不带新业”。

若你现在明白佛法了,说:“喔,我现在念点佛,我一边念佛一边造业,将来我可以把这个业,带到极乐世界去!”

那是错误的!你明知故犯,罪加三等;不单带不去,而且你也不能往生了。

为什么不能往生了呢?

你所造的业就把你赘住了,所以不能往生了。

我们信佛的人,知道念佛了以后,切记不要再造罪业了。这是很要紧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这个念佛的法门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要念佛呢?

就因为我们和阿弥陀佛有大因缘。

阿弥陀佛在十个劫以前成佛,在没成佛之前,那时候他做比丘,叫法藏。他在当时发了四十八个大愿,其中有一愿,大意是说:“十方众生,称我名者,若不成佛,不取正觉。”

十方一切的众生,若有念我的名号的人,他若不成佛,我也不成佛。因为阿弥陀佛有这个愿力,所以所有念佛的人都会生到极乐世界去。

这个念佛的法门,也是属于单单一宗。中国的佛教有禅宗、教宗、律宗、密宗、净土宗,这五大宗派;念佛法门,是其中的一个宗派。

在这个世界,将来末法的时候,这部《楞严经》先灭,然后其他经典继续就都没有了,最后剩的什么经呢?

最后就剩《佛说阿弥陀经》。剩《佛说阿弥陀经》在世界上,度了很多人;再经过一百年,《佛说阿弥陀经》也没有了;这个末法,就是法将要灭了。

《阿弥陀经》没有了,还只剩“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再度了很多的人。

过了一百年,这六字洪名也没有了,就剩下“阿弥陀佛”四个字,又住世一百年,然后“阿弥陀佛”这四个字也没有了!这时候法就完全灭了,没有佛法了;所以,末法!末法!就是这样子没法。

我们现在还在末法开始的时候,我们若行持正法时代的事情,这叫“请佛住世,常转法轮”。

所以在这末法的时候,还要不怕一切的苦、不怕一切的难。

我也不怕辛苦来给你们讲经,你们也应该不怕辛苦来听经;所以任何人都应该打起精神来,不要说是疲倦了,就要去休息,我们要为法忘躯。

你看,释迦牟尼佛为修佛法,在雪山坐了六年!我们现在不到雪山去坐六年,也应该常常来研究佛法,不要怕辛苦。

听佛法,拿佛法就当饭吃,我若没有听这一堂佛经,就好像几天没有吃饭了!要有这种的感想,我一定要听这个佛法,一定要把佛法真正明白了!

你真正明白佛法,到什么地方去明白呢?就是要多听经。

你若不听经,就不会开智慧的,尤其这部《楞严经》是开大智慧的。

恭录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随缘是解脱,随便是轮回

达真堪布:随缘是解脱,随便是轮回

一切显现就是因缘和合。有因缘就能见到诸物,无因缘就见不到。若因缘和合,就有这些显现;若没有因缘,就没有这些显现。但我们总是患得患失,其实这都是徒劳无益的,一切都是...

印光法师:临终助念可以念观音吗?

印光法师:临终助念可以念观音吗?

问:平时练习助念有什么重要意义?答:平时眷属常练习助念,一则以娱高堂;二则令彼各种善根;三则知晓助念及瞎张罗哭泣之利害。一但令慈归西之时,可助其往生也。令慈年近八...

心律法师: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

心律法师: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

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 今天是农历的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又一个重要节日。 元宵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巧舌罚哑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巧舌罚哑

纪文达公,讳昀,清朝学者、文学家。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录其平时所见所闻奇异之事著《阅微草堂笔记》一书,约三十万余言,详述因果六道轮回之事征,多系真人真事。民...

仁清法师:功德回向西方,作为我们往生的资粮

仁清法师:功德回向西方,作为我们往生的资粮

“凡现在要穿的衣服,留到穿。凡绸缎、皮袄等贵重衣服,均分与孙媳等。首饰、臂钏、耳坠及金银、翡翠等,通通救济灾民,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这是印光法师的一种建议,以此...

印光大师:皈依这个名分很容易得到吗?

印光大师:皈依这个名分很容易得到吗?

【原文】皈依之名甚易得,皈依之实极难修。须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并须去心中幻现之贪瞋痴。修性中本具之戒定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信愿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