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你只要信愿持名就决定往生

◎ 持名

第一句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什么叫方便呢?通俗说来,“方”是方法,“便”是便利。《法华玄赞》说:“施为可则曰方,善逗机宜曰便。”就是说,可以作为标准的行动叫作方,善于启发众生的根器的,叫作便。

又《大集经》说:“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这就是说,能调理众生,导引他们归趣到无上正觉,叫作方便。

现在《要解》说持名是方便中的第一,就真实显出持名的殊胜。为什么说是第一呢?由于其他大乘的法门多是先悟后修,见道、修道而后证道。粗浅说来就是看清了路,才能走路,走路就是修道,走到家才是证道。没有看清路就要走,这就叫盲修瞎练与“煮砂作饭”。

所以圆教须先悟才能修,至少应有个解悟。于是这下手就难了。下手都不容易,不要说证悟了。可是圆教中唯有持名法门下手最易,你只要信愿持名就决定往生。

再退一步说,你纵然信愿还稍欠缺,但你不是会念佛吗?你念一句佛都有无量功德,散称都成为佛种,所以这个下手最容易,你念一句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由于下手最容易,得果又极殊胜,所以说这是方便中第一方便。

密部《大毗卢遮那成佛经》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悲心很重要。《普贤行愿品》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可见众生是根本,用大悲水来灌溉这个树根,才能成就佛的智果。

“菩提为因”。菩提是觉悟。前已说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种菩提得菩提。以菩提为因,就是以觉悟为因,自然感得觉悟之果。众生都在迷中,所以觉悟才是正因。

至于“究竟”是什么呢?“方便为究竟”。这个究竟的果,就在于究竟利他的方便上。但能信愿持名,便生净土,证三不退。这是方便。倘若没有这样的方便,众生就找不到一个能做得到的方法,而得度脱,那么度生之愿都变成空说。

所以“究竟”之果就是在这个“方便”之法上。蕅益大师赞叹持名这个法门是方便中的第一方便,这话很有份量啊!

持名法门是第一方便,还可从《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得到证明。大势至菩萨说,过去有佛叫作超日月光佛,教我念佛三昧。

以下他就打了一个比方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就是说佛想念我们,同慈母想她的独子一样,可是我们忤逆不孝,我们逃跑了。我们不想母亲,不愿意回来,那母亲想念有什么用?如果“子若忆母,如母忆时”,于是“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母子便不会再分离了。

这个譬喻就说持名的方便。这可从凡夫的生灭心下手。众生的心是生灭心,念念生灭,能从这个心下手,那就容易了。

至于其他圆教法门,例如《圆觉经》说:“以生灭心,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随流转。”可见拿生灭心想去分辨圆觉,那圆觉之性就随着人的生灭心而流转了,也就有生有灭了,所以说不容易下手。唯有超胜独妙、不可思议的念佛法门,可从众生的心下手。

《念佛圆通章》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经中说明了就是从众生心下手。就是从我们现在念佛的这个心,就这样一声接一声地念佛,就必定见佛。专诚勇猛的,当下就见佛,就与佛相去不远。

这里所说“必定见佛”已极殊胜,下面还说“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就更微妙。就是说不须再用其他的方便之法,自然而然自己本心得到开明、开悟。悟得彻底那就是彻悟。如果能破一品无明,就证一分法身。破尽四十二品无明,那就是究竟佛。

至于这个心怎样开呢?就是念佛嘛!你就是像想念母亲那样,念念都是那谟阿弥陀佛,就必定见佛,并且还会“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只是念佛,自然而然自心开明。十方诸佛和一切佛世界都是我这自心所现,这个心要开明了,即是禅宗的大悟。可见禅净本来不二。

这以下又打个譬喻说:“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在香厂里工作的人,身上就自然带有香气。从前用香熏衣裳,把麝香放在箱里,衣服拿出来穿时,就是香的。这是自然而然的,你念佛就自然同佛一味。如同染香的人自自然然身有香气,所以说念佛是方便中第一方便,还有比这更方便的吗?念佛是小孩都会的,而所得的妙果,是无比殊胜。

大势至菩萨又说,我就是“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没有靠别的方法。就从这个念佛的心入无生法忍了。“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大势至菩萨就在这个娑婆世界,摄受一切念佛的人,都回归到净土。

所以我们念佛,就得到大势至菩萨加持摄受。今天大家能够参加道场,正是由于大势至菩萨的摄受。

末后大势至菩萨说:“佛问圆通,我无选择。”这表示法法平等,无有高下。但平等不碍差别,若论应机,那念佛就是第一。

所以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一句佛号,就把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一齐摄在佛号中了,一齐都清净了。一心专诚念佛,一声接一声,于是念佛的净念自然相继,就是入三摩地的第一圆通之法。

这里所说的“三摩地”不是通常的正定、正受,而是楞严大定。它在果性叫作“大佛顶”,在因性叫作“首楞严”。“首楞严”可译为一切事究竟坚固。修“首楞严”者叫作菩萨,证“大佛顶”者即是如来。

大势至菩萨说,欲入首楞严大定,在一切圆通法门中,念佛法门最为第一。由上可见,用众生的凡心信愿持名,即可得无生法忍与首楞严大定的无上妙果。所以《要解》说持名念佛是方便中第一方便。(《净土资粮》,黄念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

 

点我:

相关文章

个人真实经历,从手淫到尿毒症

个人真实经历,从手淫到尿毒症

确切的说,本人第一次手淫是在16岁,真正的上瘾是在17岁,那年我高二。高一的时候我的成绩在全年级估计前50位以内,高二染上手淫后成绩就一路下滑,最后考了一个末流的...

这种热情很折福丨在家人不要叫出家人为你做这些事

这种热情很折福丨在家人不要叫出家人为你做这些事

在家人不可以叫出家人来服侍自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陀在世时,有位出家人叫宾头卢,姓颇罗堕,这名字就译做“不动利根”。他什么也不动──不为一切的财、色、名、食、睡所...

心律法师:生命之“气”苦

心律法师:生命之“气”苦

生命之“气”苦 心律法师 古代的文人雅士,豪杰志士,都很重气节。于是,就有了“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的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采菊东...

净空法师:这些行为,都是好心反而办坏事!

净空法师:这些行为,都是好心反而办坏事!

还有人听说为人助念的功德很大,就将病重的人抬到亮光的地方日夜助念,不给病人安静休息的时间。没有睡眠的时间,就没有很好的精神念佛;缺乏睡眠的时间长了,甚至于精神方面...

生气后的可怕后果

生气后的可怕后果

现在人们常说,“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话真的没有错。真的,其实很多病都是自己作的,大多数疾病都和生气有关,不生气就不生病。生气所导致的疾病,到底发病率有多高呢?美...

净空法师:我们是生活在相对的世界里,极乐世界没

净空法师:我们是生活在相对的世界里,极乐世界没

【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光精明俱出。善好殊无比。著於无上下。洞达无边际。】这个几句话是说明西方世界所有万物都是成於自然。「自然」在此地不太好懂,很难体会,因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