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贱民

  佛陀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一天早晨入王舍城托钵乞食,依次来到一位拜火婆罗门的门前。这时婆罗门手上拿着盛装各种饮食的杓子,以及供养用的火具,站在门边看着远远而来的佛陀。当佛陀一到,婆罗门立刻阻止佛陀:「你不要走过来!你这个贱民!不要走近我的家门。」

  佛陀虽然受到羞辱,仍然慈悲的问婆罗门:「你知道什么叫贱民?什么是贱民法吗?」

  婆罗门答道:「我不知道什么叫贱民,也不知道贱民法。沙门瞿昙!你知道贱民、贱民法吗?」

  佛陀说:「我非常熟悉贱民、贱民法。」

  这时,婆罗门立即放下事火的供具,很快的在屋内铺好床座,恭敬地请佛陀入座,并请求佛陀为他说贱民与贱民法。

  佛陀告诉婆罗门:「真正的贱民有下列行为,你应当要能确实分别。一、内心瞋恨,隐藏过错,恶见犯戒,虚伪不实。二、悭贪吝惜,谄媚虚伪,无惭无愧。三、没有慈悲心,杀害一切众生。四、攻击村落,杀缚槌打人民。五、胁迫他人,利益自己。六、有主无主物,据为己有。七、拋弃妻子,夺人所爱。八、侵占亲友师长的物品。九、妄语诈骗、索讨不还。十、借贷财物,妄语伪证。十一、造作不善业,隐藏过错。十二、有人问法,答以非法,颠倒欺诳他人。十三、空无实有,愚痴为利,轻慢毁谤智者。十四、贡高傲慢,自我称赞,毁谤他人。十五、自造罪过,嫁祸他人。十六、受人利养,不知感恩图报。十七、呵斥沙门、婆罗门而不布施供养。十八、父母年老而不勤加奉养。十九、没有证道,妄称证道。二十、生于大家婆罗门,却行诸恶业。有这二十种行为的人才是真正的贱民,而不是以他的出生处来分别他是贱民或婆罗门,是以他的行为称他为贱民或婆罗门。」

  婆罗门赞叹的说:「佛陀!你真是大精进的圣者!不以出生处分别他是贱民或是婆罗门,而是以行为来区分他是贱民或婆罗门。」

  于是对佛陀所说的法充满信心,以满钵上好的饮食供养佛陀,并从此放弃外道修行,跟随佛陀出家受戒,学习正法。

  我们的社会有秉赋上贤愚智劣的先天不同,更有职位上贵贱轻重的人为差异。不合理的制度,制造了人间许多的矛盾、冲突,形成不平等的阶级歧视。而在佛教看来,任何一个众生都是具足佛性,无比尊贵,何来阶级的差别呢?

点我:

相关文章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缓步而行前往游化。当时,世尊回顾毗舍离城,不久后便说此偈:「今观毗舍离,更后不复覩,亦复更不入,于是当别去。」当毗舍离城中的人民,听闻到世...

谁才是聪明人?

谁才是聪明人?

  有一次,两位小偷与一群信徒,前往祇树给孤独园听闻佛陀说法。其中一位专心闻法,所以马上就了悟佛法。另一位却不用心,反而到处偷取信徒的钱财。佛陀说法后,两人回到第二位小偷的家,这时候,他嘲讽不偷钱...

五台山文殊菩萨 僧:释福运的故事

五台山文殊菩萨 僧:释福运的故事

  唐朝释福运,乃是代州总因寺里面的一位和尚,不幸他身体染有重病,长时间都没办法医好。于是他就到五台山去修行。有一天,他在金刚窟前向佛礼忏,由于疲惫不堪就睡着了,迷茫中感到有人用水浇灌他的头部,醒...

不可思议!善的力量既可帮助别人也可拯救自己

不可思议!善的力量既可帮助别人也可拯救自己

  有一个极其贫穷的人,他住得是破草屋,穿得是破衣服,冬不防寒,夏不遮羞,以乞讨为生,日子过得很艰苦。  但这个穷人有一个绝活儿——善解鸟语。麻雀、燕子、鸽子等等鸟叫,他都能听懂;鸟语花香的时节,...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三十回拜正趣菩薩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三十回拜正趣菩薩

  参正趣菩萨放大光明  映夺诸相足趾按地震  事佛得普门速行法门  真实如如相大迹回向  正趣菩萨本是东方妙藏世界普胜生佛的胁侍。妙藏世界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有奇妙的花,有奇妙的果,有奇妙的香,还...

佛教故事:夫妇的发心

佛教故事:夫妇的发心

  一杓饭汁得心明,天上人间贵人称,  不信但看尼树子,形如芥子荫多宏。  佛陀在世的时候,僧众们的饮食都是到信众家中去托钵乞食,僧团中是不起火煮食的,这是当时印度僧团的规则。  有一天,佛陀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