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了施,施了富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世人为财而日夜操劳奔波,更有的要钱不要命。虽说世道不是金钱万能,但没有钱可是万万不能的。可知钱财对于人是何等的重要,正因为如此,倘若能够施舍钱财,那是莫大的功德。例如:逢水灾、火灾、地震、瘟疫,能够慷慨解囊施舍钱财,救济灾民,可以解救无数的生命,是最有意义的善事,其功德无量。

古时候,苏州城有一位千金小姐,才貌双全。有一天,一位老婆婆来到小姐大门外求乞,小姐见老婆婆年迈,步履艰难,顿起怜悯之心,于是对老婆婆说“我出个对子,你若是能对下联,我养你至终老。”老婆婆听了高兴地说:“好啊!好啊!”小姐说:“上联是‘乞了吃,吃了乞;乞了吃,吃了乞;乞了吃,吃了乞…’”

老婆婆听后,想了一会儿,无法对出下联。辞别小姐之后,一路走,一路不停地重复上联,希望能够突然开窍,对出下联。不一会在路上遇到一位书生,书生见老婆婆口中念念有词,不禁好奇地问老婆婆:“求乞为何要念这二句对子?”婆婆把小姐要她对下联的事,详细地告诉书生,书生听后笑着说:“这是易事,下联是‘富了施,施了富;富了施,施了富;富了施,施了富…’”老婆婆听后大喜,谢过了书生,回去将对子的下联告诉小姐,小姐依照诺言,养老婆婆于府中。而小姐与书生也因此而配成佳偶,结为金玉良缘。

以上的对子和故事虽然简单,但是意味深长,充满哲理。为人富有了,应该施舍救人,而施舍之后,将会更加富有,然后再作进一步的施舍…,如此循环不断。这个故事教导人们,施舍的意义如此之微妙。所以施财作福,救济贫困者,是行善积德的妙方。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老病死苦常随逐

佛教故事:老病死苦常随逐

  过去,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天,波斯匿王在闲静处,作如是思惟:‘世间上有三种法,是可憎、不可爱、不可追念的。何谓可憎呢?就是老;何谓不可爱?就是病;何谓不可追念,就是死。’  波斯匿王...

佛经里的故事 无畏与鼓声

佛经里的故事 无畏与鼓声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7、来世存在之理由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7、来世存在之理由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百业经》:贫穷者——供佛发愿而得授记98

《百业经》:贫穷者——供佛发愿而得授记98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鱼身

鱼身

  从前有一户大富人家,资财万贯,平素好善乐施,救济贫困。后来生下一个男孩,却没有手足,形体似鱼,起名叫鱼身。父母去世之后,鱼身继承父母遗产井操持家业,由于形体有异,遂成天躺在房间里,从不轻易让外...

生气的时候,心里默念一句​话,对自

生气的时候,心里默念一句​话,对自

心静气和,和气生财,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可当我们忍无可忍的时候,这脾气也不好控制。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不管好自己的脾气,难道我们要活在争恨,勾心斗角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