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明月,照亮自身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人都有在黑暗中摸索的经历。此间,迷茫、孤独、无助、伤感、悲苦,甚至绝望;惟愿有光哪怕是点点光亮出现,如果有一轮明月升空,自然是阴霾顿扫、欣喜万分。有人一生以给人制造黑暗为快乐。

他们破坏路灯及其他照明设施,断人出路与希望,在精神与肉体上折磨他人,等等;更有甚者,制造紧张、恐怖气氛与事件,给人无穷的黑暗与绝望。

有人一生以给人驱除黑暗、带来光明为己任。他们是人们黑夜里的火把、断桥边的小船、悬崖上的树枝、江涛间的舢板、迷途中的断喝、沙漠上的绿洲、久渴后的甘泉,给深处黑暗与迷茫的人们,以无限的光明与希望;给陷于无助与绝望的人们,以巨大的智慧与力量!

乐于制造黑暗者,他们内心黑暗、了无光明,故以剥夺他人光明为乐事,最终收获无边的黑暗,在来世今生陷于无间之狱,万劫不复。

乐于奉献光明者,心地通明、一无阴翳,故以为人驱除黑暗、绝望与怖畏为乐事,生命不息、为善不止,最终收获平安、吉祥、健康、长寿、智慧、财富等无穷福报,利益自己与子孙。如禅者,施人以衣、送人以月,次日即是: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正所谓:送人明月、照亮自身!

奉献光明,不一定要有太多的物质条件,只要有一颗真挚的、无私的、光明的心。禅者茅庐一个、薄衣一身,送去上衣后,看来只能光着膀子,睹星望月,参悟人生。但他有心地无限的光明宝藏,施与黑暗中的来客,去激活来客心中的明月。仁者无敌。禅者的善念善举,激活了客人的光明宝藏,令黑魔隐退,光华毕现,神采焕然!

这是一个特别需要光明的时代。由于信仰缺失、道德迷失、公道流失,不少人在私欲的苦海里、在黑暗的长夜中痛苦的挣扎,他们需要光明的照耀、无畏的布施,需要无数禅者一样的仁者,以无量的爱心,去劝化、帮助、救度他们!

只要有一颗心,就请学禅者及古圣今贤,把心点燃,无私地照亮黑暗中的人们!末学坚信并期盼:精诚所至,光明普现,黑暗无踪;日月清明,天下和顺;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冤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学愚教授:追思当代佛教大师净慧老和尚

学愚教授:追思当代佛教大师净慧老和尚

追思当代佛教大师净慧老和尚 香港中文大学学愚教授 如果说中国禅宗的出现,是对早期佛教的回归,那么,这种回归不但表现在宗教思想方面,更体现在宗教实践方面,即生...

宣化上人:什么是造命之学,如何改造命运?

宣化上人:什么是造命之学,如何改造命运?

人要真明白,才没有白做人一回。 一九九O年十月二十二日开示于法国巴黎华裔会馆每个人应回光返照,问问自己﹕「从有生到现在,我都做了一些个什么事情?是做善事的多?是做...

净空法师:修行时遇到魔障,被鬼附体应怎么办?

净空法师:修行时遇到魔障,被鬼附体应怎么办?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六)问:弟子修行时遇到了魔障,他是一位鬼附体的气功师,经常利用弟子的能量做尽坏事,杀人无数。只要有人当我的面前吃喝东西或摸过...

法藏法师:关于居士对出家师父的称谓

法藏法师:关于居士对出家师父的称谓

关于居士对出家师父的称谓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中的规矩。因此身为佛弟子,都应该知晓对出家师父适...

昭慧法师:玄奘的戒学生活、伽蓝见闻与律学观点

昭慧法师:玄奘的戒学生活、伽蓝见闻与律学观点

玄奘的戒学生活、伽蓝见闻与律学观点 释昭慧(台湾玄奘大学教授) 释悟殷(台湾弘誓佛学院讲师) 内容提要:依据玄奘的戒律生活,与他在西行求法时,于各地僧伽蓝的...

济群法师:打坐时怎样克服障碍

济群法师:打坐时怎样克服障碍

问:在打坐时,感觉总有许多障碍。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障碍?济群法师答:佛法告诉我们,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当然会有障碍。因为修行是改变原有习惯,对我们这颗混乱的心进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