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出现两个祥兆​,往往是贵气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个人都想交好运,想得到贵气的垂青,让自己过上富贵的日子,而相比起富,贵更难做到。因为真正的贵气,并不是靠财富堆积而成的,它需要很高的处世境界和做人智慧。对于贵气,星云大师也分享过自己的两点看法。一般来说,一个人,出现以下这两个祥兆,往往是贵气来临的开始,错不了;而这两种人,自带“贵气”,往往也是有大福报之人。

一、从奉献中获得快乐的人

一天早晨,星云大师遇到柜台小姐曾淑芳,淑芳是从天主教办的文藻外语学校毕业的。星云大师问她:“你在这里服务,对佛教有没有信念?因为你在天主教里受教育的时间很长,现在接触了佛教你有什么感想?”她说:“我没有信天主教,相反的,我很喜欢佛教。不过,我在天主教里面得到一种启示,就是神父修女们都很重视奉献,他们对人生充满着乐观,而他们的乐观是从奉献中获得的。”

星云大师与淑芳的简单对话,告诉我们,美好的希望,通过努力可以成功,但前提是要养成一种观念:从奉献中获得快乐。一般人是从贪欲心中去追求快乐,从个人自私中去占有快乐,从物质享受中去寻找快乐。而要想获得内心真正的平衡,一定要扫除自私自利的观念,净化自己的身心,变化自己的气质,庄严自己的思想,从奉献中获得快乐,如此,往往就是贵气来临的开始,也会赢得大福报。

自带“贵气”的人,往往信奉助人为快乐之本,也相信奉献是快乐之本。一个人若不懂得奉献,不管多有钱,那也只能说是“富”,不能说是“贵”。

你现在有什么东西可以奉献给别人?如果说:“我有能力为大众服务”、“我有智慧贡献给大家”,这固然很好;假如你说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智慧,怎么办呢?其实还有一样可以奉献的:至少你看到别人成功了,能生起随喜之心,给人一句赞美的话,哪怕是给人一个笑容,点一个头,布施给人快乐……这些都可以算是奉献,都可以让自己自带“贵气”。

二、忍是贵气之源,真正能做到一个“忍”字的人

星云大师指出,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能够功成名就,一件事业能够成其伟大,多靠一个“忍”,一个自带贵气的人,也离不开忍,忍是贵气之源。

星云大师以张良为例。认为张良之所以有大成就、大福报是因为能够忍,他不要权、不要名、不计得失。曾经,张良要过一道桥时,黄石老人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去,跟张良说:“替我把鞋子捡起来。”张良就到桥下把鞋子捡起来。黄石老人又说:“替我穿起来。”张良认为,替别人穿鞋子是莫大的屈辱,看在对方是一位老人的份上,也就替黄石老人把鞋子穿起来。鞋子穿好了,张良准备要离开的时候,黄石老人说:“我有一本书送给你。”便将《太公兵法》送给张良,让他习得谋略之术,增长智慧与内涵。得此际遇,在帮助汉高祖打天下时,张良才能够意气风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倘若当时不知忍辱,就得不到黄石老人的《太公兵法》一书和教诲,更谈不上后来的成就。

人生在世,遇到违逆之境时,乱发脾气、打架、抗拒、排斥、不平,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那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唯有利用忍的力量化解,利用“忍”这把利器将重重烦恼、困顿斩断。六祖惠能说:“忍则众恶无喧”,《华严经》诠释忍辱为:“悉能忍受一切诸恶,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无有动摇,譬如大地能持一切,是则能净忍波罗蜜。”忍苦、忍寒、忍穷、忍难、忍辱、忍一口气,一旦风息浪静,那一片天空海阔、云舒风清的景致,自然会在心界朗朗呈现。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兔王舍身供养梵志

兔王舍身供养梵志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行菩萨道,由于宿世余业的因缘,曾经是兔王,虽然受此果报,但因为累世行菩萨道的功德与愿力,能说人语;菩萨的身口意纯正、真诚、正直,从不虚伪,不做违背真理、道德之事,于累...

静波法师:别人错了,我为什么要生气

静波法师:别人错了,我为什么要生气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气愤、会瞋恨、会讨厌、会嫉妒等种种的情绪。面对现实,我们要反省自己、宽恕他人,即是“他非我不非”。否则,恨别人的结果就是伤害自己,就是没有智慧...

净空法师:人生在世所追求的是什么

净空法师:人生在世所追求的是什么

要知道古往今来,中国外国,把万缘放下一心来学佛,这个人不是傻也不是呆,聪明到极处!不是绝顶聪明,怎么肯把世间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统统放下,跟著佛菩萨、跟著善知识去学...

每日供养一缕线,因发心广大得成佛道

每日供养一缕线,因发心广大得成佛道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为求无上佛菩提,精勤修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佛接着广说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波罗蜜之清净行相与所成就之功德。   佛告舍利佛: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波罗...

蕅益大师:破戒虽恶,覆藏尤恶;无过虽善,改过尤

蕅益大师:破戒虽恶,覆藏尤恶;无过虽善,改过尤

破戒虽恶。覆藏尤恶。无过虽善。改过尤善。改过一涂。三世诸佛。证菩提之通津也。故五悔法门。凡夫迄等觉。无不藉为进趣方便。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祸福无门。唯...

大家一定要懂得这个人生的大智慧

大家一定要懂得这个人生的大智慧

01· 以慈悲心来开启快乐的源泉生气、不快乐的根源就在有“我”。生活想要有质量,就需要用慈悲来忘掉自我。如果多想别人、慈悲待物、慈悲待人,哪儿还会有那么多的不开心...